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所有不良行爲背後的原因

孩子所有不良行爲背後的原因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面對孩子所有的不良行爲,家長該怎麼做?孩子背後這些不良行爲到底暗示什麼?下面來看看關於孩子脾氣的那些事兒。


女兒從入園前的早教起,就不願與人打招呼,遇到同學總是繞道而行,現在幼兒園大班了,碰到熟人依舊不愛打招呼,比較高冷,同學跟她講話也不愛迴應。媽媽一遍遍地講道理,拜託老師課堂上多提問孩子等都不管用,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糟糕,不僅做事拖拉,動不動就對別人大吼大叫。

最近一年,還慢慢有了“啃指甲”的壞習慣,好好的一手指甲,被啃得坑坑窪窪的。

媽媽不知道:孩子這是怎麼了?如何才能幫助她與夥伴友好地交流,並願意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去。

自從有了孩子,孩子的表現,那就是家長的一張名片。對於孩子的一舉一動,家人、朋友、親戚,特別容易把目光集中到媽媽的身上,無形中給到媽媽難以承受的壓力。

於是,那些能大大方方與人交談的孩子家長,會感到特別得意,有時候雖然嘴巴上說着謙虛之辭,眼中卻抑制不住閃耀着喜悅的光芒;而那些扭扭捏捏,怕生害羞的孩子家長,就會變得焦躁不安,不自覺地,就把承載在自己身上的壓力,轉嫁到了孩子身上,於是一個勁兒地教育孩子,想要推動他們與人對話。

一、憤怒,是因爲不被理解

案例中的小女孩,已經出現了脾氣暴躁,以及一些攻擊性的行爲。攻擊向外:對他人大吼大叫。攻擊向內:啃自己的指甲。

那麼,導致這些行爲的原因是什麼呢?

因爲當自己還沒有準備好與人交往的時候,媽媽一個勁兒地催促自己,不問青紅皁白地教育自己,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媽媽理解。

在家,被媽媽催促;在學校,被老師逼迫。於是,心中就升起了兩股“憤怒”:恨自己無能,恨別人不能夠理解自己、支持自己。而當自己向外表達這份憤怒的時候,又被告知不被允許,於是只能“攻擊向內”轉而通過“啃指甲”來表達。

二、退縮,是因爲沒有安全感

孩子表現退縮,往往是安全感缺乏的表現。

社會化,是個複雜的過程。孩子需要確認並學習“怎麼用一個人的身份去跟別人交往”,“和別人交往要保持什麼樣的距離”,“對方會怎麼對待自己”。如果這些問題心裏還沒有底,就會感到害怕,這很正常。

如果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等到孩子慢慢通過觀察、瞭解、小步的嘗試,通過觀察別人對自己的反饋,從而一次次地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爲,心裏慢慢有把握,安全感足夠之後,自然會有興趣去交朋友。

但家長如果因爲心中的焦慮,一味地催促孩子,那麼孩子很有可能因爲產生情緒抵抗,而喪失了慢慢嘗試經驗,於是就一再地卡在了這裏,讓她的社會化進程難以推進下去。

那麼,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作爲家長又要如何做呢?

接納孩子的天性

每當我們面對孩子帶有退縮的行爲,總是難以接受,是因爲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外向的性格有着天然的優勢。於是,孩子活潑開朗、熱情大方是大家所希望的。

內向性格,就不好嗎?有時候,看似理所應當的事情,其實未必準確。或許很少有人知道:愛因斯坦、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斯皮爾伯格、村上春樹……那些被我們所熟知的成功人士,其實都是性格內向的人。

內向性格並不是自卑、膽小、怯懦的,而只是跟外向性格獲取能量的方式不同。

內向的孩子,很專注,又有深度。內向的孩子專注在自己的領域中沉思、自省。他們會把自己對周圍的人、事、物的觀察,經過自己的判斷得出一個結論,是“心裏最有主意”的孩子。

內向的孩子,最會聆聽,最有同理心。很多父母最擔心的就是內向的孩子會沒朋友。從朋友的數量上來說,內向的孩子的確沒有太多朋友,但在朋友的質量上,內向的孩子,更容易擁有知心朋友。

一個內向的人可能不喜歡說話,但常常一語中的,凡事有理有據;可能不喜歡社交,但值得信賴,能獲得深度人脈。

當我們對內向的孩子,有了全面、深刻的瞭解,爸爸媽媽是否感覺,孩子具有“內向”的個性並不是一件壞事,也就沒那麼焦慮了,面對孩子的時候,也更有耐心了呢?

孩子所有不良行爲背後的原因

尊重孩子的節奏

每個孩子,都是一株獨一無二的花朵,有着屬於自己的成長節奏。而家長唯一要做的,就是:陪伴與尊重。

在我的諮詢案例中,曾經有這樣一個小朋友:

媽媽帶他去上音樂課,他很害羞,整個學期都沒有進教室,只是在門外看着,這位媽媽在我的指導下,只做了一件事:每次都陪他在門外觀看,直到最後一節課的時候,小朋友終於願意走進教室,媽媽本想這學期的課都浪費了,重新再上一次吧,但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一開口,把這一學期所學的歌曲統統都唱了一遍,媽媽才發現,原來孩子雖然一直在門口,一直沒有開口,但他一直都在學習。所以,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不要着急,並不是孩子一定要進入教室,纔有學習,孩子無時不刻都在看、都在聽,都在吸收着周圍的一切。

內向孩子孩子的社會化成長能否順利,爸爸媽媽的態度至關重要。

陪伴孩子的藝術

媽媽說的話,究竟對孩子是鼓勵、還是施壓,孩子是否聽得進,這和親子間的關係如何,關係很大。

媽媽既要上班、回家又要帶孩子,時間本來就不多。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壓力,轉嫁到了孩子身上;另一方面,親子陪伴的質量是否高,十分關鍵。

陪伴孩子,要注重“互動性”。這個要怎麼理解呢?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是親子共讀。媽媽爲孩子朗讀繪本,孩子只是在那裏聽着,這屬於“低互動”的陪伴;如果可以將熟悉的繪本,與孩子通過‘人偶角色扮演”的形式共同演繹出來,就是一種“高互動”的陪伴了。同時,還能在不知不覺當中,鍛鍊到了孩子與人交往,所需的表達能力。

當我們和孩子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玩到一起的時候,當親子間的關係拉近了的時候,那麼我們說什麼,孩子都更願意聽,對於孩子的教導,也就會變的更加有效了。

人的天性就是渴望與人鏈接,相信只要做好了以上三點,內向的孩子也一定能夠慢慢融入到集體當中。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