首頁 > 寶寶飲食 > 母乳餵養 > 母乳餵養的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母乳餵養的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人類有物種專屬性,我們的寶寶也需要吃媽媽的乳汁,母乳是無法用配方粉或者食物來替代的。母乳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在一天當中不同的時段,媽媽乳汁的成分也都不盡相同,個體化差異非常大,可以說,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自己寶寶進食的。

本期特別邀請了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的護理總監胡家穎,跟大家聊聊分娩初期如何成功母乳餵養,給寶寶最初、最強大的呵護。5.20,“母乳餵養,給寶寶更多保護”。

專家介紹:

胡家穎

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護理總監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助產士分會母乳餵養專業學組常務委員

建立母乳餵養門診、母乳餵養微信公衆支持平臺

從事婦產科臨牀護理工作28年

一、媽媽的乳汁在什麼時候產生?

孕16周後,乳腺細胞已經具備了產生乳汁的功能,有的媽媽會發現乳頭表面有少量的結晶,往往會認爲那是污垢,嘗試去清洗、擦拭,其實這個時候乳頭表面的結晶,就有可能是分泌的初乳,我們不必刻意去清潔它,以免引起一些不良反應,等到媽媽臨產後再去處理就可以了。可是媽媽又會問了,那爲什麼沒有乳汁大量的泌出呢?這就跟我們體內的激素息息相關了,孕期起主導地位的孕激素和雌激素它支持着宮腔內寶寶的繼續孕育。孕激素和雌激素這種穩定持續的存在會抑制泌乳素的分泌,所以乳汁不會在孕期大量的產生。但是,媽媽在孕中期時,就爲寶寶開始準備口糧了。

二、很多媽媽擔心乳汁不夠寶寶吃,有必要嗎?

其實只有不到1-3%的媽媽是沒有乳汁或者乳汁分泌不足的。例如:有一些先天發育的畸形乳腺腺體和導管的缺失;媽媽做了一些乳腺手術損傷了導管和乳腺的腺體,媽媽患有嚴重的疾患,再有就是產時或產後發生了嚴重的併發症等等。總之,大多數的媽媽是不用擔心乳汁不足的問題。

三、媽媽泌乳充足需要多長時間呢?

泌乳有三個階段,泌乳I期,泌乳II期和泌乳III期。在產後,不管是自然分娩,還是剖宮產,隨着寶寶出生,胎盤娩出後就誘發了我們的泌乳二期,孕激素大量的撤退 ,解除了對泌乳素的抑制,但是這需要一定時間的,不會說孕激素一下就降到很低的水平,泌乳素馬上就到了峯值,得有一個過程,需要兩到三天,或者三到四天,這個時間不等,我們要看媽媽與寶寶下功夫的程度。

母乳餵養的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四、什麼時候分泌初乳,營養高嗎?

初乳也就是我們講的泌乳I期,受體內激素的影響,初乳產生的量比較少,初乳在孕中期就開始有了,持續到產後兩到三天,或者三到四天,有的時候去刺激媽媽的乳房,一擠就能看到大滴乳汁從乳頭上泌乳,往往在大家的概念中是黃黃的、粘稠的。

媽媽之間的個體差異比較大,我們不以初乳的顏色來評判初乳的營養,有的乳汁擠出來是灰色的,有的是白色的。初乳不管是什麼顏色,黃色的、白色的、灰色的都是最適合初到人世間的寶寶的,可以在早期給寶寶提供多重的免疫保護。大多數的媽媽的乳汁是沒有必要分析乳汁成份的。除非媽媽有宗教信仰,在飲食上有嚴格的要求,或者是素食主義者,可以送檢乳汁進行成份分析。

五、產後需不需要請催乳師?

剛開始,寶寶去吸吮媽媽乳房時哇哇大哭,我們都覺得寶寶餓了,初乳又很少。這時候要不要請催奶師,是很多媽媽存在的一個疑問。其實寶寶纔是最好的催乳師,怎麼讓乳汁後續分泌充足,是需要寶寶和媽媽做功課的。寶寶一出生,就需即刻跟媽媽進行肌膚接觸。如果有條件,剖腹產後在手術室就可以進行肌膚接觸,趴在媽媽身上,或者躺在媽媽身旁,一同送到產後病房。自然分娩的媽媽,寶寶娩出第一時間就趴到媽媽的身上,媽媽的胸腹部是寶寶的第二個子宮,把寶寶前胸、腹部的肌膚裸露出來與媽媽裸露的胸腹部肌膚相貼,做到真正地皮膚接觸。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保證環境和臨牀醫療的安全,需要醫務人員和家人的看護與照顧。

寶寶出生後,即刻與媽媽進行肌膚接觸,讓TA第一口吸吮的是媽媽的乳房,不管是營養性或者非營養性吸吮,對於後續的母乳餵養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寶寶趴到媽媽身上進行肌膚接觸到乳爬、完成含接、吸吮媽媽乳房的時長,在相應的詢證文獻中也有提到需要38~108分鐘不等,如果皮膚接觸的時間不夠,就完成不了寶寶第一時間含接的是媽媽乳房。《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技術的臨牀實施建議》中也提出,讓寶寶與媽媽進行肌膚接觸時間應達到90分鐘。

六、新生兒一天能吃多少乳汁?

健康足月的寶寶是自帶口糧來的,寶寶第一天的胃像一個小櫻桃,每頓能容納3~7毫升,,這時的胃容量跟媽媽的初乳量是匹配的,而且健康足月的新生兒肩頸部、腋下的棕色脂肪含量是比較高的,能夠供給寶寶能量的需求;第三天的胃能容納25~30毫升,像個核桃一樣。第7天的胃,像一個雞蛋,能容納45~50毫升。

七、如何避免媽媽乳房疼痛?

乳房疼痛在哺乳期的媽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往往由多種原因引起。在哺乳早期,疼痛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乳頭皸裂,乳頭裂了小破口或者有小壓痕。引起乳頭皸裂的主要原因是寶寶和媽媽的哺乳姿勢出現了問題。沒有做到讓寶寶深含乳,什麼叫深含乳呢?就是寶寶要含住媽媽的乳頭、乳暈和乳暈下的組織。媽媽的乳暈有大有小,我們不以含住全部或大部分乳暈作爲評判條件,正確的含接姿勢是含到下面的乳暈比上面的乳暈多,看到上面的乳暈露出的比下面的乳暈多,是一個不對稱式的。寶寶的上脣和下脣的夾角要在120°以上,一般在120°~160°之間,就跟我們吃麥當勞的巨無霸似的,寶寶的下頜與媽媽乳房相貼。這個姿勢在早期很關鍵,可以避免一些乳頭破裂現象的發生,讓媽媽哺乳的路程走得更順暢一些。

八、正確的哺乳姿勢是怎樣的?

不管媽媽採取哪種姿勢,在餵哺前,媽媽要讓身體放鬆下來。如果媽媽坐在沙發上,就要把媽媽的腰背部、肩頸部、肘下等受力點全部墊好,雙肩鬆弛的狀態下,再把寶寶抱過來。如果媽媽採取的是半躺式餵哺姿勢,也叫自然餵哺法,其實這種姿勢媽媽和寶寶是比較舒適的,寶寶和媽媽的皮膚相貼得更緊,寶寶通過重力的作用乳房含得更深,利於媽媽與寶寶的延伸交流互動,同時還能解除媽媽的雙手。

在餵哺的時候,寶寶的頭、脊椎還有臀部保持在一條直線上,也可以說寶寶的耳朵、肩部、髖部要在一條直線上,做到深含乳(上面提到),避免寶寶扭頭含乳,造成淺含乳,引發乳頭皸裂,泌乳攝入不足。哺乳是由寶寶主導的,媽媽輕託乳房刺激寶寶的上脣(也可是鼻尖或人中),引發寶寶自主尋乳。如果家人託着寶寶,媽媽託着乳房去相對,會泯滅掉寶寶尋乳的原始本能,干擾寶寶的哺乳模式。

母乳是寶寶的保護罩,在實施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媽媽會面臨許多困難以及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媽媽要實現全母乳餵養,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兒,需要家人、陪伴者、醫務工作人員、社會支持體系共同完成,是一組人做着同一件事兒,幫助媽媽建立信心,支持媽媽母乳餵養。


嬰兒食譜
幼兒食譜
學前食譜
兒童食譜
母乳餵養
人工餵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