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上小學,孩子準備好了嗎

上小學,孩子準備好了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家孩子剛入小學一個月,就嚷着不想上了。”

“我家孩子經常忘記老師佈置的作業,每次都要我打電話問,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家孩子上課、做作業時老坐不住,我說了無數次也不聽。”

……

從幼兒園到小學,對於孩子來說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轉折。孩子需要經歷心理的斷乳期——即離開第二個媽媽(幼兒園老師),去面對陌生的小學老師。孩子需要面對新的環境,學習不再像以前一樣遊戲化,每天嚴格的作息時間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變化,作業負擔也逐漸加重。那麼怎樣才能使孩子順利度過這個轉折期呢?

培養自理能力

經過幼兒園的學習,孩子在各方面已經越來越獨立,但是仍然需要家長加以引導、監督。有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後,經常不會收拾自己的書包,忘帶學習用品,忘記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同時,也會影響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家長在孩子入學前要讓孩子學習處理自己的一些簡單的事情,如整理牀鋪、玩具,進行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擺放碗筷,收拾桌子等,逐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以更快適應即將面臨的新環境。

掌握交往技能

研究發現:與同伴交往有問題的孩子在學校表現比那些同伴關係良好的孩子要差。“這可能是社會關係(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等)的調整讓他們感覺到壓力,結果導致學習困難。”“贏得一場競賽不是目標,培養孩子在社會交往中的自信纔是重要的。”特別是對於當今的獨生子女來說,這點尤爲重要。孩子需要知道:朋友意味着什麼,是不是每個人的能力、興趣或觀點都應該和自己是一樣的?如果與同伴發生衝突,我該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同時又不傷害同伴?這些都是孩子需要學習的。

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可以從語言入手,即教會孩子正確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語言。如家長叮囑孩子下課後早點回家,不要在學校或馬路上玩耍,而有的孩子竟然在上完第一節課後就背起書包回家了!因此,家長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如多和孩子交談,儘量不使用疊詞,如“飯飯”、“果果”等,嘗試用多種方法表達一個事物,如“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媽媽和我”、“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的家”等,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進而學會與他人正確交往。

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習慣是孩子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地去進行某些活動的特殊傾向。從生理機制上來說,習慣只是一種後天獲得的趨於穩定的動力定型。通俗地說,習慣是指重複或練習而鞏固下來併成爲某種動作的一種需要,在大腦皮層形成的一種條件反射。孩子在經過幼兒園的學習後,已具備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正確坐姿,與人交往友好相處等。家長在家還需幫助孩子養成諸如規律生活、遵守常規,積極參加家務勞動等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儘快適應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這樣一個快速變化期。

選擇適合的輔導課程

孩子通常會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家長面前。此時,父母的表情、態度、表揚和批評就是一面鏡子,她會通過這面鏡子形成對自己和事情的基本判斷和認知。因此,家長在對孩子的期望值上可以稍作調整,根據孩子的能力和興趣選擇合適的活動或課程,而不是家長自己主觀的需要。因此,家長在忙於給孩子報各種學習輔導班時,應考慮怎樣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學習簡單的知識和技能。

總之,家長應儘早在孩子由幼兒園順利向小學過渡時期做好充分準備,使孩子做一個會學習、會交往、會生存、會做人的現代小學生。

上小學,孩子準備好了嗎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