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寶寶越醒越早是什麼原因

寶寶越醒越早是什麼原因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個人覺得我女兒就是天生的精力充沛,白天很少睡覺,晚上睡得也比較晚,之前早上還會睡懶覺,最近早上也越醒越早了,那麼寶寶爲什麼會越醒越早了呢?寶寶越醒越早該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早醒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問題,特別是現在隨着夏季的越來越近,早上天亮得越來越早,寶寶可能也醒來的越來越早,諮詢這個問題的媽媽也就越多。早醒真的可以列爲最讓媽媽們困擾卻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了,特別是有的媽媽粗暴地直接嘗試推遲寶寶晚上睡覺的時間來達到目的,結果發現睡得越晚醒得越早,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今天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寶寶早醒。

寶寶越醒越早是什麼原因

寶寶爲什麼會早醒?

首先我們要知道,決定寶寶睡眠時間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睡眠壓力,也就是清醒的時間越長,寶寶就越困,就像越久不吃東西,肚子越餓一樣;另一個是晝夜規律,也就是生物鐘。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了寶寶什麼時候睡覺。

寶寶早上容易早醒,也和這兩個因素有關,我們的晝夜作息是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的,早上只需點亮一點光線就可以讓寶寶重置生物鐘。當睡了一個晚上後,早上的睡眠是比較淺的,非常容易清醒,即使還想要睡覺,但只要有一點光線,可能就很難再入睡了。這也就是爲什麼早上想要讓寶寶再睡一會這麼難。

爲什麼晝夜時長的變化會促使早醒呢?答案很簡單,就是光照。我們的晝夜節律就是由光照決定的,而我們在早上對光線特別敏感。這意味着寶寶房間光線的微小變化就可能會導致“早早醒來”。不過不是因爲光線喚醒了寶寶,而是因爲寶寶因任何原因提早起牀看到光線後,他們的身體會立即開始響應光照而改變,並促使第二天也在那個時候醒來,就和調時差的方式一樣。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早醒都是由於光照變化而導致的。到了早上,寶寶可能已經是睡了八個小時以上了,這是睡眠壓力已經不像晚上入睡時那麼強了,如果醒來,就很難再次入睡了。而早上各種噪音,咕咕叫的肚子,溼了的尿不溼都會讓寶寶醒來。

寶寶早醒怎麼辦?

入睡方式

如果寶寶早醒的同時,晚上還會頻繁夜醒,那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夜醒頻繁的問題,如何解決頻繁夜醒,可以參看這篇文章:《老公總覺得帶孩子容易?看看視頻就知道媽媽有多辛苦!》

如果寶寶入睡還是用抱睡、奶睡、拍睡這種方式,那可能是因爲早上醒來後沒有得到相同的安撫方式而難以入睡導致的早醒,那這一類也是需要先解決入睡方式的問題,讓寶寶學會自己入睡。

如果寶寶 已經知道如何獨立入睡,而早醒是現在唯一的問題,可能是與肚子餓和清晨的噪聲這些因素有關。

入睡時間

首先看一下寶寶晚上睡眠的時間是否足夠,如果寶寶睡眠時間不夠,過度疲倦,也會導致早醒。這時首先要改善寶寶時睡眠時長,讓寶寶睡得充足。

寶寶已經獲得了足夠的睡眠,比如一個9個月大的寶寶,下午6點就睡覺了,小睡也充足的情況下,那第二天五點左右起牀也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寶寶過早醒來,但不管你做了什麼,都不繼續再睡,那麼你需要改變他的晝夜節律,以便讓他可以晚點起牀。當其它的睡眠問題都解決以後,你可以嘗試的下面的步驟:

完全控制寶寶房間的光照,讓寶寶的房間足夠黑暗,以至於從半夜到早晨的光線沒有變化。爲了達到這種狀態,可以使用遮光窗簾,價格不貴,效果卻很好,能夠讓大多數房間變得足夠黑暗。

在其它問題都解決的情況下,如果覺得寶寶醒的太早影響了大人的休息,也可以權衡一下調整寶寶的作息。可以讓孩子在睡覺前處在明亮的光線中,然後一次推遲15分鐘上牀睡覺的時間,兩三天再推遲15分鐘。同時,早上時用遮光窗簾保持房間的黑暗。這樣做的前提是寶寶的睡眠時間一定是足夠的,因爲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推遲入睡時間,反而會導致更早醒來。因爲早醒睡眠不足的話,可以先讓寶寶多睡一會小睡,等睡眠時間充足後再進行調整。

白天時,多帶寶寶進行室外的活動,在室內時也儘量留在窗子朝西的房間。傍晚可以把等開得明亮一些,或者可以去大商場或超市購逛逛。但等到要進行睡前程序時,依然要在昏暗的房間內。

不要指望寶寶能立馬調整好作息,而且要做好晚睡後早醒的準備。如果開始幾天寶寶依然早醒,可以讓房間依然保持黑暗安靜,並暫緩相應他們的時間,比如延遲早上餵奶的時間(如果寶寶月齡比較小,可以嘗試在延遲早晨醒來時間計劃開始之前,就逐漸減少醒來時的餵食量),一直等到你計劃的時間再回應他們(計劃醒來的時間每次不要超過原來起牀時間的半個小時以上)。

如果寶寶晚睡早醒,可以延長寶寶小睡睡覺以彌補夜間睡眠不足。這期間可以適當給寶寶提供一些幫助給寶寶接覺,讓寶寶小睡能睡久一些。

等到寶寶在目標起牀時間醒來連續超過至少三天以後,再逐漸提前入睡的時間,每次可以提前15分鐘,穩定以後再繼續提前。直到入睡時間和小睡時間都恢復到原有的習慣。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