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疾病 > 兒童腹痛需考慮哪些疾病

兒童腹痛需考慮哪些疾病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腹痛需考慮哪些疾病?兒童腹痛(abdominal pain)是小兒常見主觀症狀(subjective symptom)之一,引起兒童腹痛的原因很多,多爲腹腔臟器和組織的器質性(organic)或功能性(functional)病變引起。


按腹痛發作的病期可分爲急性與慢性、複發性腹痛(>3個月)。急性腹痛首先要考慮外科急腹症(acute abdomen diseases),常需外科(surgical)治療。慢性腹痛多因內科(medical)疾病(如過敏性紫癜)所致。根據腹痛的部位可區分、判斷病因是屬於腹內疾病還是腹外疾病(如大葉性肺炎、胸膜炎、敗血症、風溼熱等感應性腹痛)。

腹痛的部位多與所在臟器有關,如腸蛔蟲多爲間歇性臍周陣發性絞痛;腹痛位於劍突下可能系胃痛如胃炎、消化性潰瘍;急性闌尾炎腹痛多在右下腹;急性胰腺炎腹痛多在左上腹。右上腹疼痛多爲肝膽疾患所致,可查B超和肝功以尋找原因。腎病綜合徵患兒對肺炎球菌敏感,偶併發原發性腹膜炎。雙腎區疼痛主要見於泌尿系統感染、膽石等。

兒童腹痛需考慮哪些疾病

女童下腹部疼痛應考慮子宮和附件是否有異常,還可請婦科會診。總之,外科性腹痛延誤診治有嚴重後果,甚至可危及生命。腹痛兒童常訴說不清,因此不易準確診斷;且小兒年齡愈小,愈不能準確地表達腹痛性質和部位,新生兒、嬰兒尤其如此,如嬰兒腸痙攣(colic)爲腸壁平滑肌陣發性收縮所致的腹痛,晝夜均可突然發生,表現爲不規則陣發性反覆哭鬧,出汗,面色蒼白,但腹肌張力不高,往往給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故臨牀醫師必須仔細觀察腹痛的客觀症狀、體徵及其演變,及時明確診斷,給予有效的治療。小兒再發性腹痛大多屬於功能性胃腸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徵和腹型偏頭痛(AM),僅5%~10%是由器質性疾病引起。在羅馬Ⅲ診斷標準中AM屬於腹痛相關性功能性胃腸病,而在頭痛病國際分類中,AM列爲可能系偏頭痛前驅症狀的兒童週期性綜合徵。由於AM同屬二大診斷系統,患兒往往無頭痛症狀,臨牀醫師對此病也缺乏足夠的認識,所以診斷較爲困難。

小兒腹痛腹部檢查是重點。視診(inspection)注意患兒的姿勢和腹部形態。觸診(palpation)時,需態度和藹,雙手暖和,動作應輕柔;嬰幼兒可在餵奶時從背面進行檢查。腹痛伴有腹部腫塊,要注意腹腔內或腹膜後的器官和組織由於先天異常、腫瘤、炎症和血腫等各種原因而發生腹部腫塊。叩診(percussion)肝濁音界消失或縮小者,可能爲胃腸穿孔(G-I perforation)。有移動性濁音提示爲腹水(ascites)。鼓音(tympanic sounds)表示腸充氣。聽診(auscultation)聽腸鳴音(peristaltic sounds),正常每分鐘5次左右(5次/分),腸鳴音減弱提示腸麻痹或化膿性腹膜炎;腸鳴音亢進以及聽到氣過水聲(gargling sounds)或金屬音要注意機械性腸梗阻。腹痛可伴發嘔血、便血。

一、腹痛可能的病因

引起小兒腹痛的原因很多,可按發作的急緩分爲急性腹痛和慢性、複發性腹痛。腹痛的急性發作又可區分爲需外科治療的急腹症、內科病及腹外疾病。根據腹痛的部位可區分、判斷病因是屬於腹內疾病還是腹外疾病(全身疾病或外科疾病)(表1、表2)。

兒童腹痛需考慮哪些疾病 第2張

兒童腹痛需考慮哪些疾病 第3張

二、診斷

(一)臨牀資料判斷

1.首先應判斷小兒是否有腹痛

嬰兒尖聲嚎哭可能是劇痛,可試將他抱起,若嚎哭立即停止者,一般可排除劇痛。較大兒童,若腹痛不影響遊戲、食慾、睡眠,不伴面色改變,往往表示腹痛不嚴重;若雙手捧腹或兩腿蜷曲則表示腹痛嚴重。

2.確定腹內疾病還是腹外疾病

腹外疾病除有腹痛外還有其他症狀和體徵,如大葉性肺炎多伴有呼吸道的症狀和體徵;敗血症多有化膿病竈;風溼熱多有心臟、關節以及皮疹等其他症狀。

3.判斷腹痛爲外科性或內科性

一般地說,腹痛離臍部愈遠,則器質性疾病可能性愈大,而疼痛在右側者外科性疾病比左側更爲多見。有以下情況者要多考慮外科性疾病的可能:

(1) 急驟起病、劇痛,特別是疼痛持續超過3小時。

(2) 先有腹痛,後有發熱(如闌尾炎、膽結石繼發感染、出血性小腸炎等)。

(3) 先腹痛,然後頻繁嘔吐,但不腹瀉,尤其伴有便祕、肛門不排氣、腹脹等更提示梗阻性疾病的可能。

(4) 有壓痛及腹肌緊張(往往腹肌緊張超過壓痛)。

(5) 摸到腫塊(mass)。

4.確定腹痛與疾病的關係

急性腹痛起病的部位多是病變器官所在的部位(但也有例外,如急性闌尾炎可開始於臍周或上腹部,以後才移至右下腹),不同部位腹痛與疾病之間有一定關係。

(二)臨牀資料分析

1.病史

(1) 發病年齡:不同年齡小兒的常見腹痛原因各不相同,如新生兒以腸痙攣所致腹痛最爲常見,但可見到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的腸梗阻及胎糞性腹膜炎;嬰兒期以腸炎、腸套疊、嵌頓疝爲多見;在幼兒及兒童則以腸蛔蟲、膽道蛔蟲、腸炎、闌尾炎、潰瘍病、過敏性紫癜等較常見。

(2) 發病時間及發作情況:起病的急緩和腹痛時間的長短,常可提示病因。起病急驟、病程短者要考慮急腹症;起病緩慢,病程長,或急性發作後腹痛斷續發生者,多爲慢性腹痛。但急腹症和慢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例如潰瘍病原屬慢性腹痛,合併穿孔後即爲急腹症。蛔蟲病原爲慢性腹痛,當蛔蟲團完全梗阻時或蛔蟲造成穿孔後即爲急腹症。故對原有慢性腹痛的患兒,如腹痛轉爲持續性痛或突然劇痛,仍應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3) 腹痛的性質:嬰兒腹痛時多表現爲啼哭,煩躁不安,表情痛苦。陣發性劇烈絞痛多見於腸道、膽道蛔蟲、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套疊、過敏性紫癜、尿路結石等。鈍痛多見於腹腔臟器腫脹,如肝脾大,隱痛多見於消化性潰瘍。持續性劇烈腹痛多見於腸胃穿孔及腹膜炎。有時在持續性鈍痛的基礎上發生陣發性絞痛,多提示炎症伴梗阻,如腸蛔蟲伴感染。

(4) 部位:一定部位的腹痛與該處臟器疾病有關,且最先腹痛的部位大多是病變所在部位。不固定性腹痛多見於腸道疾病,某些疾病有特殊的轉移性腹痛,如闌尾炎,疼痛最早可在臍周或上腹,以後轉移至右下腹。

(5) 腹痛的誘因:有些腹痛可通過病史問出誘因,如消化不良、胰腺炎、痢疾等多有過食油膩食物或不潔飲食史。藥物引起的腹痛可查出服藥史。風溼性疾病如過敏性紫癜,多有呼吸道感染史,有時可查出接觸過敏原史。

(6) 腹痛的伴隨症狀

1)發熱:起病即有發熱,提示爲炎症性疾病;病初不發熱,以後發熱者,多爲繼發感染。

2)嘔吐:一般腹內臟器炎症或全身感染引起的嘔吐,多在疾病的早期發生,其嘔吐的次數不多,吐出爲胃內容物。高位腸梗阻者嘔吐出現早;低位腸梗阻嘔吐出現較晚。嘔吐物的性狀與病變部位及性質有關,如幽門以上梗阻嘔吐爲胃內容物;十二指腸壺腹以下梗阻,嘔吐物常帶膽汁;結腸梗阻,嘔吐物帶糞臭;潰瘍病出血,嘔吐物帶血;腸蛔蟲患兒可嘔吐蛔蟲。

3)排便及排氣:出現腹痛後無排糞及排氣,而嘔吐頻繁、腹脹(亦可無腹脹)應考慮不同部位的腸梗阻。個別病例可在排出梗阻以下腸內容後纔出現便祕或不排氣。腹痛伴腹瀉者多爲腸炎。腸套疊可排出果醬樣或深紅色黏液血便。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則排出帶腐肉樣的紅豆湯樣大便。痢疾排膿性黏液便。腹型過敏性紫癜亦有便血,常伴蕁麻疹和雙下肢皮膚對稱性紫癜。

4)黃疸:可見於肝膽炎症或梗阻性疾病。如伴進行性貧血,應考慮溶血性黃疸。

5)泌尿系統症狀:有尿頻、尿急、尿痛,並出現膿尿或血尿,多系泌尿系統感染或結石,如同時有尿流中斷,應考慮膀胱結石。

6)咳嗽和(或)氣促:可見於上呼吸道感染併發腸繫膜淋巴結炎或大葉性肺炎(腹痛通常發生在病變同一側)。心力衰竭時的肝區痛或全腹痛,多同時伴有心累、發紺等表現。

7)關節痛(詳見第十五章第二節“骨關節痛”):急性風溼熱腹痛伴有大關節遊走性疼痛,過敏性紫癜腹痛可伴有關節腫脹及疼痛。

2.體格檢查

(1) 患兒面容及表情:感染中毒或水電解質紊亂的患兒可有精神委靡。煩躁不安、輾轉不寧者多見於寄生蟲病或胃腸梗阻。強迫體位或移動體位時疼痛轉劇,提示有腹膜受累,如闌尾炎、腹膜炎等。

(2) 體溫:體溫升高者多爲炎症所致,其中闌尾炎時體溫常輕至中度上升,闌尾穿孔後體溫可明顯升高。體溫高伴呼吸急促者可能是肺炎、胸膜炎。

(3) 咽部檢查:上呼吸道感染合併腸繫膜淋巴結炎時,咽部有充血性炎性反應。

(4) 胸部檢查:注意有無大葉性肺炎、胸膜炎、心力衰竭等疾患的胸部體徵。

(5) 腹部檢查:小兒腹痛時腹部檢查是重點,應仔細而耐心地進行檢查,動作應輕柔。

1)視診:注意患兒的姿勢和腹部形態。腹式呼吸受限表示腹內炎症,見於腹膜炎。全腹脹可能爲低位腸梗阻、腸麻痹和瀰漫性腹膜炎,腸麻痹常同時見到腸型。高位腸梗阻可有上腹膨隆。中上腹脹滿見於急性胃擴張。右上腹梨形包塊,並隨呼吸上下移動,常爲腫大的膽囊。不規則固定包塊見於腹膜結核或腫瘤。包塊部位可移動者見於蛔蟲性腸梗阻。

2)觸診:觸診小兒腹部時,需態度和藹,雙手暖和,以消除小兒恐懼心理所造成的人爲緊張。嬰幼兒可在餵奶時從背面進行檢查,對極不合作的小兒可於入睡後或用鎮靜劑後再進行檢查。檢查時使患兒平臥,雙腿屈曲,檢查應先從非痛區開始,逐步移向疼痛部位,先輕摸腹壁,注意有無過度敏感區(常爲病變所在部位),如無痛苦加劇,再作深層觸診。檢查時左右上下對比,確定腹痛的部位、範圍、程度。比較腹痛劇烈與緩解時有無不同,比較淺層、中層或深層有無不同,以確定病變的深度。如腹部平坦、腹肌柔軟、無壓痛及反跳痛,或壓迫後腹痛可減輕,則系內科性腹痛,如腸蛔蟲等。反之,如腹部膨脹,腹肌緊張,有壓痛(特別是固定性壓痛),多提示疼痛部位即病變部位,如同時合併全腹反跳痛,則多系腹膜炎症,如全腹膜炎。嬰幼兒(特別是營養不良兒)的某些外科疾病的早期,如腸蛔蟲症並穿孔,腹部仍可柔軟,並無肌緊張和反跳痛,故應追蹤觀察體徵的變化。腹痛伴包塊者見於炎性包塊、腸套疊、腫瘤(右上腹包塊多見於肝母細胞瘤、右下腹包塊多見於淋巴瘤、一側季肋部巨大包塊多見於腎母細胞瘤,一側腹部肚臍旁包塊多見於神經母細胞瘤)等。

3)叩診:肝濁音界消失或縮小者,可能爲胃腸穿孔。有轉移性濁音提示爲腹水。鼓音表示腸充氣。

4)聽診:主要聽診腸鳴音,正常每分鐘五次左右,腸鳴音減弱提示腸麻痹或化膿性腹膜炎;腸鳴音亢進以及聽到氣過水聲或金屬音要注意機械性腸梗阻。

(6) 肛門及腹股溝檢查:懷疑闌尾炎、腹膜炎、腸套疊、卵巢腫瘤或囊腫扭轉時,應作肛門檢查及雙合診檢查。注意腹股溝區是否存在有疝,是直疝抑或是斜疝,有否嵌頓。

(7) 其他體徵:應注意有無皮膚紫癜、瘀斑、黃疸、貧血。檢查心肺、神經系統有無異常體徵(卟啉病者肌無力)和脊柱畸形(結核、腫瘤、損傷等若壓迫神經可產生腹痛)等,還要注意有無休克的表現(中毒或內出血、管狀器官穿孔,腸、睾丸、有蒂腫瘤或囊腫的扭轉)。

3.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1) 一般檢查:白細胞計數和分類計數、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對炎症引起的腹痛的診斷有較大幫助;大便常規檢查及隱血試驗有助於腸內感染和腸套疊及消化道潰瘍的診斷;糞便寄生蟲檢查可以確立腸道寄生蟲病的診斷。尿常規可確定有無泌尿系統損害。

(2) 特殊檢查:腹部正側位、臥位X線片,CT對外科急腹症特別有用,常能明確腸梗阻、腸穿孔、腹膜炎等的診斷;腹部B超檢查對腸繫膜淋巴結炎、闌尾炎、胰腺炎、膽囊炎及膽道結石、膽道蛔蟲、腸套疊、泌尿道結石、腫瘤(肝臟及腎臟腫瘤、神經母細胞瘤、卵巢腫瘤)以及子宮及附件炎症、腫瘤有助;胃鏡檢查可證實消化道潰瘍、憩室、息肉等診斷;空氣或鋇劑灌腸可證實腸套疊診斷;腸鏡檢查可診斷結腸息肉等。PPD試驗對結核診斷有助。疑爲胰腺炎時,應測定血和尿的澱粉酶及脂肪酶。伴黃疸者肝功能檢查、尿三膽及尿血紅蛋白、溶血全套檢查可有助於明確黃疸的性質。

三、鑑別診斷

(一)急性外科性腹痛(急腹症)

1.腸蛔蟲

兒童腹痛以腸蛔蟲居多,此時多爲間歇性臍周陣發性絞痛,不痛時腹部柔軟,不拒按。蛔蟲鑽入膽道,引起膽總管括約肌痙攣,患兒發生上腹陣發性絞痛,伴噁心(nausea)、嘔吐(vomiting),吐出膽汁或蛔蟲,可診斷爲膽道蛔蟲症(biliary ascariasis)。

2.膽道蛔蟲症

由於蛔蟲鑽入膽道,引起膽總管括約肌痙攣,發生絞痛,患兒常感上腹隱痛,陣發性加劇,劇痛時坐臥不安,甚或在牀上翻滾。劇痛時多伴噁心、嘔吐,吐出膽汁或蛔蟲。少數病例有膽道繼發感染,部分蛔蟲鑽入肝臟或蛔蟲分泌抗凝素和溶血素引起肝竈性壞死,從而形成肝膿腫。體檢劍突下有固定深壓痛,無肌緊張,併發膽道感染或劇痛時,劍突下有明顯肌緊張。腹部B超檢查膽道擴張,內有雙光帶或多光帶回聲,爲膽道蛔蟲的特有圖像,此檢查無創、簡便、快速,可作爲膽道蛔蟲症診斷的首選。

絕大多數病例可採用非手術療法。目前認爲膽道內的活蛔蟲是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療的關鍵爲早期應用恰當的驅蟲藥,併發膽道感染或肝膿腫時,應使用肝膽內濃度較高的抗生素。蛔蟲性腹膜炎常表現不典型。

3.內臟幼蟲移行症

犬弓首線蟲感染又稱犬弓蛔蟲病(toxocariasis),當土壤中犬弓蛔蟲感染期蟲卵(胚胎卵)被小狗吞食後,可孵化成蚴蟲,經過肝、肺後,到小腸可發育成成蟲。但人食入胚胎卵後不能發育成成蟲,而發生蚴蟲組織內移行,稱內臟幼蟲移行症。此時有發熱、肝大、肺部症狀(咳嗽、哮喘)、淋巴結腫大。血中長期持續嗜酸性粒細胞增高(hyper-eosinophilia)。少數病例發生腦膜炎樣表現及反覆癲癇發作。及時作血清特異抗體檢測,滴度>1:80可確診。確診後用阿苯噠唑,因吸收好、血中濃度高,對內臟移行症療效好,但它不易通過血-腦屏障,有時對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療效不滿意。故重在預防。必要時改用噻苯唑(thiabendazole)和潑尼鬆。

4. 急性闌尾炎

典型急性闌尾炎起病時,常先有噁心與嘔吐,腹痛多位於臍周或上腹部,6~12小時後轉移到右下腹。多爲持續性鈍痛,並間以較劇烈的陣痛。可有便祕或腹瀉。需警惕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同時合併闌尾炎。隨後伴有發熱,白細胞增高。腹部檢查顯示右下腹麥氏點(McBurney’s point)有明顯壓痛,並伴肌緊張(tonicity of abdominal muscle)或強直(hardness)、壓痛及反跳痛(tenderness,rebounding pain),應注意嬰兒腹肌緊張可不明顯。小兒闌尾炎多不典型,發展快,有時闌尾穿孔引起腹膜炎(peritonitis)時才診斷出來。因此凡遇腹肌強直,壓痛,反跳痛,腸鳴(bowel sounds)減弱時,要高度懷疑腹膜炎,並尋找原因。肛指檢查示直腸右側疼痛。嬰兒患者臨牀表現常不典型,必須反覆多次檢查,嚴密動態觀察,纔不致貽誤診斷(misdiagnosis)。未確診前忌用瀉劑及鎮痛劑。血象白細胞增高,常在(10~15)×109/L之間,中性粒細胞增高,常可達0.8~0.95,但體弱兒可無反應。腹部B超檢查快速、簡便,對闌尾炎診斷的準確率可達80%~90%左右,急性闌尾炎B超可見闌尾體積增大,管壁增厚,橫切面呈同心圓徵,縱切面呈蚯蚓或手指狀;化膿性闌尾炎B超可見除闌尾體積增大及管壁增厚外,闌尾內尚可見積液和腸石的強回聲,闌尾周圍有帶狀無回聲區;闌尾周圍膿腫B超顯示闌尾區邊界模糊,內部出現低迴聲,形態不規則,出現回聲分佈不均勻的混合型包塊。蛔蟲性闌尾炎臨牀表現與急性闌尾炎相同,但病情發展更快,應及時手術治療。

本病需與腸繫膜淋巴結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鑑別,後者常伴有扁桃體炎或咽峽炎,體溫較高,腹部侷限性壓痛不明顯、腹部B超、CT顯示腸繫膜淋巴結增大。但需警惕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同時合併闌尾炎。

此外,尚需除外大葉性肺炎。因大葉性肺炎亦常常有腹痛,此時常有咳嗽、氣促等呼吸道症狀,體溫較高,年長兒可吐鐵鏽色痰,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一般較高,並可有中毒顆粒。胸部透視於發病24小時後常可顯示病變。

5.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急性淺表性、糜爛性胃炎(superficial erosive gastritis)是成人常見多發病,具有遺傳易感性,因胃十二指腸黏膜有損害作用的侵襲因素與胃十二指腸黏膜自身防禦因素之間失平衡而發病。小兒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以新生兒及年長兒爲多。新生兒及幼兒胃潰瘍爲多,年長兒主要爲十二指腸潰瘍,小兒時期平均發病率十二指腸潰瘍較胃潰瘍約多3~5倍,男孩較女孩爲多。

臨牀一般10歲以下小兒表現不典型,10歲以上年長兒,可有典型臨牀表現。新生兒和小嬰兒的潰瘍多爲繼發性應激性潰瘍,發病急,早期常無特徵性表現,且常被原發病所掩蓋,主要表現爲哭鬧、拒食,很快發生嘔吐、嘔血及便血甚至穿孔合併腹膜炎、休克方就診。幼兒主要症狀爲反覆臍周疼痛、時間不固定、進食後常加重,伴食慾減退,或反覆嘔吐爲主要表現。年長兒的臨牀表現與成人相似,訴上腹部疼痛,胃潰瘍大多在進食後疼,十二指腸潰瘍大多在進食前和夜間疼痛(飢餓痛),進食後常可緩解;伴幽門痙攣時有嘔吐、噯氣和便祕;有潰瘍出血時可嘔血、血便;伴潰瘍穿孔時科出現急腹症甚至休克。

體格檢查時可發現劍突下有壓痛。輔助檢查:有潰瘍出血時可有貧血,如爲長期小量出血可出現缺鐵性貧血,紅細胞呈小細胞低色素。大便隱血試驗可陽性。過去多用鋇餐(barium meal)X線胃腸系列攝片確診消化性潰瘍,但兒童時期因十二指腸球部位置深而固定,潰瘍多在球后壁,正側位較難看到,發現典型的潰瘍龕影者爲數不多,大多數X線檢查發現爲胃滯留增多或胃蠕動增強,幽門痙攣、梗阻,十二指腸球部充盈欠佳、黏膜粗糙紊亂等間接徵象。

目前國內外對小兒已廣泛應用胃、十二指腸纖維內鏡(fiberoptic endoscope)檢查,可直接發現潰瘍及做幽門螺桿菌(HP)快速檢查,比X線鋇餐檢查的診斷率高且可靠,尤其是對胃潰瘍,內鏡檢出率爲95%以上(X線檢查僅50%),但對疑有穿孔者應禁忌。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兒,應儘可能在24~48小時內行緊急內鏡檢查,且可進行局部止血治療。

近年來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其定爲Ⅰ類致癌原,根除HP可緩解部分臨牀症狀,明顯減少十二指腸潰瘍的復發。HP檢測有以下幾種方法:①檢查患兒血中HP抗體:HP感染後,患兒機體中可出現相應的抗體,但由於HP感染後誘導產生的抗體會長期存在體內,且根除HP治療後半年以上抗體水平纔會下降。因此,HP抗體陽性只能反應HP感染的歷史,而不能反應HP感染的當前狀況。故HP抗體主要用於流行病學調查,瞭解人羣HP感染率,臨牀診斷價值有限,不推薦使用。②胃鏡檢查結合快速尿素酶試驗:原理爲胃活檢標本中的如有HP存在,可產生尿素酶水解試劑中的尿素產生NH4+,通過pH指示劑或奈氏試劑的呈色化學反應檢出NH4+的存在,進而間接判斷HP的存在。本法簡便、快速,但因爲HP在胃內多呈竈狀分佈,取材具有片面性,易出現假陰性,有時也會出現假陽性,僅僅在胃鏡檢查患者推薦使用。③碳呼氣試驗:該法靈敏度、檢出率及符合率均高且無創,是目前公認的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最佳方法,尤其適用於抗幽門桿菌治療後需複查的患者。

治療方案的選擇:①一般治療,飲食指導。②藥物治療:抑酸藥;胃黏膜保護劑;抗Hp治療。③合併出血根據出血量可補液或輸血支持。選擇用藥:①抑酸藥:如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等。②止血藥。③胃黏膜保護劑:如鉍劑、硫糖鋁等。④抗HP治療:PPI加兩種抗生素首選。

併發症的治療:①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有慢性、週期性、規律性上腹疼痛。有嘔血和(或)黑便。胃鏡檢查確診爲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且僅需藥物治療者。②胃潰瘍合併出血:有慢性、週期性、規律性上腹疼痛;有嘔血和(或)黑便;胃鏡檢查確診爲胃潰瘍出血,且僅需藥物治療者。

6.急性胰腺炎

成人胰腺炎的誘因有膽道疾病(急性及慢性膽囊炎及膽道結石、膽道蛔蟲)、暴飲暴食及大量飲酒、胰管阻塞等,小兒胰腺炎較成人少見,往往找不到確切原因,或爲急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與胰腺炎發病有關的藥物較多,包括腎上腺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劑、硫唑嘌呤、抗生素(四環素、磺胺)、抗癲癇藥及抗精神疾病藥物(丙戊酸、氯氮平、奧氮平)、抗病毒藥(拉米夫定、司他夫定、去羥肌苷)、降脂藥(辛伐他汀、依澤替米貝)及抗炎藥塞來昔布等。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在用含糖皮質激素、蒽環類藥物及門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聯合化療後可合併急性胰腺炎甚至壞死性胰腺炎。小兒胰腺炎還可見於急性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柯薩奇病毒感染及肺炎支原體感染之後。

小兒胰腺炎腹痛多在左上腹,呈持續性劇痛,陣發性加劇,伴有發熱。體徵可有全腹壓痛,以劍突(xyphoid process)下爲明顯,壓痛若在劍突下偏左則更爲典型。肌緊張常不明顯。除腹痛外,常伴有噁心、嘔吐、腹脹、發熱。應注意嬰幼兒的急性胰腺炎腹部體徵不明顯,主要表現爲煩躁不安、面色差、腹脹及嘔吐。

輔助檢查:

①澱粉酶:發病後6~12小時測定血清澱粉酶(amylase, AMY)可升高(>120U/L),三天後降至正常(正常值20~120U/L)。尿澱粉酶於發病後12~24小時開始增高,下降較慢,大於900U/L有診斷價值。由於正常人血澱粉酶包括唾液型澱粉酶(S-am)及胰腺型澱粉酶(P-am),因此對血澱粉酶增高的患兒可進一步測定同工酶,如P-am升高爲胰腺炎,而S-am升高則爲腮腺疾病。胰腺炎患兒血澱粉酶/肌酐比例(AMY/Cr)升高> 8.3~53.8。

②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僅存在於胰腺,在急性胰腺炎時血脂肪酶顯著升高,其特異性高於澱粉酶,但血清脂肪酶升高晚於澱粉酶,一般在發病後24~72小時升高,持續7~10天。

③血生化檢查:部分患兒可有血糖顯著升高,膽紅素、血清轉氨酶、乳酸脫氫酶和鹼性磷酸酶也可一過性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及嚴重低鈣血癥提示預後不良。

④腹部超聲檢查:可作爲常規初篩檢查,急性胰腺炎可見胰腺增大、胰腺內及周圍回聲增強、胰腺導管擴張,如發現膽道結石及蛔蟲提示胰腺炎爲膽源性。B超還可發現腹水,對胰腺炎後期局部併發症如胰腺膿腫及胰腺假性囊腫也有診斷價值。需注意的是,患兒常有腹部脹氣影響了B超對胰腺的觀察,限制了B超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以及水腫型與壞死型的鑑別診斷。

⑤影像學檢查:腹部平片鄰近胰腺的十二指腸或小腸可出現節段性擴張(哨兵袢徵)、橫結腸痙攣而其鄰近結腸擴張(結腸切割徵)爲胰腺炎間接徵象,胰腺區見到液-氣平面則提示胰腺膿腫,還可見到小腸擴張及階梯型液平(麻痹性腸梗阻)。

腹部CT檢查: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鑑別診斷、評估胰腺炎的嚴重程度具有重要價值。腹部CT可見胰腺增大、胰腺內低密度區、胰腺周圍脂肪炎症改變、胰腺內及胰周積液(無囊壁包裹)甚至積氣。CT檢查尚可發現後期局部併發症如胰腺膿腫及胰腺假性囊腫。腹部增強CT檢查是目前診斷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的最好方法,胰腺壞死竈在造影劑增強的動脈期無增強顯影,與周圍無壞死胰腺形成鮮明對照,起病後3天行此檢查具有確診意義。小兒胰腺炎大部分臨牀較輕,符合水腫型,多數預後好;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較少,多見於白血病患兒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蒽環類藥物及門多酰胺酶聯合化療後,多器官功能衰竭。

嬰幼兒的急性胰腺炎腹部症狀不明顯,可表現爲急性嚴重全身症狀和胰性腦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症狀。由於胰蛋白酶等消化酶反流入血,致引起全身臟器(包括腦)廣泛損害,病變的胰腺還可產生多種物質和血管活性物質,因而引起微循環障礙,發生中毒性休克、腦病,以及急性肺、心、腎、肝功能障礙、消化道出血、水電解質平衡紊亂、腹腔感染甚至敗血症。胰性腦病時,腦組織有中毒、水腫、脫髓鞘改變,臨牀有驚厥、昏迷,常因呼吸衰竭致死。

7.慢性胰腺炎

有反覆發作特點,臨牀以腹痛爲突出表現,腹痛位於中上腹及左上腹,疼痛輕重不一,輕者表現爲隱痛、鈍痛,重者表現爲劇痛鑽痛,可伴有噁心及嘔吐。疼痛病初可爲間歇性,隨着病情加重可爲持續性疼痛。可伴有消化不良的表現,如腹脹、食慾缺乏、厭油,還可出現脂肪瀉並伴有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如有胰島功能受損可出現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胰腺炎,約佔慢性胰腺炎的5%,胰腺病理可見大量淋巴漿細胞浸潤及胰腺纖維化。臨牀以胰腺腫大、免疫學指標異常(血清球蛋白水平升高,尤其是血清IgG4升高)、特徵的影像學改變,並有自身抗體存在,激素治療具有良好反應、有效爲主要特點。

8. 腸梗阻

患兒腹痛伴嘔吐、不排便及腹脹,需注意腸梗阻。內科性腸梗阻主要是中毒性腸麻痹或低鉀血癥。外科性機械性腸梗阻有消化道畸形(如小腸狹窄、閉鎖、扭轉、重複畸形、肛門閉鎖等),腸蛔蟲腸梗阻、嵌頓疝、腸套疊等。食管、胃畸形多以嘔吐爲主。完全性機械性腸梗阻的患兒有陣發性腹痛或哭鬧。不完全性機械性腸梗阻的腹痛可反覆發生,呈陣發性而不劇烈。絞窄性腸梗阻時,患兒可有陣發性劇烈腹痛或陣發哭鬧。通過問病史、體檢(特別是腹部視、觸、叩、聽診),結合腹部平片,B超乃至CT檢查,不難明確診斷。有懷疑外科腹時宜早請兒外科醫師會診,有手術指徵(operation indications)時早行手術治療。

9.蛔蟲腸梗阻

常因驅蟲不當或藥物劑量不足致使蛔蟲扭結成團,並刺激腸壁引起腸痙攣所致。以不完全性腸梗阻較爲多見。臨牀症狀爲陣發性腹痛,時常有吐蛔蟲史,便祕、無肛門排氣、腹脹、可見腸型,若腹軟,常捫及大小不一,部位不定的條索狀包塊,無明顯壓痛。X線腹部素片見腸內蛔蟲陰影,伴有完全或不完全腸梗阻之X線表現。

10.先天性腸旋轉不良

新生兒期膽汁性嘔吐突出,可出現腹部膨脹、腸鳴音減弱,腸梗阻急腹症表現。

11. 腸套疊

腸套疊是嬰兒時期最常見的急腹症,多見於一歲以下的嬰兒,尤以4~10個月常見。腸套疊可發生於結腸或小腸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回-結腸(即迴腸末端套入結腸)最爲多見(約佔85%)。臨牀表現爲陣發性腹痛,起病急,患兒突然哭吵不安,面色蒼白,腹痛緩解期間可安靜,如此反覆發作,每次發作持續約10~15分鐘,間隔15分鐘到12小時後再次發作。腹痛發作後即有嘔吐,嘔吐物先爲奶塊,後帶膽汁(bile),患兒常拒食。

一般在起病後6~12小時內出現果醬樣黏液血便。部分患兒雖未排血便,但肛門指檢時,手套上可染有帶血的糞便。早期腹部柔軟,在右上腹可觸及臘腸樣或香蕉樣腫塊(mass),有彈性,可有輕度壓痛。晚期病例多套疊部分較長,腫塊可橫貫腹部,但腹部檢查時往往由於腹脹嚴重和腹肌緊張,觸及腫塊。發病後超過48小時可併發腸壞死,繼發性化膿性腹膜炎,乃至休克。採用空氣或鋇劑灌腸X線片顯示空氣或鋇劑到達腸套疊的頭部突然受阻,並在其前端出現典型的杯口或鉗狀陰影。在發病24小時內,可於空氣或鋇劑灌腸X線檢查時復位。若復位失敗宜採用手術療法。

總之,內科性腹痛一般對阿托品類藥物反應良好。腸麻痹要慎用新斯的明以免促發腸穿孔。腹痛原因不明尤其疑爲外科腹時宜作剖腹探查,及時手術解決問題。腹痛伴嘔血或便血時要作好鑑別診斷,對症處理。

12.急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可分爲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前者腹腔內無感染竈,後者則繼發於腹腔內臟器破裂或穿孔或竈性感染蔓延所致。蛔蟲性腹膜炎雖也是繼發性腹膜炎,但常呈亞急性經過,與一般腹膜炎不同。腹膜的面積幾乎等於全身皮膚的面積,故瀰漫性腹膜炎發生後,滲出液多,大量有毒物質被吸收,造成嚴重的全身中毒症狀,一般情況較危重。

(1) 原發性腹膜炎:病原菌以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爲最常見,大多爲血行感染,也可經淋巴管、胃腸道或女性生殖道而感染。過去本病常爲腎病的併發症,近年來已較少見。本病多見於2~6歲小兒,女性較多,常有腎病、上呼吸道感染、外陰炎或尿道炎等病史。臨牀起病急、滿腹劇烈持續性疼痛伴嘔吐,高熱,神志模糊,面色蒼白,肢端發紺,反應遲鈍。腹部檢查可見腹部膨隆,全腹壓痛及肌肉緊張。化驗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中性分葉核細胞多在0.9以上。本病先用非手術治療,首選青黴素,也可用大劑量廣譜抗生素,積極支持療法。手術療法主要爲腹腔引流。

(2) 繼發性腹膜炎:多繼發於壞疽性闌尾炎、化膿性膽道感染並穿孔、絞窄性腸梗阻伴腸壁壞死、消化道潰瘍穿孔、出血性小腸炎伴腸穿孔及胰腺炎。診斷主要根據原發疾病和繼發的腹膜炎的表現。繼發性腹膜炎的症狀、體徵與原發性腹膜炎相同。治療原則是治療原發疾病的同時採取腹腔引流。

(3) 蛔蟲性腹膜炎:係指蛔蟲鑽入腹腔所引起的亞急性腹膜炎,多見於幼兒或學齡前兒童。多因闌尾尖端穿孔,由於穿孔小,腸內容物溢出少,僅由於鑽入腹腔的活蛔蟲的刺激及少量細菌污染,使腹腔發生漿液炎性滲出,故腹膜炎表現可不典型,常僅表現進行性腹脹。腹痛亦常不嚴重。

(二)內科性腹痛

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鉤蟲、蟯蟲、薑片蟲、絛蟲等腸道寄生蟲病以及肝,肺、血吸蟲病,均常引起腹痛,診斷可根據腹痛等臨牀表現、流行病學史及糞便蟲卵檢查結果。經過驅蟲治療後,腹痛常消失。

1.嬰兒腸絞痛

多發生於3個月以下的嬰兒。餵養不當、食物過敏以及中樞神經發育不完善被認爲是與本病有關的因素。局部腸道痙攣,致使發生急性排氣障礙是發生絞痛的病理基礎。其主要特點爲多數於新生兒期第三週起病,3個月後自愈,男女無明顯差別。典型者陣發性劇烈啼哭,入夜(下午6時)後開始,劇烈啼哭時面頰發紅,口脣蒼白,腹部緊張,兩下肢蜷曲,腳冷,雙手握拳,持續約5分鐘左右,然後乏力入睡,但不久再次發作,如此反覆可持續4小時。輕型者僅晚間表現煩躁不安。本病應與腸套疊相鑑別。處理要點爲避免進冷食,餵奶後輕拍背噯氣。發作時用肥皂塞進肛門,使之放屁,或用少量肥皂水灌腸,或腹部熱敷或置小兒於俯臥位。必要時酌情給予阿托品或苯巴比妥口服。需注意本病應除外器質性病變。

2.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又稱急性壞死性小腸炎或節段性小腸炎。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係一種變態反應,或與感染(患者糞便中易分離出產氣莢膜桿菌),蛔蟲、飲食有關,可呈散發流行。部分病勢兇險,故早期診斷,及時處理十分重要。多見於3~12歲小兒,以農村小兒較多,新生兒及成人也有發病。臨牀可分一般表現及重型症狀。前者常以急性腹痛起病,部位多在臍周,按壓可稍緩解,或同時伴有便血;重者絞痛拒按,檢查時上腹中部明顯壓痛。亦有反跳痛,偶有肌衛。病情好轉後,腹痛仍可持續數天。便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狀之一,大便呈棕褐色,或似赤豆湯樣,量多少不等,多於腹痛當天及第二天出現。半數以上患兒有不同程度發熱、嘔吐及腹瀉。重型患者迅速出現休克,嚴重者出現麻痹性腸梗阻。病程中應注意腸穿孔及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化驗多數患兒白細胞計數增多,可高達30×109/L,中性粒細胞明顯核左移,可有中毒顆粒。腹部X線片見胃囊擴大多十二指腸擴大,空、回、結腸充氣,腹壁脂肪線消失,並可見到大小不等的液平面。腸腔充氣,以空腸爲多見。處理原則是及時對症治療及嚴密觀察。當休克經內科治療無好轉,或腹脹逐漸加重並出現腸梗阻症狀,抑或出現腸穿孔及腹膜炎體徵時,則應採取手術治療。

3.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發病常與窒息、呼吸窘迫綜合徵或經臍血管換血,腸道缺血和缺氧,高滲奶液餵養及細菌感染等因素有密切關係。多發生在出生兩週內的新生兒,尤多見於低出生體重兒。臨牀表現除可有年長兒的症狀外,嚴重者可體溫不升、嗜睡、蒼白、呼吸暫停等,可併發敗血症、腸穿孔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4.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

爲迴腸末端集合淋巴結之炎症,多見於學齡兒童。常先有或同時有發熱,上呼吸道感染或腸炎等表現。以後出現右下腹或臍周持續性或間歇性鈍痛,但可無固定性壓痛,或壓痛範圍較大且稍近臍部,無肌緊張或輕微肌緊張,少數可捫及腫大之淋巴結。本病腹痛較闌尾炎輕,常於短期內緩解或消失,病情發展亦稍慢,多不發展爲腹膜炎。白細胞計數的增加亦不顯著。腹部B超檢查可見腸繫膜淋巴結腫大。需注意本病臨牀易誤診爲闌尾炎,於手術時方證實診斷,急性闌尾炎時腸繫膜淋巴結亦常腫大,系繼發感染所致,應注意鑑別。

5.腹型過敏性紫癜

本病多見於學齡兒童,約50%病例有消化道症狀,如突然發作腹痛,呈陣發性絞痛,以臍部及臍周爲主,常伴有噁心、嘔吐或便血。腹部體檢常無異常發現,多數腹部軟、臍周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腹痛劇烈而體徵輕微是本病特徵。如發現雙下肢皮膚有對稱性紫癜可確診,如無皮膚紫癜則診斷困難。需注意本病常誤診爲腸套疊、腸梗阻、闌尾炎,而本病又常合併腸套疊、腸梗阻、闌尾炎。本病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常迅速緩解。

6.腹型風溼熱

小兒風溼病可累及腹膜、腸管,發生風溼性血管炎或侷限性腹膜炎,故而出現腹痛,有時腹痛系因肝大、胸膜炎或心包炎反射所致。腹痛的部位和輕重不一,壓痛亦不固定,無腹肌緊張,或很輕微,常同時伴發熱及其他風溼熱表現,抗風溼治療後腹痛很快消失。

7.腹型偏頭痛

多爲年長兒。表現爲慢性反覆性腹痛,輕重不一,腹痛持續的時間長短不一,可時發時止,多位於臍周或上腹部,常伴頭痛、嘔吐,但無特殊腹部體徵。腹痛發作期間腦電圖有非特異性異常波型。

8.急性間歇性卟啉病

本病是肝性卟啉症之一種,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某些物,如磺胺、巴比妥類可誘發此病。其次,進食過少、感染、飲酒、激素(特別是類固醇)均可促使發作。發作時常有腹絞痛、便祕、嘔吐和因外周神經障礙而導致四肢軟弱,以致產生弛緩性癱瘓。偶見呼吸肌麻痹而致死。其他表現尚有自主神經損害及精神症狀,不到10%的病例有貧血表現。腹痛發作時尿呈紅色,或經陽光照射後轉爲紅色或醬油色。尿中檢查出卟啉原(紫質原)與尿卟啉(尿紫質,porphyrin)即可確診。雜合子可通過尿卟啉Ⅰ(URO-Ⅰ,SyN)活性測定檢出,純合子不能存活。

9.迴腸遠端憩室

又稱梅克爾憩室(Meckel),系卵黃管的腸端未閉所致,在正常人羣中的發生率爲2%~4%,男性發生率爲女性2倍,大多數人無任何症狀,但有8%~22%病例可發生各種併發症,可在任何年齡出現臨牀症狀,其中48%~60%發生於2歲以內。梅克爾憩室多位於距迴盲瓣100cm以內的迴腸上,長度在1~10cm之間,盲端遊離於腹腔內,組織結構與迴腸相同,但肌層較薄。約50%的憩室內有迷生組織,如胃黏膜(80%)、胰腺組織(5%)、空腸黏膜、十二指腸黏膜、結腸黏膜等。憩室可因迷生的胃黏膜和胰腺組織分泌消化液,損傷腸黏膜而引起潰瘍、出血及穿孔;也可因糞塊、異物、寄生蟲而發生急性炎症、壞死及穿孔;可因扭轉、套疊、疝入、壓迫、粘連而引起各種急性腸梗阻。

本病大多無症狀,出現併發症時呈現不同臨牀表現:①憩室炎(15%),此時常出現右下腹疼痛,進食後不能緩解,腹部有壓痛,壓痛點多在闌尾壓痛點的內上方,接近臍部,同時常伴有嘔吐及發熱。②便血(30%),常爲無痛性或輕微腹痛而大量便血,可引起失血性貧血。③腸梗阻(25%):除腹痛外尚伴嘔吐、腹脹、不排大便。④憩室穿孔(15%):出現劇烈腹痛及腹膜炎表現。

鍀-99m(99mTc)核素檢查診斷梅克爾憩室準確率可達70%~80%。99mTc可被胃黏膜壁層細胞攝取,故當憩室壁層含有胃黏膜伴有出血的病例,腹部掃描可顯示右下腹放射性濃集區,從而明確診斷。但需注意當胃黏膜因炎症而被破壞時,可出現假陰性。此外,腸道血管瘤、腹主動脈瘤、淋巴瘤、腎盂積水、小腸的消化性潰瘍、腸息肉、小腸套疊等疾病,均可出現假陽性。因此,必須結合臨牀進行分析、鑑別。新近發展的99mTc標記紅細胞腹部掃描檢查,能夠檢測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從而推測其出血原因,提示手術指徵,有臨牀實用價值。

10.尿路結石

小兒以膀胱結石的腹痛常見,年齡較大的小兒可訴說腹股溝區或下腹部疼痛,嬰幼兒則表現爲哭鬧、煩躁不安,甚至面色蒼白、出冷汗。膀胱結石還常有排尿困難及排尿時疼痛,此時患兒異常痛苦,常用手牽拉陰莖,有時可出現排尿時尿流突然中斷,需變換體位才能繼續排尿。小便常規檢查可見紅細胞增多,如伴有感染可有白細胞增多。泌尿系B超檢查可發現膀胱內呈強回聲的結石,腹部X線片可發現不透光的結石。

四、治療

(一)病因治療

一旦腹痛的病因確定後,即可根據不同病因分別予以治療。急性闌尾炎凡發病在12小時內者,多采用大劑量抗生素療法,經非手術治療症狀未改善,或疑有闌尾穿孔引起腹膜炎者,宜早進行手術。

(二)對症療法

對內科性功能性腹痛給予解痙劑,如顛茄合劑、阿托品、溴丙胺太林等。未確診前忌用嗎啡等止痛劑。

1.消化性潰瘍治療

一旦診斷酸相關性疾病,應立即給正規抗酸療法。

用西咪替丁[cimetidine,0.2g,或者10~20mg/(kg·d),2次/天]、雷尼替丁[ranitidine,0.15g, 或5~10mg /(kg·d),2次/天],法莫替丁[famotidine,20mg, 或1mg/(kg·d),2次/天],或羅沙替丁(roxatidine,75mg/d),尼扎替丁(nizatidine 0.15g/d) 8周療程後,大多能獲痊癒,複發率低,很少發生穿孔。重者加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奧美拉唑[ omeprazole,mmps,20mg, 或0.7~1mg /(kg·d),2次/天,14天],或用同類藥蘭索拉唑[lansoprazole,30mg/d, 或1mg/(kg·d)],泮托拉唑(pantoprazole,40mg/d),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20mg/d,1.5mg/(kg·d) ],雷貝拉唑(rabeprazole, 10mg/d),perprazole, leminorazone irsogradine等。1988年PPI奧美拉唑成功上市, 消化性潰瘍的治療從此被徹底改變,成爲20世紀胃腸病學研究的里程碑, 2000年埃索美拉唑上市,成爲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用藥。

2. 幽門螺桿菌(Hp)感染治療

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兒童並不低於成人,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應作相應處理,用甲硝唑、阿莫西林或克拉黴素等,7~14天一療程。新療法包括序貫療法、含質子泵抑制劑(PPI)的四聯療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Meta薈萃分析證實,在Hp根除治療中添加益生菌可有效提高根除率,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在兒童Hp根除治療中聯合應用乳酸桿菌,可以減輕藥物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提高患兒對治療的耐受性,但不能提高Hp根除率。

2007年8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發佈 《第三次全國Hp感染若干問題——廬山共識》, Hp感染的診斷標準:以下方法診斷陽性者,可診斷爲Hp現症感染:胃黏膜組織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切片染色、Hp培養,這3項中任一項爲陽性; 13C或14C UBT陽性; HpSA檢測(單克隆法)陽性;血清Hp抗體陽性提示曾經感染(Hp根除後,抗體滴度在5~6個月後降至正常),從未治療者可視爲現症感染。
Hp根除治療方案: PPI:目前有埃索美拉唑(E)20mg、雷貝拉唑(R)10mg、蘭索拉唑(L)30mg、奧美拉唑(O)20mg、泮托拉唑(P)40mg。枸櫞酸鉍(bismuth)雷尼替丁(350 mg)。A:阿莫西林;C:克拉黴素;M:甲硝唑;T: 四環素;F:呋喃唑酮;L:左氧氟沙星;B:鉍劑(枸櫞酸鉍鉀(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果膠鉍(colloidal bismuth pectin, 40mg)等。其中質子泵抑制劑聯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黴素的兩週療法可使Hp根除率達到90%以上。我國已率先在世界上研製成功口服重組幽門螺桿菌(Hp)疫苗,其對預防Hp感染的保護率可達72%。

3. 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治療

抑酸藥物:①質子泵抑制劑(PPI)是最重要的治療藥物,有利於止血和預防出血。②H2受體拮抗劑(H2RA)類藥物僅用於出血量不大,病情穩定的患者。③必要時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靜脈輸入。

4. 胃潰瘍合併出血治療

抑酸治療:質子泵抑制劑(PPI)是最重要的治療藥物,有利於止血和預防出血。對於出血量不大、病情相對平穩者,可使用H2受體拮抗劑(H2RA)。對症支持治療:液體補充(晶體、膠體),必要時輸血支持。內科保守治療24~72小時評估病情,仍有活動性出血,根據情況必要時複查胃鏡,如需內鏡下止血、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者,進入其他路徑。出血停止可恢復飲食後,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應予以藥物根治治療。

5. 急性胰腺炎治療

強調禁食,胃腸減壓,抗感染,輸液,輸入山莨菪鹼減少胰液分泌,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脈絡寧等改善微循環,抑制胰腺的分泌,減少胰蛋白酶分泌可用阿托品或抑肽酶,奧曲肽(0.1mg,靜注),生長抑素(250μg,靜注)。有高凝狀態、DIC者還應作相應處理。一旦有腹膜炎表現宜早外科手術引流。少數還可併發肺炎、胸腔積液、胰腺腦病、腎衰竭及假性胰腺囊腫等。AIP患者可給予中等劑量糖皮質激素口服,2~4周後逐漸減量,並在2~3個月內減至維持劑量(2.5~5 mg/d)。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禁止使用益生菌治療。

(三)治療方案

1.內科治療

①監護、禁食、胃腸減壓;②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營養支持治療;③藥物治療: 抑酸及黏膜保護治療、抑制胰腺分泌藥物、胰酶抑制劑;無感染徵象的患者不建議使用抗菌藥物;必要時謹慎使用鎮靜和鎮痛藥物,必要時使用糖皮質激素。

2.內鏡治療

對於膽源性胰腺炎,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採用內鏡治療。

3.小腸營養管治療

對於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採用小腸營養管治療。

選擇用藥:①抑酸藥(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②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③抗菌藥物:臨牀應用並結合患者的病情決定抗菌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時間。

(四)外科性腹痛

採用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止痛、抗感染,有手術指徵(operation indications)時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