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嗎

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閲讀: 7.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真的覺得棍棒下出孝子?你打過孩子嗎?覺得打罵孩子有用嗎?家長教育孩子要注意了,如果是以下孩子,出的可是仇人,家長打不得。

中國的“孝道文化”流行已久,其中最出名的一句話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如今雖然社會進步,但秉持這一觀念的家長依然很多。當然,如今的家長打孩子,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如何孝順,而是美其名曰“教育孩子”。這些打人的家長會説,跟孩子講半天道理都不聽,打一頓就能老實好幾天,可見“棍棒教育”還是有用的。

著名心理學家兼親子教育專家李子勛説,打孩子最多隻能作為威懾孩子的手段,不能做為讓孩子聽話的手段。教育孩子,最主要還是得把話説到孩子心裏,這樣孩子才會心服口服。打孩子看起來效果顯著,但孩子心裏怎麼想的家長並不知道。如果家長以此為常見教育手段,孩子經常處在捱打的陰影下,以後的心理成長肯定受影響。

孩子並不是一下都打不得,捱打之後讓他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該怎麼改正,這頓打才算沒白挨。有些孩子,家長打過之後改了性,長大回想起來説不定會感謝那幾頓打。但有些孩子卻打不得,家長反而是在製造“仇人”。這樣的孩子捱打越多,跟家長的心理距離越遠。

棍棒底下出孝子對嗎

從小沒在父母身邊長大,跟父母關係不親的孩子

有句俗話叫做“親孃打得,後孃打不得”,説的就是這個道理。跟父母關係親的孩子,父母打了他他也不記仇,因為他知道,父母很愛他。但如果跟父母關係不親,父母為了教育又經常打孩子,那孩子心裏的不服氣會慢慢變成仇恨,指不定以後會做出什麼舉動。

之前新聞中少年傷母的案子就能説明問題。那個少年是名留守兒童,等十來歲了才被父母接到身邊。母子倆中間有着十幾年的情感缺口,可以説除了血緣關係之外,根本就像是陌生人。偏偏母親看不慣孩子的生活習慣,因為孩子成績不好還常常打罵他,孩子因此和母親結仇,最後才導致孩子的過激行為。

處在青春期有叛逆心理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強烈,叛逆心重,極其敏感又自尊心超強。這時候如果家長總打他,很容易讓他產生過激想法,一言不合就鬧離家出走,甚至放棄學業,導致成績一落千丈。他們的內心想法是,你不是想讓我好好學習嗎,我偏不,非要氣氣你不可。這種“和家長對着幹”的心理,很容易讓他們做事衝動,不計後果。

有位父親就曾在網上後悔地説,自己恨兒子不爭氣,打過他幾回,結果兒子成績反而越來越差,看他的眼光就像是在看仇人。慢慢地兒子連話都不願跟父親説。回想起兒子五六歲時和爸爸親暱無間的時光,真是恍如隔世。

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首先要把他們當大人看。如果當面溝通不成,可以嘗試書信或者短信聊天,只有讓孩子敞開心扉,他們才能聽進去道理。打這個手段反而是矛盾激化器。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