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為什麼還不懂事

孩子為什麼還不懂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閲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寶今年5歲半了上大班,妹妹10個月。他2歲前都是姥姥帶,後來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妹妹出生後媽媽一個人帶不了,爸爸媽媽就又讓他去姥姥家附近上幼兒園,由姥姥姥爺、爺爺奶奶輪流管。很多家長疑惑,孩子為什麼還不懂事?

這次帶他出去旅遊,回程路上姥姥給他買了一大瓶水,但覺得帶的東西太多太沉了,因此姥爺把水喝了一些,大寶知道後就不幹了,我們許諾給他再買一瓶、回去後買很多等等補救辦法,但他就是不聽,然後不停地哭嚎着拍打姥爺。這孩子為什麼不聽勸,這麼擰呢?(來自一位着急地姥姥)

從姥姥的描述中可以獲知,和其他同齡的小朋友相比,已經上了大班的大寶,在情緒緩解和聽從成人建議方面存有一定的差異。

按照兒童普遍的發展特點和規律,大部分五歲的孩子,由於具備了良好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能夠身心愉悦,具有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

從時間上來看,都能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即使有不高興的時候,也能夠較快的得到緩解,並不會像案例中的大寶一樣,長時間哭鬧不止;

從調控上來看,隨着年齡增大,孩子們越來能越自己分析出不高興的原因,知曉緣故以後,孩子往往會努力,用各種方法調控自己的情緒;

從社交上來看,從3歲小班開始,小朋友就會了解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感受到來自父母和家人的家庭温暖,也會懂得愛父母,信賴和親近長輩,正如“親其師而信其道,孩子們在心情不好時,會特別願意把自己的壞情緒告訴親近的人,從而求得安慰,也會聽從長輩的建議和要求,嘗試調整自己的狀態,跟家人建立親密的共處關係,依戀親人。

反觀中的五歲的大寶的表現:不停地哭嚎、不聽從家人的建議、不接受姥姥姥爺的安撫承諾,而是任由自己情緒發泄。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都會有不好的情緒,都會發脾氣,但是關鍵在於“適度”,不能歇斯底里,更不可以像大寶那樣,用一種過激地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去拍打姥爺。

孩子為什麼還不懂事

原因分析

當一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態明顯偏離應有的水平時,我們就要開始特別關注他們的自身發展和成長環境。雖然大寶的行為令人困惑,甚至氣惱,但是作為教養人,我們必須要理性的提醒自己兩點:一是大寶自身的感受一定會更加痛苦更加糟糕,孩子需要我們的幫助,幫助他們從情緒困境中走出來;二是孩子有現在的行為表現,家長一定是有責任的。確實有一些孩子的情緒有生理髮育問題,但是大部分孩子的情緒問題跟家庭養育方式的相關性更大。家長不能奢望孩子會開心順利地長大,他們總會遇到各類問題,而身為父母的價值和意義,也往往體現在孩子遇到成長問題時,我們能夠積極面對時的勇氣和智慧上。

根據姥姥的詳述,基本可以排除孩子生理髮展的特殊性,我們可以把問題原因聚焦在孩子的成長環境方面。孩子這五年半的生活經歷有三次切換,兩歲前,由姥姥帶養,之後回到父母身邊大約兩年多,由於妹妹的出生,大寶再次回到姥姥姥爺身邊。試想一個成人,在五年多的時間裏,搬家或是更換工作三次,恐怕也很容易感受到那種不安全和顛簸流離之感,更何況於一個小孩子。

誠然,也許有的孩子確實對這些事情絲毫不敏感,只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有人陪伴就可以,但是絕大多數的孩子還是更依戀自己的父母,更渴望在固定温馨的環境裏生活,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每天看到別人的爸爸媽媽來接送,無疑都是一種深刻地刺激。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直系親屬關係,絕不會被隔輩的親緣關係能夠輕而易舉取代,所以,大寶在父母和姥姥家的切換,極有可能就是大寶這麼擰的一個最底層最深處的根本性原因。

即使大寶心有不悦,他還是存有一定的理性,這也説明孩子的身心發展還是在正常軌道上,目前只是有所偏離而已。譬如,姥姥補充説,自己比較嚴厲,所以孩子幾乎都不會打姥姥,而是選擇“欺負”姥爺,在姥爺身上出氣。相對來説,孩子在姥姥面前,情緒有所控制,在姥爺這裏便會肆意表達。

儘管發泄和疏解情緒對孩子來説非常重要,就像我們常説的大禹治水,疏解比堵塞更能長久真正的解決問題。但是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説,基於自身的調控能力,對他們有適當的要求益處會更多,即要讓孩子有意識地剋制自己,積極管理自己的壞情緒,不能任由自己被壞情緒控制,這在孩子的成長中很有必要,發脾氣可以而且完全允許,但是不管在時間上還是程度上都要適可而止,因為長期高頻次經歷壞情緒,就真的會讓我們的大腦在生理上發生質變,到了那個時候,再想調整情緒就會非常困難,極有可能需要藥物支持。但需要注意,對孩子有要求並不是“堵”孩子的發泄,而是讓孩子發揮主動性,不做情緒的“奴隸”。

教養建議

小孩子的情緒情感方面,屬於易感人羣,很容易受到環境氛圍的影響,也很容易習得良好有效的調控方式,所以針對案例中大寶的問題行為,建議主要從兩個方面着手加以改善:

首先,大力增強父母與孩子情感之間的親子聯結。有些現實環境確實是“死”的,是難以改變的,但是人永遠是活的。當今很多一線城市中,年輕的父母迫於工作、房子、人手等客觀原因,不能跟孩子在一起生活,也有很多家庭跟案例中大家家裏一樣,無法讓兩個孩子生活在一個家庭裏。從物質條件到人手分配上,這可能是一個理性的不錯的選擇,但是從孩子的身心成長和內心感受來説,這確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安排。

無論祖輩多麼精於教養孩子,父母永遠都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撫養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而家庭教育的時代性也同樣不可忽視。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都帶有時代的烙印,而家庭教育是最能體現價值觀念和社會適應的智力活動。孩子終究適合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接受父母親自的教育和指導。如果可以,建議讓大寶回到父母身邊,白天的時間裏,姥姥姥爺在父母家裏幫忙照顧一下孩子,到了晚上,媽媽自己多承擔一些,讓爸爸也積極參與進來,夫妻兩個在晚上的時間裏共同養育孩子,經營家庭。二寶年齡小,大寶處於特殊時期,這可能是家裏最艱難的階段,父母負擔最重的時候,以後日子會越來越好。

如果還是存有特殊的困難,兩個孩子還是不能住在一個家裏,那麼建議父母要制定好跟大寶的親子時間安排。一週當中,去看望孩子,跟孩子游戲陪伴,到了週末,一定要讓孩子回家跟父母在一起,長時間接觸不到父母的孩子,會很容易積累和引發情緒上的憤怒,造成孩子出現過激行為,負性情緒出現的頻率偏高。除了固定時段真實陪伴,也要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感覺的父母的愛就在身邊,比如錄製視頻音頻故事發給姥姥姥爺,放給大寶看,帶着大寶一起選購玩具,跟孩子視頻通話等,讓孩子感覺到跟父母只是在時空上暫時的分離,在情感上依然有親密長遠的聯結。孩子雖然沒有住在自己家裏,但是環境佈置,比如家庭照片等都要有所考慮,讓孩子感覺到姥姥家裏充滿父母的味道,到處都是他們的影子。小孩子更多的是從具體的實物和情境中感受愛,而不是虛幻抽象的語言表達裏。

大的環境改變對孩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就如同一個在寒風裏瑟瑟發抖的孩子,一旦進入温暖的房間裏,便不再會感覺到寒冷,瑟瑟發抖的行為舉止也會隨之自然消失。

其次,建議父母和祖輩一起幫助孩子提升情緒調控能力。作為第一當事人,雖然年齡小,但是也不能忽視他們自我發展、自我治癒和自我調控的能力。兩個不同的孩子,處於同樣的生活安排裏,可能也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和應對方式。面對環境的改變,那些表現出不適應的孩子,就是在提示我們,他們在社會適應方面可能存有問題,需要幫助。

案例中大寶適應能力的提升可以從尊重孩子、情緒診斷、做事底線三個角度加以關注。生活事件當中,多尊重孩子徵求孩子的建議,比如大寶想留着水,老人拎不動,可以建議想要留水就自己拎着,而不是在不告知的情況下把水喝掉,自行安排。有時孩子憤怒地並不僅僅是一瓶水本身,而是別人剝奪了自己對這瓶水的處理決策權。

與其承諾再為孩子買新的水,不如詢問孩子的想法,停止哭鬧,用心來想一想到底想要大人怎麼做。幫助孩子認清現實,進行診斷,識別自己的壞情緒從哪裏,改到哪裏去,水已經沒有了,你想想現在想要怎樣的補償,不要糾結於“打翻的牛奶”,可以扶着孩子的肩膀,讓孩子認清狀況,對孩子的傷心和憤怒表示理解,但要同時告訴,哭鬧解決不了問題,哭一下發泄一下就好了,重要的是想想可以怎麼辦。此時否定和不屑孩子的情緒,更容易激怒孩子,讓孩子感到委屈。

儘管孩子也很痛苦,情緒糟糕,但也要嚴肅告訴孩子,大人接受他的不高興,包容他的壞脾氣,但是接受和包容是有底線的,任何發泄都不能觸碰行為紅線,自己不開心,就動手拍打姥爺,無論是姥爺還是姥姥,還是大寶的父母,都要第一時間制止,亮出黃牌,給予警告,尤其是媽媽要告訴孩子,“絕對不可以動手打我的爸爸!”大人接受孩子的語言表達,但不能接受孩子對家人實施武力,就像我們接受孩子表達不同意見,但不能接受孩子的頂嘴一樣,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界限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