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健康 > 進口奶粉管理辦法“缺席”

進口奶粉管理辦法“缺席”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同時,在業內人看來,“世上最嚴”奶粉新規仍還存在一定監管上的“盲點”。倘若沒有強有力的監管和執行,即便是“最嚴”的規定最終也會淪爲“一紙空文”。

進口奶粉管理辦法“缺席”

陳寧(化名)是廣東某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一名高級工程師,平時主要負責食品檢測和監管。他從事乳製品檢驗檢疫工作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針對進口奶粉出臺的管理辦法這還是第一次,以前下達的一般是通知。”對於近年來實施的進口奶粉新規,陳寧如是告訴本網記者。

瀏覽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總局令和公告後發現,與進口奶粉相關的除了《關於規範進口乳製品衛生證書管理的公告》(125號令),其餘的均只涉及到進口食品的管理規定,例如2000年第19號令《進出口食品標籤管理辦法》、2002年第16號令《進口食品國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2012年第27號公告《進出口預包裝食品標籤檢驗監督管理規定》等。

而針對國產奶粉的管理規定已經有2006年、2010年和2014年三個版本的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和企業生產乳製品許可條件。

爲什麼進口奶粉的管理辦法會近乎空白?“政府過去對進口嬰幼兒奶粉並不怎麼關注,因爲以前洋奶粉質量一直都還不錯的。”乳業分析師宋亮說。

據中國食品畜進出口商會統計顯示,2008年前,中國奶粉進口量爲14萬噸,這個數字卻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有了顯著的變化。2009年,奶粉進口量激增到31萬噸,同比增長121%;2010年繼續增長至48萬噸,同比增長55%。而今年上半年的奶粉進口量已超過2009年全年總量。

三聚氰胺事件使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跌到歷史最低點,進口奶粉則開始逐步蠶食國內奶粉的市場份額。隨着這種洋奶粉進口量井噴,負面新聞也不斷見諸於媒體,企業的誠信屢屢受到拷問。

2009年,北京消費者郭利向媒體爆料稱一款施恩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過國家限量值的100倍。不久乳業行業人王丁棉爆料施恩的奶源並非其宣傳的“100%進口奶源”。最後施恩方面承認奶粉的部分奶源來自廣東雅士利公司的山西奶源基地。接下來的幾年裏,多美滋、美贊臣等多個知名品牌也頻出問題。

“近幾年市面上部分進口奶粉高價低質,產品混亂,質量差,而且進口奶粉門檻較低,隨便註冊個牌子就能進入中國市場。”宋亮說。

這一切都說明,出臺相關管理辦法,約束進口奶粉市場已迫在眉睫。

2013年5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頒佈實施了《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第152號令,以下簡稱《辦法》),開始對進口奶粉實施嚴格的質量安全規定,從而也拉開了進口奶粉新規的大幕。

政策密集出臺

2013年是針對進口嬰幼兒奶粉工作意見和管理辦法密集出臺的一年。

實施152號令後的6月16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9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加強對進口奶粉的安全監管也在其中。

同年9月23日,國家質檢總局發佈《質檢總局關於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133號公告規定,自2014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籤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製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經註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等等。

據陳寧介紹,有些中國進口商在國外直接購買在當地銷售的嬰幼兒奶粉進口到中國,但該奶粉是按國外當地的標準進行生產,在當地合格的奶粉拿到中國就不一定能完全符合中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國家總局的相關措施可以有效制止國外生產企業按當地標準生產的、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進入國內。”

另外,此次出臺的嬰幼兒奶粉新政有另一層更重要的意義,便是首次重點對洋奶粉的“身份”進行了嚴格監管,這對於假洋奶粉將起到“驗明正身”的作用。

根據《中國質量報》的報道,《辦法》政策實施後,中國政府將與新西蘭合作,對於到新西蘭進行登記的奶粉品牌,需要提供品牌的所有細節,包括在中國登記註冊的情況和證明。

同樣起到“震懾”作用的還有“境外生產企業註冊制”,業內普遍認爲這條規定對行業影響最大。

2013年,一款名爲“紐貝貝”的奶粉被發現並不是在中國市場上宣傳的所謂新西蘭知名品牌,而是新西蘭的一家奶粉工廠代工生產的,隨後被央視曝光其奶粉罐上標明的地址實際上是奧克蘭當地一家修車店。

海外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註冊評審制實施後,從生產企業的原料、生產、儲存、運輸及管理、檢驗能力等多方面都要經過評審,有的甚至還要提供工廠平面圖,這也意味着一些像紐貝貝這樣達不到要求的海外小型生產企業或被淘汰出局。

在宋亮眼裏,國家多個部委如此密集出臺規定真正的目的在於,對國內混亂的奶粉市場競爭秩序進行梳理(無論是進口奶粉還是國產奶粉),從而形成更公平合理的競爭格局。

奶粉新政“盲點”

這次出臺的進口嬰幼兒奶粉新規被外界譽爲“史上最嚴”規定。

陳寧告訴本網記者,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統一部署,廣東會把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作爲高風險產品進行檢驗監管,首次進口時要進行近70個項目的全項目檢測。進口商也需對每個生產日期或生產批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自檢,檢測項目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規定。

然而一些業內人看來,“史上最嚴”新規對進口奶粉的管理依然有“盲點”。“本次的新規,我還沒有看到具體的監管和處罰細則。”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進口奶粉商說。

東方艾格乳業分析師陳連芳則認爲,嬰幼兒新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例如在網購和代購方面規定還相對比較模糊。《辦法》第五十五條指出,“飼料用乳品、其他非食用乳品以及以快件、郵寄或者旅客攜帶方式進出口的乳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國家相關規定”是什麼,辦法中沒有詳細列出。

近年來,國內的奶粉海外代購規模快速增加。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0年奶粉海外代購是120億元,2011年是265億元,2012年是483 億元,2013年達到700億元,每年增幅均超過100%。

但是由於一直以來網購代購奶粉缺乏監管,產品的質量無法保證。“如果是電商平臺自營還比較好監管,但如果不是自營,只是給別人提供平臺,作爲提供商,很難去調查品牌商是否合法,產品質量是否有問題。”陳連芳說。

除了奶粉代購監管難之外,一些小規模的進口奶粉商和偏遠地區奶粉的管理依然是“頑疾”。

“在一二線城市、較爲發達的鄉鎮執行還比較到位,再往下一級要怎麼執行?農村的小店也賣奶粉,質量如何就無法保證了。”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進口奶粉商說,“偏遠地方的監管還很空白,而且難度也比較大。”

海外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註冊評審制將在十天之後啓動,“最嚴”新規是否能產生震懾力還需時間來檢驗。事實上,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監管和執行,即便是“最嚴”的規定最終也會淪爲“一紙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