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寶寶耳朵又“關機 ”!他可不是故意的

寶寶耳朵又“關機 ”!他可不是故意的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寶寶的耳朵老是“關機”?孩子在很多時候可並不是故意的。可能因爲聽不懂,也可能是分心了,再要不然就是爸媽真的該改改自己的說話方式了。

寶寶耳朵又“關機 ”!他可不是故意的

很多爸爸媽媽總是抱怨:孩子老是裝聽不見,有時候說上好幾遍也不搭理你。爲什麼孩子常常把爸媽的話當“耳邊風”?他們真的是故意的嗎?

其實孩子沒有把父母的話聽進去是有好幾種原因的。有時候是因爲聽不懂,有時候是因爲分心,故意的狀況非常少。因爲孩子很天真,他們通常不會故意沒聽到,除非正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真的不想回應。

原因1:孩子聽不懂

孩子對於「不聽」與「聽不懂」常常有着同樣的反應,而爸爸媽媽卻經常分不清兩者間的差異。

有個笑話是這樣說的,一個母親因爲被孩子吵得無法好好休息,在臨睡前最後警告孩子:“別再喊媽媽了!”說完便回房睡覺。可是過不了幾分鐘,黑暗中又響起她4 歲孩子的呼喚:“陳太太!陳太太!可以讓我喝點水嗎?”

這個情節對大人來說,或許是迫不及待想與人分享的笑話一則,但是在那位4 歲小朋友的心裏,恐怕仍搞不清楚狀況,覺得:“這有什麼好笑的?”事實上,孩子不是不聽話,真的只是沒有理解媽媽的話啊。

大人說話時,指令不明確,也容易使孩子無法聽懂。例如:請孩子去拿東西,對孩子說:“去幫忙拿櫃子上的茶杯。”孩子很開心的前往拿取,但是拿到的卻是另外一個杯子。“呃~~我說得是櫃子上的茶杯!”媽咪無奈地說。“可是妳說茶杯,這個就是啊……”孩子無辜地回答。

其實孩子聽到的,只有後面的文字,所以他接受到的訊息與大人想傳達的訊息比起來,只有一半。這表示孩子是沒有完全聽懂大人說的話,而不是故意拿錯或漫不經心。

原因2 :孩子分心了

孩子分心的原因,通常也不是出自有意,而是與本身的專注力、環境中的干擾因素有關。

有些孩子天生的氣質就是屬於“注意力分散”程度較高的那一羣,因此他們在聽父母說話時,較不容易專注,也許父母長篇大論地談了許多,孩子前面聽得認真,但是到了後面就慢慢聽不見了。

其實現在的孩子無法專心聽父母說話,更多時候是因爲外在環境的干擾。許多時候,當父母對孩子說話的同時,客廳的電視是開着的,孩子的手正忙着點擊iPad裏的小遊戲,注意力自然是處於非常分散的情況。這種生活型態一旦養成習慣,即使孩子自認爲有在聽父母說話,但他們同時也下意識地分心注意別的事情,當然爸爸媽媽所傳達的訊息有部分他們是沒聽見的,這樣的習慣將來也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

原因3 :「耳朵關機」防衛機制

確實在少數情況下,孩子是故意不想搭理爸爸媽媽,在心理學上,這叫作:自我防衛機制。

當孩子心裏對父母所說的話已經存有很多的懷疑、抗拒或焦慮,而不太願意接受,就會自然而然地在聽父母說話時,耳朵呈現「關機」或「半關機」的狀態,很多訊息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被孩子的大腦自動篩選掉。

當然,這與父母平常對孩子說話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10技巧,讓孩子乖乖聽你說

正確的說話方式能夠拉近親子間的距離,使教養過程更加順利,孩子也會比較樂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意見及感受,加深彼此的瞭解。爲了讓寶寶的耳朵“開機”,爸爸媽媽在與孩子溝通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技巧呢?

技巧1 :講話內容要簡單、具體且清楚

技巧2 :使用有趣的聲音、表情和內容

技巧3 :用詞直接、堅定但溫和

技巧4 :爸爸媽媽最好能夠蹲下來,使自己與孩子齊高,再開始平等的溝通。

技巧5 :眼神交流很重要

技巧6 :同理孩子,別急着否定他

技巧7 :常用肯定句跟孩子說話

技巧8 :用故事引導孩子有時候直接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缺點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