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偏方、土方法能治病這些相信很多媽媽都聽說過,但是,福建的這個只有40天的小寶寶卻因爲一個土方法被送進了PICU(兒童重症監護病房)。

偏方、土方法能治病這些相信很多媽媽都聽說過,但是,福建的這個只有40天的小寶寶卻因爲一個土方法被送進了PICU(兒童重症監護病房)。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原來是孩子剛出生40多天的時候,嘴脣、牙牀比較白,來看望的外婆回家後聽姐妹說是“中柏”(音),這樣的孩子不好養,要按當地傳統方法放放血,自己的婆婆“專業”給孩子放血多年,50塊錢就可以。後來孩子父母帶孩子回來,外婆就堅持要帶着孩子去“放血”。父母拗不過老人,又怕老人家不高興只能妥協。沒想到孩子全身上下牙牀內側、脖子、腹部、手指、腳趾被這位“醫生”紮了30多個針眼,“醫生”還在扎針的地方反覆擠壓,給孩子放血。但是之後很長時間孩子被扎過針的地方一直不斷滲血止不住。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第2張

父母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經過治療孩子從PICU轉入了普通病房,經過觀察後已經出院。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否會因此留下後遺症,醫生還不能確定。主治醫生介紹孩子入院時,扎過針的針眼處不斷滲血,導致血色素掉到6克多,正常的血色素都在13克以上。而導致滲血的原因,被確診爲缺乏維生素K1。維生素K是通過參與肝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修飾,使肝內這4種凝血因子合成有凝血活性的蛋白質。缺乏維生素K1,會造成凝血障礙,初期不會有顯性的特徵,後期卻會有嚴重的後果。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第3張

“幾十年前很多原本健康的新生兒,被不具備行醫資質的人用‘土方法’折騰出病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很罕見了,沒想到還有人相信。”孩子的主治醫生無奈的說。

孩子牙牀、嘴脣發白的原因

新聞中的孩子牙牀發白的原因有可能是寶寶喝奶後殘留的奶漬,寶寶出生後到6個月期間,主要是以母乳或者配方奶粉餵養爲主,是不需要喝水的。寶寶吃奶後口腔內的奶漬會使寶寶口腔產生異味發白,尤其是喜歡奶睡的寶寶。媽媽可以在寶寶餵奶後或睡覺之前用溫熱水浸溼的紗布(要用醫用紗布哦)或棉籤輕輕擦拭舌頭、口腔黏膜和牙牀,去掉殘留在口腔內的乳凝塊。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第4張

如果寶寶嘴巴內部和牙牀上有白色的點狀或小片狀的附着物,並逐漸形成大片凸起乳白色膜,用棉籤難以擦去。媽媽就要注意寶寶是不是有鵝口瘡。鵝口瘡是一種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發於新生兒和嬰幼兒。與乳具消毒不徹底、乳母的乳頭不乾淨、照顧孩子的人手不乾淨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對於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兒或小嬰兒都容易引起鵝口瘡的產生。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第5張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第6張

此外,現在的醫療體系非常健全,孩子出生後、28天、42天、4個月、6個月、9個月及週歲時,都會接受常規體檢,如果有疾病或者父母有相關疑問可以及時諮詢醫生或做詳細檢查,而不是自己覺得有問題就用土方法治療。

寧可翻臉,也請對自己的孩子負責!

在長期與我們養啦羣裏的媽媽們交流的過程中,小編也發現很多媽媽都遇到過類似於新聞中的情況,不過沒有這麼嚴重。多數是媽媽們堅持科學育兒,但是,家裏的長輩卻非要按照自己二三十多年前養兒育女的經驗帶孩子。比如1歲前給孩子吃鹽,這樣孩子有胃口也有力氣;寶寶一哭就餵奶,奶衝的稠一些這樣寶寶不用經常喂;吃飯時用大人的筷子逗孩子,給孩子吃大人的飯菜;各種零食餅乾、糖果偷着給孩子吃等等。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第7張

不過,讓小編欣慰的是很多寶媽在長輩不科學育兒觀念面前都堅持了自己的育兒理念,成爲了寶寶健康最強大的守護者。還有很多長輩在家裏寶媽的帶領下也開始上網學習如何科學育兒,豐富着自己的育兒觀念。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第8張

但是,小編也遇到一些和這則新聞中一樣的父母,爲了不讓老人不高興,避免發生爭執就一味妥協委屈孩子。年輕一輩的父母可以通過很多途徑學習育兒知識,也可以通過一些育兒羣和其他父母交流育兒經驗。但是,長輩隨着年齡的增長和身體、思想、文化水平等條件的限制,並沒有條件去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只能憑藉自己的經驗。

 
出生僅40多天,男嬰因“土方法”被扎30多針差點沒命! 第9張

長輩被否定肯定會不悅,不過這只是一時的。但是孩子是非常弱小的,一旦受到傷害就有可能是長期的。正如新聞中的孩子,醫生也不確定孩子以後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這次意外估計會成爲了父母心中永遠的心病。作爲負責任的父母,爸爸媽媽可以和長輩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老人說清楚科學育兒的道理以及以前一些不合理育兒方法的有害之處,哄一鬨老人家,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好,相信他們一定會理解。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