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孩子高熱,要不要馬上退燒?

孩子高熱,要不要馬上退燒?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樂樂突然發燒了,怎麼辦?”昨天半夜12點我收到表妹的緊急求助。高溫天氣遇上發燒,人就更焦躁。寶寶突然發熱,家長就很着急,不知道如何處理。尤其是深夜去醫院很不方便,但又怕寶寶高熱引起其它症狀,該怎麼辦呢?

“樂樂突然發燒了,怎麼辦?”昨天半夜12點我收到表妹的緊急求助。

高溫天氣遇上發燒,人就更焦躁。

寶寶突然發熱,家長就很着急,不知道如何處理。尤其是深夜去醫院很不方便,但又怕寶寶高熱引起其它症狀,該怎麼辦呢?

孩子高熱,要不要馬上退燒?

很多家長會採取各種各樣的做法爲寶寶退燒,卻不知道是在“幫倒忙”。

誤區:把降溫冰袋放在寶寶腋下、頸部兩側、腹股溝以及額部降溫。

這樣使用冰袋有可能引起寶寶寒戰,反而促使溫度升高,因此不建議使用。

誤區:不給寶寶洗澡,擔心洗澡會使寶寶着涼。

用溫水洗澡可通過水分揮發的過程,降低寶寶體表溫度,並增加其全身舒適感,不但不會再次發燒反而對減退高燒有利。

誤區:高熱的時候,頭身發熱但是手腳冰涼。家長就誤認爲寶寶受寒怕冷,馬上將寶寶包裹起來,甚至35度的天氣裏關掉空調。

其實,寶寶體溫上升四肢卻發涼,是因爲四肢血量少於內臟,供血量不足導致了手腳發涼,這是正常現象

孩子高熱,要不要馬上退燒? 第2張

寶寶發燒體溫較高時,家長總是會過分關注體溫,希望體溫馬上降下來。

但快速降溫實際是在傷害寶寶。

打個比方,發燒好比孩子在山坡頂上;讓體溫快速下降,就好比把孩子從山坡頂上推下來,孩子能不受傷?

其實,體溫高並不意味着病情重,觀察精神狀態比盯着體溫更重要。

孩子高熱,要不要馬上退燒? 第3張

上週,我的一個朋友的兒子一直高熱不退。

家裏人很緊張,立刻帶着孩子去了醫院掛水。然而回家後,溫度還是在39-40度之間徘徊。家長很怕孩子出現高熱驚厥,連着用了兩次退燒藥,孩子出汗後,溫度也只是降到了38度。

退燒藥必須立竿見影?不是的。

如果吃了一兩次退燒藥而還沒退燒,很多人就會認爲沒用,立刻停藥,心急得不行。但是退燒藥不是針對某個病症本身的,而是幫助身體各個器官恢復功能。而且,退熱藥使用後要想達到穩定的、完全退熱目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藥又不是滅火器,起效總得有個過程。

所以,千萬不要性急而頻繁使用退熱藥。

世界衛生組織不建議2個月以下的孩子使用退燒藥,可採用物理降溫。2個月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退燒藥。

如果退熱藥效果不好,也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的方式給孩子降溫。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建議:給孩子洗溫水澡時,水溫控制在36℃~37℃,這樣的水溫寶寶不會感到不舒服。洗澡時,家長可以用海綿或者毛巾不停地將水淋在孩子的身體上。洗完澡後,家長馬上給孩子穿上衣服。這種方法一般可以退熱1℃或以上。也可以用溫溼毛巾擦浴全身,尤其是大血管走形的位置,如腋下、腹股溝等部位。

這種處理方式有助於皮膚散熱,降低體溫,讓孩子感到舒服一些。

孩子高熱,要不要馬上退燒? 第4張

除了物理降溫的方式,還要注意寶寶的生活起居。

每天早晚開窗通風各1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空氣流通有助於康復。

給寶寶選擇款式易穿脫、寬鬆透氣的純棉內衣,不穿絲毛織品等衣物,以免摩擦肌膚引起不適。

保證寶寶液體的攝入量,尤其是水的攝入。因爲高熱造成孩子新陳代謝加快,出汗或不顯失水增多,而且多喝水有助於毒素的排出。並以柔軟的棉布蘸溫熱的水反覆擦拭頭部、手心、足心、掖下、腹股溝、胭窩等處,通過物理降溫幫助寶寶進一步降低體溫。

不少家長認爲寶寶高燒後身體虛就煲湯進補,其實高熱退後的寶寶不宜立即喝湯進補。不要大魚大肉,高蛋白高脂肪不應攝入過多,以免傷食積滯。

爲什麼呢?請看往期推送《剃光頭、剪睫毛,以後頭髮和睫毛就會長得烏黑髮亮嗎?》

這些見效緩慢的護理方式可能會讓家長擔心:一直不退燒,發生高溫驚厥可怎麼辦呀?

我們首先應該明確,發熱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只是疾病的一個症狀,是集體對抗感染的積極行爲,不需要干預也會很快康復。當然,發熱也有可能是嚴重感染的初期症狀,因此早期鑑別是非常重要的。

溫州市一名2個月的男嬰高燒持續不退,發生高熱驚厥抽搐。

父母缺少經驗,不送醫院反而聽信迷信,在密閉房間裏“點燭祈福”,十分荒唐。

孩子發高燒,一定要保持室內通風;如果寶寶驚厥抽搐,要保持孩子呼吸道通暢:

第一步:把孩子放在地板或牀上,遠離堅硬和尖銳的物體。

第二步:把孩子的頭扭向一側,保證口水和嘔吐物可以順着孩子的口中流出來。

有些家長怕孩子的舌頭被咬傷,所以往孩子的嘴裏放大人的手指頭或者小板子。實際上孩子是不會咬傷自己的舌頭的,即使咬傷也會很快癒合。如果使用壓舌板等物,不但可能堵塞呼吸道,也有可能因爲驚厥咬合壓舌板等物,造成牙齒或牙齦的傷害。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