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面對孩子的糟糕行爲,不說“媽媽不喜歡你”而要說……

面對孩子的糟糕行爲,不說“媽媽不喜歡你”而要說……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不喜歡你這種行爲”

那天晚上,剛回到家,就聽見爺爺在訓斥小龍說:“你一天玩到沒得玩的,把鞋子朝屋頂上扔。快過來,不許再扔了。”

聽到爺爺的訓斥,我還沒作出反應,小龍就跑來我面前問道:“媽媽,你討厭我這樣的行爲嗎?”

我爲之一愣,隨即說:“不討厭啊!你只是覺得自己能用腳把鞋子踢向屋頂很有趣,沒想到你的腳有那麼大的力氣,對吧!”

“媽媽,是的!我再玩幾次就不玩了。”說完,小龍又一腳朝上踢去,拖鞋跟屋頂來了一次親密的接觸,隨着又旋轉着掉了下來。看到這一幕,小龍樂得哈哈大笑。

聽着他的笑聲,看着他調皮的模樣,我沒想到國慶節對他說的話產生了作用,更沒有想到他竟然這麼在意我喜不喜歡他,即便是某種行爲。

國慶節期間,在舅舅家毫無節制地看動畫片,回到家繼續看,我很嚴肅地對他說:“媽媽非常不喜歡你一直一直看動畫片的行爲。”

聽到我的話,他低着頭,眼淚即將滑出眼眶。爸爸看他一副可憐樣,趕緊帶他去玩別的。後來,看動畫片的行爲確實有所收斂,而且每次想看動畫片時,都會跑來徵得同意。即使爸爸答應他了,他也要得到我的同意。

那時,我就知道我一句“媽媽非常不喜歡你一直一直看動畫片的行爲”開始對他的行爲產生了一定的約束作用,沒想到產生了這麼大的作用。所以,我也非常慶幸自己對他說的是“我不喜歡你某一種行爲”而不是“我不喜歡你”。

“不喜歡你的某種行爲”,而不是“不喜歡你”。我相信很多媽媽都沒有將這兩句話區分開來,爲了約束孩子的某種行爲,我們說的更多的是“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更愛我們,他們也非常在意我們是不是真的喜歡他們,愛他們。

面對孩子的糟糕行爲,不說“媽媽不喜歡你”而要說……

所以,當一句“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一旦說出口,就會對孩子產生非常大的殺傷力,不僅破壞孩子的安全感,還會讓孩子對我們的愛產生懷疑,甚至爲了獲得媽媽的重新喜歡,不惜放棄自己的主觀意識,最終形成討好型人格。

我之所以有這麼深的領悟,也源於自己曾經犯的一次錯誤。記得小龍兩歲多時,那時的他特別熱衷於將花盆裏的泥土抹到桌子上、電視櫃上玩。有一次,他把泥土弄得到處都是,還一個勁鬧着要看動畫片,我非常生氣,脫口而出:“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沒想到,我這句話一說口,他立即安靜了下來,並且跑去衛生間拿來抹布擦電視櫃,一邊擦,一邊回過頭來問我:“媽媽,我這樣,你就喜歡我了嗎?”

我突然一下眼淚來了,我走過去把他抱進懷裏,盯着他的眼睛說:“對不起!寶貝,媽媽剛纔說錯話了,媽媽是不喜歡你鬧着看動畫片的行爲。媽媽會永遠永遠喜歡你。”

“哦,哦,媽媽又喜歡我了,媽媽又喜歡我了!”他一下子掙脫我的懷抱,在客廳裏跑了起來。

從那一刻開始,在需要約束他的行爲時,我都會明確表示“我不喜歡你這種行爲”而不是“我不喜歡你”。當然,在這之前,他的行爲只要不違背原則、沒有危險性,我都儘量順從他的意願,讓他盡情地玩。對那些違背原則,有危險性的行爲,我都會明確表示“媽媽不喜歡你這樣的行爲”。可能也是因爲我很少說他,給了他很大的自由空間,所以,當我嚴肅而又認真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他就引起了重視,學會了適當約束自己的行爲。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獲得父母無條件的愛,所以,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在約束孩子的行爲時,儘量表達“我不喜歡你這種行爲”而不是“我不喜歡你”。只有當你正確表達,你的話語才能真正起到約束孩子行爲的效果。否則,不僅不能約束孩子的行爲,還會讓孩子對父母的愛產生質疑,從而影響性格發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