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寶寶“撕吧、撕吧、撕吧”不是錯!

寶寶“撕吧、撕吧、撕吧”不是錯!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爲什麼喜歡撕紙、撕書?孩子到了某個階段突然喜歡撕紙、撕書要制止嗎?當你滿心歡喜的準備給寶寶讀繪本的時候,卻發現他在認真的撕書、津津有味的吃書是不是有種絕望感?你知道寶寶各個階段的“敏感期”爲什麼那麼重要嗎?

寶寶“撕吧、撕吧、撕吧”不是錯!

爲什麼寶寶喜歡撕紙?

有一天你發現孩子特別愛撕紙、撕書,其實是寶寶到了“動作敏感期”,動作敏感期分爲大肌肉和小肌肉,也可以細分爲手的敏感期、腿的敏感期等。

愛撕紙就是因爲寶寶手的敏感期到來了,包括抓、捏、搖、拽、扯、撕、打。撕紙對於寶寶來說,對練習雙手協調很有好處,同時也可以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寶寶嘩嘩嘩的把一張一張的紙撕開,就會非常有成就感。這時候家長不能進行阻止,爲什麼,就是因爲敏感期。

什麼是敏感期?

我們最常聽說的就是口腔敏感期,0~1歲的孩子,特別喜歡吃手,並且拿什麼東西都愛往嘴裏吃。到底敏感期對於孩子來說有什麼意義?

敏感期,最先是由意大利早起教育專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提出並應用的。什麼是敏感期,敏感期就是兒童在某一時期對某些技能特別敏感,在敏感期內開發智力其效果事半功倍,而錯過敏感期則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嬰幼兒智力發展的各個階段是有次序且不可逾越的;每個孩子都有一項類似的順序,由低向高地跨越智力發展的各個敏感階段。

嬰幼兒早期的發展規律很有些動物類似,比如蝴蝶。母碟通常將卵纏在樹杈中間,幼碟剛出生時必須吃特別嫩的葉子,它怎麼去吃嫩葉子呢?因爲幼碟對光最敏感,所以它一生下來就向着光線最亮的地方爬過去,那梢頭必定是最嫩的葉子。但是當幼碟開始強壯起來,能夠吃粗糙的葉子時,它對光的感覺就完全消失了。這個過程遵循的是它內在的發展規律,沒有任何外力的控制。

撕是孩子手部動作敏感期的外在表現。一般來說1歲左右的寶寶都會有段時期非常喜歡撕紙玩兒,這是受生命內部成長驅動的一個自然階段。隨着孩子的手指靈活度和力量的飛躍性的發展,撕紙能夠讓孩子不斷感受雙手相互對抗的感覺,並通過撕紙這個動作不斷強化自己對手指的操控能力。破壞性的行爲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一種再創造,當孩子新奇地發現通過自己的手能夠完全改變事物的形態,這種創造帶來的成就感會讓孩子樂此不疲。

孩子撕紙、撕書怎麼應對?

寶寶到了8~9個月,1歲的時候,特別喜歡撕紙,家裏的紙巾、報紙、甚至是繪本,寶寶都會撕個便。以往大人們一定會把紙放的高高的孩子根本夠不到,但是最好應對方法是給寶寶準備不同材質的紙張,增加觸覺敏感性;通過“撕、抓、揉、拉、放”等動作,鍛鍊手指的協作能力以及指關節的靈活性;隨着寶寶年齡增長,可以找一些帶有圖畫的紙張,按圖畫邊緣撕紙,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寶寶撕出不同形狀,開發想象力。

而且到了八九個月的時候,你滿心歡喜的準備給他讀繪本,結果他不是撕就是咬,根本注意力不再書上面該怎麼辦?其實寶寶這時候已經開始喜歡書了,咬是因爲口腔敏感期,撕是因爲他們更傾向於用書鍛鍊自己打開書和翻動書頁所需要的手眼技能。

所以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紙練習撕,但是書就不適合用很薄的紙質書,而是最好選擇布書、硬紙板書、泡沫頁書、充氣書等等撕不爛的書,利用這種書讓孩子練習一頁一頁的翻書,是一項很重要的手眼協調技能的學習。

就好比口腔敏感期,孩子喜歡吃手、吃腳,這都是嬰兒對自身的探索和認知。1歲以內的嬰兒處於口脣敏感期,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用嘴巴探索世界,要盡情的讓他吃,讓他啃。過了1歲,不用你制止,讓他吃他可能都不吃了。如果一個寶寶到了兩三歲還經常吃手,那可能是因爲他有其他的心理壓力,這時候需要你多多關注他。

所以孩子喜歡撕紙,就讓他盡情的撕吧,當他掌握了更高的技能,你給他紙讓他撕也不會再撕了。不如給他撕個夠,讓他在最佳的鍛鍊時間,黃金時機做最好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