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不要媽媽,只要奶奶/姥姥,咋辦?

孩子不要媽媽,只要奶奶/姥姥,咋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閲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全職媽媽:可能正因為你全職,所以孩子才想和奶奶親,會不會很多媽媽嚇一跳?老孃做全職媽媽容易嘛!寸步不離守護孩子,孩子怎麼還會更想親近奶奶?

要知道,小寶寶天生對世界充滿着好奇。在他會爬、會坐(6-9個月)自己能探索的範圍擴大以後,他的第一個人際交往敏感期也開始了!

全職媽媽寸步不離寶寶,寶寶每天都看到媽媽一個人不變的臉,所以寶寶才覺得新來的人臉這麼有意思。奶奶不同於媽媽的表情、姥姥不同的説話聲音、每次新來人時家裏起的變化,都讓小寶寶充滿新鮮感,覺得太好玩了!所以會把注意力向新來的人傾斜(雖然媽媽有點吃醋)。

當孩子開始愛別人的時候,他正在學會際交往的新技能,為將來愛朋友、同學打基礎。媽媽應該敏鋭的抓住孩子這個人際交往的起點(孩子才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培養他對別人的善意,而不是嫉妒寶寶怎麼親近別人。

如果你曾斷奶/上班/送爺爺奶奶那裏……

第二種情況,毛豆媽整理了一下大家給我的留言,發現“不找媽媽,找奶奶/姥姥”是因為這些情況的出現:

就從“我生病打針”後,

就從“我斷奶以後”後

就從“孩子去他爺爺奶奶家一個月”後

“小別離”後出現的“孩子不認媽媽,只認奶奶/姥姥”,不是因為孩子不愛媽媽了,而是因為孩子太愛媽媽了,因為媽媽是孩子生命中太重要的人。

每個孩子的情緒反應都很不同。在那些不得不出現的別離中,比如斷奶媽媽必須去上班媽媽生病打針去爺爺奶奶家一個月,有的孩子表現出非常黏人,哭着抱媽媽大腿。

但也有的孩子會對媽媽做個小小的”懲罰“,那就是更黏除媽媽以外的人,對媽媽則表現出冷漠、不親。做出這種反應的寶寶,心裏正在經過人生第一次的小危機,他擔心自己無論怎麼愛媽媽,媽媽還可能像上次一樣重新消失。寶寶心裏苦啊,所以不願意表現的親近了,在心理學上這就叫做”焦慮型依戀“。

孩子不要媽媽,只要奶奶/姥姥,咋辦?

針對這種情況,毛豆媽給大家的科學辦法就是:首先要寬心,母親是孩子第一照料人,你和他的親情是一輩子的事情,不會有別人比你們的感情深。

其次當孩子不親你的時候,你更要加倍的愛他,多抱他,陪他,對他十足的好,不可以對孩子表現出“你怎麼能不親媽媽呢?”的失望,這對於”焦慮型依戀“的孩子是個很大的打擊。用愛和關懷幫孩子度過他的第一個人生小危機,孩子就會和你越來越親了。

第三種情況:檢查是否全身心的陪孩子

孩子純真的心靈,最能感受到誰給予她的是真愛。

這點我深有體會。我們在北京有兩家親戚,一個是毛豆的小姑家,一個是毛豆的表姐家。毛豆的小姑家離我們很近,就在隔條街的小區,平時走動的也頻繁。而毛豆表姐家離我們很遠,每次開車過來都要近兩小時,但是毛豆還是不愛理常見面的小姑,卻把表姐當成親人。

因為小姑的陪伴從來都是應付的、心不在焉的,她對毛豆的“喜歡”多半是做給我們大人看的。而小表姐對毛豆,那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每次她在我家時,一起牀就跟孩子玩,給他穿衣服,整個白天她一直陪玩,晚上,孩子睡覺前她是不會離開的,一直玩到我必須得讓她離開她才會離開。一個10多歲的貪玩孩子,卻肯為小小的孩子如此付出都讓我感動。同樣地,她獲得了毛豆的真心。毛豆,常年念着的不是小姑而是姐姐。

如果孩子和你不親,請檢查下你有像爺爺奶奶一樣認真的有問必答嗎?有足夠的耐心陪着孩子把一個遊戲從頭玩到尾嗎?孩子帶給你麻煩時,有足夠的耐心不嫌麻煩嗎?孩子是最知道誰真心愛他的。

第四種情況:少做些雜活,多陪陪孩子

很多全職媽媽,除了要照顧孩子,還要把家裏弄的乾乾淨淨。這樣一來時間就有了矛盾。如果一定把家裏弄得事無鉅細不留死角,可能説明——你陪孩子一起瘋的時間太少了。

我觀察過毛豆的爺爺,無論他手裏在做什麼,毛豆邀請他去遊戲,他是一定應承的。老人在這個世界的時間變得稀少,所以特別看重孫輩在一起的時間。

而我有時候光想着怎樣迅速把家務做完,好讓毛豆爸回家時看起來清潔整齊,不知不覺孩子陪玩的請求就在我這裏碰壁了。

相對於吃喝拉撒的需求被滿足,孩子有時候更看重誰陪伴他、誰更滿足精神需求——誰滿足了,他就更愛誰。

所以,全職媽媽雖然很忙,有時候是不是要考慮下,把家務需求的時間擠出一些來,多陪陪孩子呢?

好啦!終於利用心理學原理,圓滿全面的把這個問題給回答完了,這應該比百度、網上的答案都靠譜多啦!明白了孩子的心理,就更應該好好、專注的愛孩子,度過他人生第一個“和媽媽不親”的時期。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