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吃手反應了什麼問題

寶寶吃手反應了什麼問題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吃手反應了什麼問題?寶寶吃手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朋友最近和動媽吐槽自家娃的“不衛生”,她說:“現在這孩子會爬了,什麼都往嘴裏送不說,那手都快整隻塞進嘴裏了,太髒了!”

其實,對於我們成人來說,肯定都知道吃手是不衛生的,尤其是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對周遭一切事物都好奇,會接觸更多的東西。而且還有很多兒童的高發疾病也都很容易通過“吃手”傳染,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手足口病、沙眼等等。

可是,即便我們都知道這些問題,但卻阻止不了孩子們對手指的喜愛,畢竟小孩子總是隨時隨地的吃手指,甚至可以說“手指是孩子們最心愛的玩具”了。

那麼,面對孩子吃手指的這個行爲,我們做媽媽的到底管不管,怎麼管?

其實,如果我們研究了孩子的生長髮育和心理階段的不同特點,就還發現:不同階段的孩子吃手指的原因不同,管不管和怎麼管也要根據不同的孩子來單獨看!

6個月前的孩子吸允手指

吸允手指,就是我們俗稱的“吃手指”。如果發生在孩子6個月前,一般就是兩個原因:

滿足吸允需要——吸允反射是一種先天性的無條件反射,這種反射是爲了維持生存的本能,嬰兒爲了滿足吸允需求,經常會吸允手指。

這種情況在母乳餵養的嬰兒和飢餓時的嬰兒表現得特別明顯。

手眼協調的初級階段,智力發展的信號——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爲,嬰兒出生後第一年是“口欲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

而吸允手指則標誌着孩子的心理髮育進入手指功能的分化和手眼協調的初級階段,是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

寶寶吃手反應了什麼問題

注意:

在孩子6個月及6個月以前的吃手指行爲,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幫助孩子保持手的清潔衛生,減少疾病風險,保持手、脣周圍清潔乾燥,避免出現溼疹。

不要干預孩子的吃手指行爲,因爲在口欲期階段,如果孩子的吸允得不到滿足,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長大以後容易出現咬指甲、咬筆頭、吸菸等不良習慣,甚至容易產生脾氣暴躁、心理焦慮、對人缺乏信任感等情況。

6個月後的孩子吸允手指

自我安慰的表現——如果孩子吃手的情況要比以前少很多,但是會只吃一隻手的手指,這其實是向我們發出了一種信號,我們需要早點干預。尤其是,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這隻手玩,那隻手在嘴裏,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干預,否則這種習慣可能會延遲到三、四歲。

孩子吃手指,家長需要做到這幾點:

去觀察孩子一般什麼時候吃手指

一般來說,孩子會出現吃手指的情況有三種:

第一種:孤獨、煩躁不安、緊張、情緒低落、遠離最親近的人、有壓力的環境時吸允手指。

第二種:在淺睡眠狀態下吸允手指。

第三種:在感覺疲憊、睏倦、飢餓時吸允手指。

而孩子吃手指的原因(不包括前6個月時)其實就是在利用吸允手指的方式讓自己得到安全感,來以此緩解自己的不安情緒,這也是成長過程中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

所以,如果孩子過了1週歲還有吃手指的習慣就要考慮是否是有心理需求。

孩子吃手指時,可以供家長參考的幾種做法:

家長的陪伴和關注很重要

有些孩子會因爲父母的爭吵而產生焦慮,會因爲自己得不到父母的關注、迴應或者與父母的不良溝通而感到孤獨和壓抑。

所以,這種情況帶來的孩子心理壓力,就會容易導致孩子吃手指的現象。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究其原因去解決問題。

有效轉移孩子注意力

在孩子日常生活娛樂中,如玩遊戲、玩具或者吃磨牙棒,總之的就是讓孩子雙手不閒着,幫助孩子轉移吃手的注意力,儘可能的讓孩子“忘記”吃手,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沒有了吃手的這個習慣。

不要忽視了對孩子的表揚和鼓勵

想要改變孩子吃手的習慣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對於孩子來說,讓他們戒掉吃手其實很困難的,家長不要太過嚴厲或者是出言批評,要儘可能的給予理解。家長在日常中一定要進可能的關注孩子,只要孩子進步一點,就要給與一定的鼓勵和表揚,這樣孩子也會有信心改掉吃手的習慣。

依靠醫院的矯正

如果說,經歷了各種努力,但是孩子還在吃手,且孩子已經三四歲了,那就需要和醫生溝通一下,讓醫生幫忙矯正了。

長期過度吃手,手指可能會變形、破損、指甲脫落,也會影響下頜發育,導致牙齒牙列不齊,甚至是影響咀嚼、吞嚥或發音等。

所以,如果孩子過來6個月還在吃手,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