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給孩子選擇權可以有效降低吼叫

給孩子選擇權可以有效降低吼叫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閲讀: 7.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避免對孩子吼叫?給孩子選擇權可以有效降低吼叫發生的頻率,尋求權力、能夠對事情説了算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孩子也不例外。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對生活有掌控力,能夠自己做出選擇而不是隻能被動接受,他就不太會跺腳、哭鬧或者做出其他要爭奪控制權的行為,也就不會觸發家長吼叫。

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提供選擇,能夠滿足他們對權力的需求,培養孩子做決定的能力,同時有效降低家長吼叫發生的頻率。

家長朋友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帶孩子在遊樂場玩,到點該回家了,可孩子卻不願意離開,甚至以哭鬧打滾來要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給孩子提供選擇,讓孩子自己做出決定。

家長可以提前一些時間對孩子説:“快到回家的時間了,你是想再玩5分鐘還是10分鐘,你來決定哦?”,孩子通常會説要玩10分鐘,然後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設置一個計時器,倒計時三分鐘的時候,再提醒一下孩子:“還有三分鐘我們就要回家啦”。計時器想起的時候,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離開,家長可以問孩子:“你願意像小兔子那樣蹦蹦跳跳,還是像大象那樣重重的走回車裏呢?”通過這樣給孩子提供選擇,讓孩子自己做出決定,孩子一般都會配合的。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可以給孩子提供選擇,讓他們自己做出決定。

比如對低齡的孩子,我們可以説“你想現在就睡覺?還是五分鐘以後睡覺?”“你想穿粉色的裙子,還是藍色的那條?”“你想下樓玩還是在家裏玩?”“你想吃蘋果還是葡萄?”等等。

而對大一些的孩子我們可以説:“約定的屏幕時間到了,你是自己關還是媽媽幫你關,你來決定。”“你是想先做語文作業還是數學作業,你來決定。”“奧數課你是想報盧老師的還是何老師的,你自己定”等等。

給孩子選擇權可以有效降低吼叫

在給予孩子選擇權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提供給孩子的選擇要有明確的界限。家長給孩子提供的選項必須是符合當時場景的需要,同時是尊重自己想法和意願的。孩子年齡越小,我們提供選擇的界限就要越明確,比如:“你是想自己刷牙呢?還是需要媽媽幫着你刷?”,“明天早上你是想吃蛋羹還是煮雞蛋?”。

同時,讓孩子做出選擇時,家長提供的選項應該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比如“你願意現在去睡覺嗎”就不是一個選擇,如果孩子選擇“不”呢?正確的問法應該是“你想現在就睡,還是5分鐘之後睡呢?你來決定。”

二、提供給孩子的選擇要有可操作性。很多家長説他們這樣為孩子提供選擇:“你自己選,是馬上坐到安全座椅裏,還是坐在地上,那樣可不安全。”“你要麼現在就跟我離開公園,要麼我自己離開。”或者是“你要麼現在就去寫作業,要麼就別寫了,等着老師明天收拾你。”這些都不是具備可操作性的選擇,只是把威脅換了一個包裝,表面上看是在讓孩子做選擇,可提供給孩子的選項並不具有可操作性。

給孩子提供真實、具備可操作性的選擇十分重要,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看到家長的誠意,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

三、提供給孩子的選擇要簡單明瞭。有的家長學完課程後,會這樣問孩子:“今天晚餐你想吃排骨、雞湯還是牛肉?如果你想吃,我也可以做意大利麪。”這種感覺像在餐廳點餐一樣,但選擇太多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壓力。給孩子最簡單的選擇應該是:“今天的餐前水果有蘋果和梨,你要哪一種?”

四、提供給孩子選擇時加一句:“你來決定”。在提供給孩子的選擇性問題後加上一句“你來決定”,這樣可以賦予孩子力量感,滿足了他對權力的需求,孩子更容易配合。

同時也能夠讓孩子明白,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需要自己來做決定並且執行。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説:“你是想現在就去洗漱,還是再看5分鐘書後去洗漱,你來決定?”

五、當孩子拒絕做出選擇時要做到和善而堅定的應對。如果孩子對家長提供的選擇都不想要,想要其他的選擇,而這個選擇是家長可以接受的,也沒有問題。

如果孩子想要的家長不能接受,那就要看着孩子的眼睛,堅定的告訴他:“這不是一個選擇”,然後重複之前的選項。如果孩子還是沒有做出選擇,可以和善的再問孩子:“你來做決定,還是我來替你做決定?”

給孩子選擇權可以有效降低吼叫發生的頻率。相比直接告訴或者命令孩子去做某件事,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權,孩子也就更願意配合執行,做出抵制行為觸發家長吼叫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