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弄懂這些,溼疹不難纏

弄懂這些,溼疹不難纏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弄懂這些,溼疹不難纏

受訪專家:首都兒科研究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陳見友

溼疹困擾着很多嬰幼兒,奇癢無比使寶寶不停地用手抓撓,嚴重影響睡眠和健康,爸媽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本期,就小兒溼疹的治療與護理中的常見疑問,記者採訪了專家。

1.《生命時報》:一般多大的孩子容易得溼疹?

陳見友:一般來講,滿月後的寶寶可出現溼疹,1歲後逐漸減輕,2歲後多數可自愈,但少數可遷延至幼兒、兒童期,甚至到成年。患過溼疹的孩子,以後患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的機率也較高。很多家長看到溼疹總反覆就很擔心孩子藥物依賴了,其實這是由小兒皮膚薄、嫩、敏感等特點決定的。當寶寶皮膚逐漸成熟後,溼疹就不易反覆了。

2. 《生命時報》:如何判斷寶寶得的是否爲溼疹,溼疹有哪些症狀?

陳見友:小兒溼疹好發於頭面部,包括額頭、面部、臉頰等,還會逐漸蔓延至前胸、後背,甚至全身。初發時症狀輕,可見零星紅斑點,瘙癢明顯,寶寶一般會用手抓撓,還可能因爲極度瘙癢而煩躁不安、夜間哭鬧以至影響睡眠。具體表現:躺着時,孩子會在枕頭上蹭後腦勺,形成枕禿;趴着時,孩子會用面部摩擦牀單止癢;抱着時,孩子會依偎在家長的肩膀揉蹭面部。如果治療和護理不當,溼疹會越來越多,融合到一起,甚至破潰、流水、結痂,因此,需及時就醫。

3. 《生命時報》:很多人覺得溼疹與食物過敏有關。不少餵母乳的媽媽發現孩子患溼疹後,就自覺忌口,不敢吃蝦、蛋、奶類,這種做法正確嗎?

陳見友:既往認爲食物過敏是導致溼疹的重要原因,但最新理論認爲,嬰幼兒的溼疹與哺乳媽媽忌口與否關係不大。因此,哺乳期不用特別忌口。相反,爲了保證寶寶的營養充足,媽媽應均衡飲食。只有頑固性溼疹才考慮查過敏原,如牛奶、雞蛋、花生、小麥、大豆等。如果患溼疹的幼兒能自己吃東西了,是否需要忌口可試着做一個迴避試驗:如果覺得可能由某種食物誘發溼疹,建議先停止食用1~2周。如果溼疹症狀減輕了,再吃該食物試試,如果又加重了,基本可以確定要暫停食用這種食物了。

4. 《生命時報》:寶寶得了溼疹,還能經常洗澡嗎?洗完澡要塗抹潤膚霜嗎?

陳見友:很多家長在孩子得溼疹後,減少了孩子洗澡的次數,以爲更有利於保護皮膚。其實這是錯誤,更應每天洗澡,清理分泌物和結痂,保持皮膚清潔。初期症狀較輕的溼疹,通過外用嬰兒潤膚霜、保持合理室溫(白天24℃~25℃,夜間26℃~27℃)等正確護理,溼疹可痊癒。孩子患溼疹後,首要的就是正確使用潤膚霜保持皮膚滋潤。每次洗澡後給寶寶擦乾身體,建議在3~5分鐘內塗抹嬰兒專用護膚品。夏天建議使用清爽的潤膚露,春秋可選用較滋潤的潤膚霜,冬季用潤膚軟膏。潤膚劑要用足量,一般250克/周。

5. 《生命時報》: 很多家長都不解,爲什麼自家孩子溼疹嚴重,而有的則不長溼疹?溼疹的病因是什麼?

陳見友:溼疹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病因主要有:遺傳體質,即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如父母等近親有溼疹、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孩子更易發生溼疹;皮膚屏障功能被破壞也是主因,所以要足量使用潤膚霜,適當使用加溼器等。此外,免疫功能紊亂(非免疫力低下)、環境誘發等都是影響因素。

6.《生命時報》:說到溼疹用藥,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激素類藥物安全嗎?會否有使孩子肥胖、性早熟等副作用?

陳見友:激素類藥物在國內外治療溼疹中都是一線藥物,有較好的療效。一般輕度溼疹不需要用。較嚴重的溼疹,頭面部可選用弱效激素藥如地塞米松,四肢可選強一些的如艾洛鬆。治療溼疹的激素藥物可能的副作用主要有色素沉着、毛細血管擴張等,並不會造成性早熟等。當然,必須按照療程和規定計量使用,一般面部連續用不宜超過1周,四肢不宜超2周,每週使用不超過20克。

7.《生命時報》:夏天孩子容易長痱子,怎麼區分溼疹和痱子?

陳見友:痱子一般長在前胸、後背、腋窩等出汗多的部位,只是發紅的斑點。溼疹開始是紅斑點,3~5天會變成鼓起的丘疹,繼而變成水皰,破了會流水。

8.《生命時報》:給孩子穿的衣物質地會影響溼疹嗎?

陳見友:會的。建議選100%純棉衣物,化纖、毛料等會刺激皮膚。選顏色淺的,衣領別太高,小圓領、雞心領最好。袖口、領口別太緊,別給孩子穿太多。

9.《生命時報》:溼疹好了會留疤嗎?

陳見友:這是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溼疹病變在表皮,一般不會留疤,但可能會有顏色改變,如發白,一般3個月至半年會恢復。但要給孩子勤剪指甲,因爲如果抓得比較深,可能會留疤。

10.《生命時報》:網上流傳用牙膏、土豆粉,洗澡水裏加金銀花或十滴水等治溼疹,可信嗎?

陳見友:這些方法可能有一定清涼止癢的效果,但無法治療溼疹,並存在細菌感染或破壞皮膚角質層的可能。溼疹治療不及時還可能加重或發展成慢性溼疹,遷延反覆。因此建議正規治療。▲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