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讓孩子過個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

讓孩子過個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放假了,怎樣讓孩子過個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是父母應該思考和協助孩子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們來共同探討一下您和孩子在假期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

玩還是不玩

讓孩子過個愉快而有意義的假期

假期到來,孩子雖然不用像往日一樣,要到學校去上課,可父母和孩子本身由於出於巨大的學習壓力,總怕在家呆野了,不敢盡情地玩,由此影響了學業。

其實,學校之所以要設置假期,就是爲了讓同學們在長時間的緊張學習之後,能有一個進行身心調整的機會,也就是說,假期不是學期,同學們應該藉此機會,充分地放鬆身心,該玩也要玩一玩。玩,是生活熱情的一種體現形式,它可以激發人的學習熱情。

當然,學生要以學爲主,假期中不能只玩不“學”。除了按時完成假期作業以外,學生還應有意識地補一補自己的薄弱學科,做一些課外練習,預習一下新課。那種一天到晚都在休閒娛樂,沒有坐下看書的同學,實質上是放縱自己,破壞了學習的延續性,逃避了學習的艱苦,實質上與那些只學不玩的同學一樣,犯的是另一種極端性的錯誤,也是不可取的。

看電視好不好

孩子一般都比較喜歡看電視,但平時學習忙沒時間看,相伴趁着假期多看看,但父母多認爲看電視會影響學業,對學習沒什麼幫助。

也別說,不少同學,都喜歡看電視。看電視時他們激動不已,心潮澎湃。可激動歸激動,過後你問他有何收穫,除了記住了幾個人名和情節以外,其它諸如這部電視片拍得怎麼好,運用了什麼感人的藝術手法,它說明了一個什麼社會問題和人生道理,主人公是怎樣解決問題的等等,他一概不知。這是因爲他們僅把看電視當成了一種消遣活動,並不把之看成是一種學習的機會。其實,僅就作文水平的提高而言,電視就是一個很好的課堂。孩子可以通過它來豐富寫作素材,提高思想水平,學習分析問題的方法,借鑑藝術的表現手段。所以適當地看看電視是有好處的,它不僅放鬆身心,娛樂生活,如果孩子能有強烈的學習意識,肯定能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是對課堂學習的有力補充。

幹些家務也不錯

假期在家,孩子有了家務勞動的機會。但孩子包括許多家長也認爲,把時間浪費在下米、端飯等瑣事上,覺得很不值得。

但沒有必要把下米、端飯都看成是學習時間的浪費。 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就自己做,從長遠看,對培養子女的獨立生存能力絕對有益。有家長不知道如何疼孩子,孩子要星星不給月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捨不得讓孩子自己做,而是全部由家長包辦代替,天長日久,養成孩子好逸惡勞的不良習慣。這樣做,看似疼孩子,但結果往往反而是害了孩子。孩子是家長的心頭肉、眼中球,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但疼孩子要疼到點子上,真正心疼孩子,不是什麼事情也不讓他們自己動手,而是讓孩子自己做,從小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各種能力,爲將來走上社會獨立生存打好基礎。

父母在做家務時,讓孩子來幫幫忙,相互之間可以藉機進行很好的溝通,調節雙方的情緒,優化家庭氣氛,有利於孩子在學習時有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

讓學習有趣活潑起來

孩子假期一個人學習,學着學着容易感到單調枯燥,越看越看不進去。

假期自己單獨學習,沒有教師教,也沒有同學一起學,因此要教導孩子設法把學習的形式變得豐富多樣。不要一味地在那兒死記硬背,把知識弄得跟自己的“仇敵”似的。同樣是複習知識, 可以把它當成是播音員在朗誦,可以當成政治家在演講,可以變成“說評書”,甚至可以變成卡拉OK唱出來。另外學習也別老一個人在那兒“單幹”,可鼓勵孩子定時找幾個同學一起討論,或者大家抽籤輪流講;也可以一人出題衆人搶答,還可以設置正反兩方辯論一會兒。這樣一來,你孩子還會覺得學習“沒勁”嗎?

善於獨處戰勝孤獨

平時在學校孩子可能有好多朋友,每天都可有說有笑。可一到假期,孩子就得一人在家,看那冷冰冰的書本,真孤獨啊!

爲此,你要告訴孩子:能有好多朋友相伴,無疑是快樂的。但朋友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陪伴你。更多的時候,你是獨立的。有時候,寂寞完全是一種來自內心的感受,縱然你身邊有千萬個人,但是,如果內心寂寞,內心沒有歡笑聲,依然是寂寞的,但是如果生活充實,內心快樂,就算一個人也會很開心的。

你還可以這樣對孩子說:一人獨處,便無快樂可言?絕非這樣。比如,當你讀書的時候,書不就像個朋友在熱情洋溢地向你講述着世界上最美妙的故事和淵博的知識嗎?當你運動的時候,你自己不正象個朋友給你鼓勁加油? 其實人的快樂與憂傷,都是自己製造的。人應努力和自我相處,發現和創造自己的快樂,讓自己成爲自己最親近最可貴最信賴的朋友。

管住自己有妙法

在學校時有老師和同學的監督,孩子可以自覺地學,可每到假期需要自己學習時,他們就管不住自己了,縱容自己做不該乾的事。比如一會看看雜誌,或看半天電視。

做爲學生,當然要以學爲主,但是也需要休息、鍛鍊、娛樂等。所以孩子訂計劃時應該顧及到自己某方面的業餘愛好和心理需求,不要把計劃訂得太單調。如果一天到晚安排的全是學習,大腦總處於高度緊張的學習狀態,就容易疲勞而產生抑制現象

日本心理學家多湖輝認爲,人類在努力工作或讀書時,“痛苦”的作業前方應同時安排有快樂的報酬。爲此,你可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聽音樂、把自己喜愛的雜誌安排在完成學習計劃之後和臨睡前,以做爲給自己的一種獎勵。這樣常給自己服點“興奮劑”,肯定會比老譴責自己有益得多。

切莫嘮叨不休

假期孩子在家,父母和孩子有了相處的機會,就容易經常“指點”孩子,喋喋不休,讓孩子感到不勝其煩。

所以,家長要關注自己的嘴,深刻認識到嘮叨的“無效性”甚至是“有害性”。首先, 凡是嘮叨,都是消極否定式的語言,孩子長期在這樣消極語言的暗示下,不能形成對自己的正確客觀的評價,無法建立人生自信。其次,長期嘮叨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牴觸情緒,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任何父母在採用“嘮叨家教”的方式時都會發現,孩子的眼神起初是驚異,然後是疑惑,再之後是冷漠-----這時孩子已決定關閉自己的心扉,同時心中的對抗情緒在慢慢孳生。沒有一個孩子會願意和嘮叨的父母坦誠交流,抱怨的語言會使父母與孩子之間出現隔閡。另外,嘮叨也會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與地位,使家教失效。“嘮叨”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孩子的輕視,是一種低級的教育方式。孩子覺得父母沒有將他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他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重視,自然不會去尊重或敬仰一個絮絮叨叨,解決不了什麼問題卻給他帶來不舒服感覺的人,即使您是他的父親或母親 。一旦孩子對家長的權威產生了懷疑,您的家教也就失去了效力。

放假,可以讓孩子暫時從繁重的學習壓力中解脫出來,身心獲得放鬆。

所以我們需要學習休假。休假質量是一種生活質量。當孩子以自身的生活方式愉快地度過一個假期時,便能得到調整、充電和加油的機會,從而再開始新的人生衝刺。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浪健康)

  (責任編輯:樑莉瑩)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