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八毛門”寶寶痊癒出院 醫患和解收場

“八毛門”寶寶痊癒出院 醫患和解收場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八毛門”寶寶痊癒出院 醫患和解收場

10月28日,被報道爲“8毛錢治好10萬元疾病”而引發社會關注的“八毛門”小病友小強康復出院。武漢同濟醫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稱,寶寶目前飲食正常,已經長得白白胖胖了,手術後小強體重比入院時增長1公斤多。小強的爸爸陳剛也向媒體發出感謝及道歉信,向之前誤會的深圳兒童醫院致歉。

皆大歡喜“八毛門”事件畫上句號

8月,剛出生的小強肚子有點鼓,大便排出困難。深圳市兒童醫院檢查後疑爲先天性巨結腸建議做手術,孩子的爸爸陳剛向媒體稱“醫院開出的醫療費用超10萬”。後陳剛帶孩子轉到廣州兒童醫院求醫,他聲稱,醫生檢查後認爲症狀不重,開了價值8角的石蠟油,給孩子通便。孩子僅用了一次,就可正常排便,之後恢復正常。陳剛對深圳兒童醫院的誤診提出質疑投訴。

“八毛門”被報道後引發了強烈的輿論反應。有消息稱,深圳多名患兒家長拒絕手術。其中一名出生三天的孩子經醫院診斷後也考慮爲巨結腸、腸梗阻,家長未接受醫生手術建議,11日凌晨孩子突然出現腸穿孔,被迫手術治療,40多釐米長小腸壞死,孩子後來進入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治療。 9月小強病情加重。10月11日,小強被帶到武漢同濟醫院就診,收治小兒外科,入院時年齡1個月24天。同濟醫院稱,患兒入院時查體:精神反應較差,貧血貌,營養不良,腹部明顯膨隆,腹壁靜脈可見,中上腹可見腸型,家長自行肛門置肛管排便排氣。外院結腸鋇灌片初步診斷爲先天性巨結腸,經過病理診斷與早前醫院的結論相符。

同濟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馮傑雄介紹,先天性巨結腸症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先天性畸形,它主要是由直腸或結腸神經節細胞缺乏所致。先天性巨結腸及其同源病是引起幼兒便祕的主要原因,是小兒胃腸門診中常見的疾病。調查統計,該病全國的發病率爲1/5000。“僅靠8毛錢的石蠟油是治不好先天性巨結腸的。”他說。

同濟醫院方面介紹,小強此次治療花費爲23886.43元。與當初深圳兒童醫院的預計費用接近。

10月19日小強接受巨結腸根治術。術後醫院給予了抗炎,營養支持等一系列治療,患兒術後恢復順利,已經正常進食。拔除各種引流管並且傷口拆線後,小強28日痊癒出院。

患兒出院時,其父親委託同濟醫院向社會公佈了他的一封感謝及致歉信,信中感謝同濟醫院治好了孩子的病,同時也向深圳兒童醫院道歉。

得知患兒小強已康復出院,此前曾爲其診斷的深圳市兒童醫院外科主任李蘇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常欣慰,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也向家長表示慰問。

恢復清白醫患間應多一份理解

在發出感謝及致歉信後,“八毛門”事件的主角、小強的爸爸陳剛通過醫院表示不願接受採訪。醫院也呼籲給小強一個寧靜的恢復和生長環境,畢竟小強的生活纔剛剛開始。

李蘇伊稱,在“八毛門”事件剛被媒體報道時,自己壓力很大,因爲陳剛的第一條訴求就是撤銷自己的科主任職務,但是根據對孩子進行的檢查以及多年經驗,對小強的病情心裏有數,其後來做手術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說,家長的無知會傷害自己的孩子,希望醫患之間彼此多一份信任。

小強出院後,一直關注“八毛門”事件的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公開表示,這件事情值得反思,“就事論事,"八毛門"事件可以看做一場鬧劇。”

“當"八毛門"的事實逐漸露出水面時,人們喜歡把這種現象掛靠在醫生的不正之風上,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廖新波對媒體說,這本身與醫德無關,大家都應該從這個事件中吸取教訓,當出現醫患矛盾時,患者不應該衝動,而應該事實求是,尤其是媒體應該報道多方意見,包括醫方的意見。

一地雞毛呼籲增進社會信任

參與小強治療的武漢同濟醫院一位資深主治大夫坦白,“八毛門”折射了醫患矛盾的尖銳程度。“作爲醫生,這種不信任我每天都要面對,說服每個患者相信我的診斷很難,我個人也沒什麼辦法。但還是要呼籲:請患者相信醫生,請相信醫生的專業能力,也請相信醫生的道德水平,畢竟我們都是爲了患者好。”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夏倩芳教授認爲,醫患之間,乃至社會各羣體之間,都需要增進溝通。“醫患之間的關係在近年來十分緊張,這主要是由於雙方所處的位置不同、訴求不同,彼此之間缺乏共情、互信所造成的。如果能夠增進溝通,也許"八毛門"這樣的事件就能少一些。” “媒體對於增進社會理解、包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傳播過程中應該更加深入的採訪更多的人,平衡地展示報道各方的理由和訴求。社會輿論也要對醫生、專家、政府等多一份信任,先入爲主的偏見只會增加彼此的誤會。”夏教授說。

華中科技大學一位不願具姓名的社會學者擔憂道,“當前,普遍的社會信任的缺乏使得社會運轉成本極高。”他認爲,“八毛門”和“扶老人卻被誣賴”等現象都是社會信任乾涸的表現,這些事件提醒公衆,重建社會的信任體系、重塑權威機構的形象已經十分急迫,這項工作需要運轉體制、監督機制、社會輿論等的協同完善。

記者手記

經過兩個月的奔波之後,小強終於痊癒出院了。雖然過程有些波折,有些不愉快,但是事件最終是皆大歡喜收場,畢竟大家都是爲了孩子好。

“八毛門”這場誤會的背後,醫患矛盾之深、社會信任之缺乏可見一斑。在“8毛”和“10萬”的醫療帳背後,我們還應該算一算由於當前社會的不信任、缺溝通所產生的社會帳有多大。作爲社會監視器的媒體,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應該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如何引導公衆理解社會、信任社會,值得所有人深思。

正如一位叫“霽微”的網友總結的那樣:我們總擅長自以爲高尚地去譴責,其中暗藏的是幸災樂禍的齷齪。未必每一次真相都會大白,但能不能更審慎點,真正的高尚並不體現在急切的口誅筆伐上。

事件回顧

2011年9月5日陳剛向媒體報料稱:8月19日剛出生的兒子腹脹於21日轉入深圳市兒童醫院,24日,醫院出具病情告知書,告知孩子有腸梗阻、小腸結腸炎,疑爲先天性巨結腸,建議進行造瘻活檢手術。陳剛稱,手術費超過十萬。8月25日他帶兒子到廣州市兒童醫院就診,稱接診醫生開了八毛錢的藥,“孩子就治好了,能吃能拉”。陳剛懷疑深圳市兒童醫院過度醫療,要求醫院撤銷科主任,退還3900元住院費,賠償10萬元。

9月7日,有媒體以“嬰兒病情誤診要做10萬元手術,最終吃8毛錢藥痊癒”的標題報道事件。隨即引起廣泛輿論關注。當天深圳市兒童醫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稱,所有診斷治療符合診療規範。10萬元手術費用的說法是家長杜撰,醫院從未提過,手術約需2萬元。

9月8日,患兒父親陳剛一行帶着孩子到醫院討說法。深圳市兒童醫院再次表示,醫生對患兒進行的檢查合理,診斷正確,診療措施符合診療常規,建議孩子儘快檢查。患兒父親陳先生認爲孩子狀況良好。

事件隨後引發醫患信任危機,深圳市兒童醫院多名患兒因“八毛門”事件影響,患兒家屬拒做手術,導致多名患兒病情惡化。

9月13日,有讀者爆料,陳剛12日再次帶小強到廣州兒童醫院求診。而陳剛堅持表示小強腹脹現已消除,能吃能睡。

10月20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稱,19日小強在武漢同濟醫院小兒外科接受手術,診斷爲先天性巨結腸。

10月28日,小強痊癒出院,陳剛向深圳兒童醫院公開道歉。

當時一輿論:“近日,深圳一醫院對一初生嬰兒治療,費用約10萬元。換了家醫院後,僅用8毛錢的藥就治好了孩子的病。過度檢查、過度治療、過度用藥幾乎成了一些不良醫生的慣用伎倆,也正侵蝕着人們對醫院的基本信任,難怪有網友調侃,穿白衣服的不一定是天使,很有可能是貪錢的財奴。”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