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科技日報:基因編輯嬰兒試驗 一次瘋狂的冒進

科技日報:基因編輯嬰兒試驗 一次瘋狂的冒進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6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國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蔡續雨等120多位生物醫學領域科研工作者發表聯署聲明稱,這次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26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國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蔡續雨等120多位生物醫學領域科研工作者發表聯署聲明稱,這次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科技日報:基因編輯嬰兒試驗 一次瘋狂的冒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基因編輯再次成爲輿論風暴的中心,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對媒體宣稱:一對基因經過修改的雙胞胎已於11月誕生,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多位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對此感到“震驚”甚至“憤怒”。

26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國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蔡續雨等120多位生物醫學領域科研工作者發表聯署聲明稱,這次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無法排除潛在健康風險

報道稱,賀建奎的團隊採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

中山大學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李飛教授認爲,這次基因編輯臨牀試驗是“草率”的。原因之一是,還有一些科學上的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存在引起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相關報道稱,有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羣裏有約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擁有這種基因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應該說,可能會降低一些患艾滋病的風險,但是這種基因編輯不能夠完全模仿CCR5基因的特異性缺失,因此是否真的能降低患艾滋病風險是不確切的。”李飛補充說,人體的每個基因都有相應功能,而且每個基因都有兩個拷貝,完全敲除與只敲除一個拷貝的結果完全不同,因此基因編輯對嬰兒會有一些潛在的健康威脅。而目前來看,這次基因編輯臨牀試驗並沒有完全消除這種健康威脅的可能性。

“拿健康受精卵做試驗的目的何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黃志偉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提出質疑說,CCR5可能還具有其他功能,敲除掉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受損。

“這項基因操作給剛出生的孩子們帶來的好處微乎其微,但是付出的代價是各種根本無法預測和治療的遺傳疾病風險。”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是發表聯署聲明的120多位科學家之一,他撰文指出。

技術問題還未解決

雖然目前CRISPR/Cas9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進展飛速,但李飛告訴記者,這次基因編輯嬰兒的臨牀試驗依然有很多技術上的問題沒有解決。

“這次試驗沒有任何相關資料顯示,它解決了嵌合體的問題。”李飛說。

賀建奎介紹,這次基因編輯臨牀試驗是在受精卵時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用5微米細的針注射到還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裏。

但李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細胞在早期階段分裂特別快,這時很難確認細胞中被編輯基因的最終狀態是否跟其他細胞一樣。這樣一來,人就很容易成爲嵌合體,這本身就是不符合倫理的。

“第二個是效率問題,就是說有多少比例的細胞和基因被編輯了很難估判。”李飛解釋說,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脫靶效應,也就是說很難判斷其他基因是否會受到影響。

李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效率問題在細胞階段很難判斷,嬰兒出生後有可能進行判斷,但這時木已成舟,爲時已晚。

倫理問題是最大拷問

倫理問題是此次事件最不應迴避的拷問。

相關報道稱,這一基因編輯臨牀試驗經過了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

南方科技大學26日下午發表聲明稱,此項研究工作爲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並不知情。“對於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爲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南方科技大學聲明說。

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發布聲明稱,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於2016年公佈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明確規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並在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系統登記”。但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

該委員會已於26日啓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並對媒體報道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覈實。

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2016年公佈的幹細胞研究與轉化應用指南建議,科研人員應繼續遵守在體外培養人類胚胎不超過14天的慣例。該指南支持在接受嚴格監督的前提下,在實驗室中對人類精子、卵子或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但它同時強調:現階段不應將其應用於臨牀。

“我們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及研究相關單位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並對此事件做出全面調查及處理,並及時對公衆公佈後續信息。”上述120多位科研工作者發表聯署聲明說,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我們可能還有一線機會在不可挽回前,關上它。(應受採訪者要求,文中李飛爲化名)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