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寶寶2歲前的這個習慣需要禁止嗎?

寶寶2歲前的這個習慣需要禁止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2歲前的這個習慣需要禁止嗎?寶寶吃手需要制止嗎?6個月大的寶寶突然喜歡上了吃自己的手指。從最開始的吮吸整隻手,到最後偏愛一根手指,一邊吃一邊流口水,那畫面簡直太美,我不敢看……你家寶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現象呢?

這說明寶寶到了口腔敏感期(口欲期),讓我們一起看看來自四海八荒的寶寶們在口欲期的“個人秀”吧。

口欲期寶寶表現

1、“東海寶寶”愛吃手

“東海寶寶”現在已經6個半月,吃手的趨勢愈演愈烈,睡覺的時候,媽媽抱起她的時候都會吃手。

而且她吃手前那一刻的情緒格外好,不哭不鬧,非常開心的樣子。

2、“西海寶寶”樣樣一口

“西海寶寶”剛滿1歲,給他買的零食、水果總是每一樣都要吃,而且都只吃一口。

寶寶2歲前的這個習慣需要禁止嗎?

有時候剛放到嘴裏就吐出來了。要是阻止他,讓他先吃一種,他就開始哭鬧。

3、“南海寶寶”又咬又啃

“南海寶寶”13個多月了,最近總是把他能拿到手的所有東西都放到嘴裏,又是咬,又是啃。

把東西從他嘴裏拿開,就開始哭鬧,怎麼哄都不行。

給他一個玩具,他又很快的送到嘴裏啃咬起來。

4、“北海寶寶”愛咬人

“北海寶寶”16個月左右的時候,拿到什麼都喜歡用嘴巴先嚐嘗,還特別喜歡咬人,甚至把媽媽的手指頭都咬出了血印。

自己的食指關節處又紅又腫,還出了兩個水泡。

其實,在寶寶2歲之前,上面這些表現都屬於正常現象,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只需要陪娃做好下面這些工作就可以了。

4招安全度過口欲期 多和寶寶做動手的遊戲

可以多讓寶寶用手拿玩具,進行拉扯、撕拽等動作。

改變寶寶默認的“手只能吃”的固定思維,轉移寶寶注意力,讓寶寶明白手指可以做很多事。

幫寶寶經常洗手

寶寶手指乾淨,可以降低細菌入口的風險。

注意給寶寶清潔手指時,需注意用乾淨的溼毛巾清潔雙手。

不要使用消毒溼巾或免洗洗手液擦手,以免寶寶把殘留的消毒劑吮吸到嘴裏。

給予寶寶更多的安撫

每次餵養後不要馬上轉移注意力,而是陪在寶寶身邊,把寶寶哄睡後再離開。

以免寶寶因爲沒人關注而吃手。

使用安撫奶嘴

小月齡的寶寶如果能夠接受安撫奶嘴,媽媽們可以用它來滿足寶寶的吃手需求。

通常情況,只要寶寶在2歲以前戒掉奶嘴就不會影響牙齒髮育,爸媽們也不必擔心會對寶寶的顏值有影響了。

大月齡的寶寶,可以選擇手帕巾等做寶寶的安撫物,來舒緩寶寶的情緒,代替吃手。

其實,寶寶口欲期持續時間的長度和父母引導有關。

如果2歲之後還有經常吃手、甚至咬人的現象,說明寶寶出現了“口欲期”過度延長的情況。

這時媽媽們就要及時阻止了。

過度吃手要智取

2歲之後的寶寶,語言溝通能力、自我情緒調節能力都比較強,這個時候媽媽們要多尊重孩子,一起商量解決辦法。

轉移注意力,用玩具或小遊戲代替

當寶寶開始吃手時,遞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或者陪他做些能用上小手的小遊戲。

比如,一起唱拍手歌,一起跳舞,幫助寶寶自然停止吃手。

循序漸進,從家裏限制逐步開始

先從家裏開始,和寶寶商量一個固定的時間可以吃手,除此之外就不可以隨便吃手了。

像這樣,慢慢限制孩子吃手的時間,不要一開始就在公共場合要求孩子不可以吃手。

因爲孩子在外面本來就容易緊張,在他尤其需要“吃手”安撫的時候,我們予以制止,效果往往不好。

提升認知力,多接觸不同類型的東西

帶寶寶多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東西,比如看看花、樹、車子,同時跟他說說話。

有助於增加寶寶對其他事物的注意力,從而降低對手指的關注度。

減少寶寶焦慮感,營造有安全感的環境

如果寶寶睡覺的時候膽小怕黑,就裝上夜燈。

【關於夜燈的正確使用方法請戳?要讓寶寶睡得好,這個細節必不可少!】

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要粗暴地訓斥,要安慰他:“沒關係,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要注意哦!”

應對寶寶咬人有方法

有的寶寶常常會咬人,這個時候媽媽們可以嘗試下面的方法。

引導寶寶表達情緒

當孩子有不好的情緒(生氣或憤怒)需要發泄時,媽媽可以引導寶寶表達情緒。

比如,生氣了就搖搖頭,擺擺手。

鍛鍊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當寶寶說不清楚事情的時候,媽媽可以引導寶寶重複自己的話。

比如:“你要這個車嗎?”“我要這個車”。

如果有難度,媽媽就一邊指玩具車,一邊讓寶寶跟着自己重複說“車”。

告訴寶寶不可以模仿

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當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時,媽媽要告訴寶寶,這樣做是不好的,也是不對的,寶寶不可以這樣做。

家長以身作則

爸媽不要用輕咬寶寶的方式來表達親暱,這會讓寶寶認爲咬人不是壞事。

嚴肅糾正

一旦寶寶咬人,父母要一邊制止一邊嚴肅的告訴寶寶,這樣做是不對的,不要一笑而過。

多和寶寶溝通

媽媽們平時多和寶寶溝通,鼓勵寶寶多和其他玩伴交流互動。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