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如果你學會了這個,孩子的將來一定不缺幸福

如果你學會了這個,孩子的將來一定不缺幸福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1

早上,我剛走進辦公室,隔壁傳來一陣喧譁聲。

原來是單位同事小熙的媽媽,正在我們領導辦公室裏大吵大鬧,她一邊拍着桌子一邊說:“自從我女兒到你們單位來,你們就欺負我們女兒,一天到晚淨知道讓她寫材料,安排各種各樣的活給她幹。一個破單位,整的這麼牛B,我女兒也不稀罕呆了,我們要去更好的單位了,哼!”

小熙是哈爾濱人,她媽媽是高中教師,小熙一考入我們單位,她就請了長期病假,不遠萬里地陪着小熙過來了。而後直接在單位附近買了套房,方便小熙上下班,然後媽媽也不回東北了,說要專心地陪伴小熙。

因爲小熙是文員,領導就經常安排她寫材料。按我們的想法,這些材料對於中文系畢業的小熙也不算太難。

但小熙在我們面前從來不說一句她寫不來之類的話,而是在領導催了又催之後,才把領導要的材料上交,如果領導提出修改意見什麼的,臉色就立刻難看起來。

直到今天我們才知道,寫材料對於小熙而言,有着極高的難度。所以小熙就又參加國考,這次考到深圳去了。

昨天下午小熙得到錄取的確切消息,今天媽媽就來辦公室找領導鬧了一場,把這段時間憋在心裏的不滿,統統都發泄出來了。

小熙說她媽媽和爸爸已經離婚了,她從小跟着媽媽過。媽媽爲她停職、買房子、她又考到深圳去……她爸爸都不知道,都是媽媽幫她定奪的,如果爸爸知道,會打死她的。

小熙是個極爲聽話的女孩,她已經習慣她的人生讓媽媽來規劃、選擇、決定了。

小熙媽媽對小熙是寸步不離,上下班來單位接送小熙,吃飯要小熙陪着她,無論逛街、買菜、散步……,都是兩人同進同出。

奇怪的是,那麼愛小熙的媽媽居然不會做飯,平時小熙無論多晚下班,都要趕回去做飯。單位要是有集體活動,小熙一律不參加,她說:我不能把我媽一個人扔在家,我要是不回去,她就不吃飯。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不是小熙離不開她媽媽,是她媽媽離不開小熙。

很多人會說小熙母女感情深厚,親密無間。

可從另一角度而言,在母愛的層層包裹裏的小熙,什麼時候能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而她今後的人生還那麼長,媽媽會陪她一輩子嗎?

02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也深知溺愛孩子的危害,但在陪伴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因爲愛的緣故,生出恐懼的心理,就害怕孩子在外面的世界上受苦受累,忍不住要愛護他們、保護他們,捨不得讓孩子遭受一絲一毫的委屈。

但過度的保護其實是對孩子自主生存能力的剝奪和傷害,對孩子而言,他們並不一定會心存感恩地去接受來自父母密不透風的保護。

小魚兒有時候對我頗有怨言:輪到他在班級做值日的時候,別的同學是奶奶媽媽來幫忙掃地擦桌,就他一個小孩在那裏幹活,那些家長還緊着追問:你媽呢,怎麼不來幫你做衛生?

這只是物質層面上的包辦,令人恐懼的是精神層面上的包辦,有的父母不允許孩子對家長的意見進行反對,即便是正確的意見也不被接納。至於興趣愛好、職業理想,也往往是父母“說了算”。

正如上文所說的小熙,她的母親就已經包辦了她的人生,而小熙感到幸福嗎?

小熙到新單位上班後不久,一天,她在QQ上找我:“姐,我好累,新單位比你們單位的活更多更雜,我媽又讓我再考別的單位,我不同意,她就一直嘮叨個沒完,最後乾脆裝病住院,讓我不上班去伺候她,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她和母親商量,讓母親回哈爾濱上班,可她母親說:我不放心,我不能扔下你不管,我要是走了,你就什麼都不會了。

小熙說:我現在不會,但我可以慢慢地學。我總要學習一個人生活。

她媽媽立刻崩潰大哭:你個沒良心的白眼狼,養你這麼多年,就這麼看不上我,供你上學,陪你上班,結果到最後,你要趕我走……

到最後,小熙還是一如既往地妥協了。

其實,小熙媽媽心理已經有偏差了,她對小熙已經不是單純的母愛了,而是掌控感。

如果小熙不改變自己,可以預見的是,小熙以後的擇偶及婚姻,乃至婚後的生活,她的媽媽一定不會放手,照樣要全盤掌控。

而對於小熙而言,她在媽媽的強勢參與下,已經失去了遵從內心的感覺,失去了自我抉擇的能力,從而也失去了責任和擔當的能力。

如果你學會了這個,孩子的將來一定不缺幸福

03

小魚兒有一段時間,對我的依賴性極強,無論是睡覺、起牀、吃飯、上學,都需要我提醒;當我需要他幫我做點家務,哪怕下樓扔袋垃圾,他都極不情願。

暑假前一週,我就和小魚兒商量着,看看今年的暑假要怎麼過。

他說今年不去鄉下的奶奶家,也不去託管班,就想在家裏。他極爲堅決,無論我如何威逼利誘,他都不動心,就堅持在家。

我很爲難:因爲單位離家路途偏遠,開車得20分鐘。早晨傍晚都好說,唯獨中午讓我回家做飯,時間太緊張。

那天,看到小魚兒習慣性地等着我給他拿衣服,我突然靈機一動:不如趁着這個暑假時間,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及獨立性?

暑假的第一天,在早晨去上班前,我先把米淘好放在鍋裏,把排骨稍微翻炒,放入玉米,燉至半熟。然後交代小魚兒,大約在十點半就要按下電源燜米飯,開火繼續燉菜,再教他關於豆腐花蛤湯的做法。

他很驚訝,那雙狹長的雙眼瞪得略微有點圓:爲什麼讓我做飯,你中午不回來嗎?

我很認真地說:我是在中午12點整才下班,等我趕回家也差不多快12點半了,媽媽已經把菜做至半熟,你只要把菜再加工下就好了,如果等我回家再做飯,我們得等到1點多才能吃上飯,然後我2點又要趕去上班,那樣媽媽太累了。

被我這麼一說,小魚兒稍稍猶豫了下,點了點頭,答應了。

中午回家的時候,一開房門,一股玉米燉排骨的香味迎面而來,定睛一看,餐桌上擺着米飯、玉米燉排骨、豆腐花蛤湯,小魚兒坐在沙發上看書,一看到我,驚喜地站起來:媽媽,你總算回來了,我早就做好了飯,就等着你回來開飯了。

我極爲開心,做的飯菜的味道不說好不好吃,最起碼,他能完成我交代的任務,而且他也嚐到了自己動手的喜悅。

接下來,每一天我都佈置任務讓他完成,而他在完成的過程中,學會了收拾房間、擦洗傢俱,拖地板等各樣家務,也許在他人看來,這些任務完成的結果不盡人意,但於我,已是極爲滿足。

每一天,小魚兒在完成我交代的任務的同時,也按部就班地把自己的暑假作業及時完成,他享受到了自己做主的快樂,在每個晚上,他就開始規劃第二天要準備做什麼,寫什麼,找哪個同學朋友玩。

如果你學會了這個,孩子的將來一定不缺幸福 第2張

04

其實,放手並非對孩子的事不管不問,而是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做出決定,並學會自己承擔後果。

父母更大的責任是撫養和引導,讓孩子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引導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想成爲什麼樣的人,這樣就可以了。

我們可以教會他走路和學會怎麼選擇自己要走的路。至於他選了哪條路,這條路最終會通往何方,沒有人能提前知道,也只有在他們真正走過了纔會知道。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世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爲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爲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每一個爲人父母都應該意識到:孩子並非自己的私有物品,都是獨立的個體。終有一天,他們會離開你。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不僅在於情感的付出、關心和照顧,更在於主動割捨和自覺剝離,還給孩子一片自主的天空。

沒有放,就沒有立。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