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從家長做起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從家長做起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從家長做起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其關鍵在於“從父母做起”,而我們許多父母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認識和重視。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良好、有教育性的家庭環境對孩子就是一種幸福。所謂有教育性,就是有目的的一種引導或設計。這裏我講4點:

1、極留心關注孩子(留心關注是最起碼的,漠不關心就談不上親了,但絕不是“全陪”)

複雜的、重大的事業會使熱愛這種事業的人花在家庭上的時間相對少一些,但是,不應由此得出結論,應該完全忘記家庭。恰恰更應該抽出儘可能多的精力極留心地關注孩子的教育,儘可能多的與孩子在一起遊戲、活動、勞動、鍛鍊和交流。教育的本質不限於知識這個層次,還有人和人的關係,個人和社會的關係,以及有這種關係上產生的敬畏和尊重的意識。

孩子一生中前7年接受的教育對成年後人格和觀念的形成至關重要。因爲現在義務教育的年限增長了,所以我認爲可以延長到15年(以後不是不關注,而是再放手一些)。確實在我的一生中和父母交談或和女兒交談最多的都是這段時間發生的事,許多有趣的生活、快樂和興趣常常津津樂道、不厭其煩地反覆講。服從、責任感、秩序感和誠實等一些觀念和品質都是在7歲以前形成的,這期間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孩子一生人格發育的基礎。如果家長認爲孩子應該在學校學會這些是錯誤的。

有的家長認爲孩子還小、不能理解家長的教導,事實並非如此。1歲以內的孩子雖然還不能說話,但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力,而6歲孩子的大腦重量已經達到成人大腦重量的90%,具有了充分的理解力。兩歲前的孩子應該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家長應該教會18個月到兩歲的孩子服從,教導7至10歲的孩子懂得責任、公正和友誼。 家長應該瞭解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不同的敏感期,這意味着孩子在某個時期會更容易掌握某種技能。

關鍵是父母的關注力是不是持之以恆。我們不能把所有責任全推託給時間、工作,雖然這樣做很省事,又能博得同情,但對子女教育的缺憾和原罪感絲毫不可能得到良心的解脫。

2、建立誠摯的情感(真誠是愛的核心表現,要真心相待才能天長地久,這也是一種合作互助的團隊精神)。家庭是感情的第一學校,而且只有在那些具有真誠、溫暖、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的情感家庭裏,纔會有誠摯的氣氛。

如果問我:哪裏最需要父母的智慧、心血和教育藝術?我的回答是:培養和維護家庭成員之間誠摯的愛。如果一有事就大喊大叫、辱罵、抽打、惡狠狠的,有時父母之間的爭吵,以及日常生活的拌嘴、庸俗的口角、個人利益的你爭我奪,都會影響建立深厚的感情。

但是這種愛不是表面上的,不是隨便親吻、甜言蜜語、撒嬌放任、更不是強烈表現自我情感。

很多家長往往容易走極端:要麼嚴得不能再嚴,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設計好的模式發展,稍有不從,就對孩子嚴加管教,其結果並未遂人願(產生逆反心理);要麼愛得不能再愛,對孩子百般遷就,用老百姓的話說:“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正確的家庭教育應是嚴格中包含寬容,寬容中滲透着嚴格,“恩威並重”。在爲孩子創造好必要物質環境的同時,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裏總是有一種沉靜、相互溫存關心的氣氛。不允許爭吵、相互欺負、表現粗暴和漠不關心,而相互幫助要受到鼓勵。友誼和互助體現在一切方面,即在學習、勞動、玩耍和娛樂、文藝活動及體育鍛煉等方面。增強孩子對父母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孩子大一點的話,我覺得要彼此溝通,寫信是一種好方法。因爲文字語言與口頭語言相比,更能給人留有理解的空間、感情的空間和想象的空間,有一種“距離美”。

3、培養樂觀的態度(不要愁,用積極的心態去戰勝困難,有正確的苦樂觀)

在人生的競技場上,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無法替代孩子。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父母用自己愉快的、善交際的性格,用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百折不回的堅強意志和永不言敗的樂觀態度,幫助孩子在進行各種努力之後獲得歡樂、愉快,在無必要時就不限制孩子的自由的願望,培養孩子極大的樂觀精神和對生活的熱愛。既要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幫助他們度過“挫折”的難關,培養他們的耐挫能力。

4、要倡導“不言而教”。陶行知先生當年任育才小學校長的時候,有一個女生在數學考試中少寫了一個小數點,被扣了分,試卷發下來後,她偷偷地添上了那個漏掉的小數點,接着去找陶先生要分。陶先生雖然從墨跡看出了問題,但沒說什麼,他滿足了這個女孩的願望,不過他給那個小數點重重地畫了一個圈。那個女生明白老師的意思,慚愧不已。女生本來是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來找老師的,老師看出了破綻,卻沒有給她難堪,這使她受到強烈的震撼。陶先生用行動——暗含批評和激勵——保護了學生可貴的自尊心。這位女孩長大成材後,仍對這件事難以忘懷,說:“那件事情之後,我才真正下決心用功學習,才下決心做個誠實的人。”這個故事蘊涵着一種教育的方法,即老子主張的“不言而教”。

“不言而教”,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無痕教育”或“不教而教”,就是讓受教育者在沒有意識到被教育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得到教益。孩子在這種教育中不覺得壓抑,能充滿信心地自己去體驗和感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般孩子“不願聽任自己被別人教育,更確切地說,他們不喜歡別人想要教育他們的意圖。”所以,爲了達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做到無痕(潤物細無聲),使孩子願意接受,就要迂迴,換個角度,換種說法,換種做法。試想,陶先生如果當場指出那個女孩的作弊行爲,其結果必然造成女孩的難堪和怨恨,談不上促進孩子自我反省的良好教育效果了。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我們自己就要有樂觀的態度,“等一等”是很有用的。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