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疾病 > 如何治療小兒神經性尿頻

如何治療小兒神經性尿頻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3歲的小晶晶搬到了一個新的居住小區。哇!新房子簡直太漂亮了,落地的大玻璃窗和大玻璃門,使屋子裏灑滿了陽光,寬敞的大客廳裏小晶晶可以隨便做遊戲,小晶晶還擁有一間媽媽別具匠心爲她設計的兒童房。

如何治療小兒神經性尿頻

雖然居住環境比以前好了許多,但媽媽近來卻有些煩惱。因爲,他們家搬到新的地區後小晶晶換了一個新的幼兒園。不知道爲什麼自從入了新的幼兒園,小晶晶常常是剛一吃飯就要小便,睡前剛尿完也是一上牀又要尿。每天沒完沒了地總是小便,有時一小時竟然上了十來次衛生間,每天達到30次左右,最多甚至高達四五十次。可是,她每次的排尿量並不多,有時僅僅幾滴。媽媽覺得奇怪,就到幼兒園找老師進一步瞭解。幼兒園老師說,小晶晶在幼兒園也是這樣,尤其在上課時顯得緊張拘束時常常要去衛生間。老師還說,小晶晶很膽小,見了人怕生,希望家長能帶她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看看是否有什麼問題。於是,在幼兒園衛生老師的推薦下,媽媽帶着小晶晶來到醫院的兒童心理門診就醫。醫生檢查後認爲小晶晶並沒有什麼異常,尿液常規檢查正常,診斷爲“神經性尿頻”。

病例點評:

神經性尿頻好發於學齡前期兒童,尤以4-5歲爲多見。表現爲每天排尿次數增加但無尿量增加,尿常規檢查正常。每天的排尿次數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時十多次,可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時僅幾滴,睡眠後則無尿頻,主要在上牀睡覺前、吃飯或上課時加重。

神經性尿頻是因小兒的大腦皮質發育尚未完善,對初級排尿中樞的抑制功能較弱而引起。加之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損,這是小兒易患本病的內在原因。當受到驚嚇或精神緊張時,就容易使神經功能失調而發生本病。因此,本病常因家裏人出現意外,或生活變換環境,如新入幼兒園、上學和住院等所導致的緊張或焦慮而誘發。

愛心提示:

家長和醫生還應該注意一下,患兒白天是否增加了液體攝入量,或使用了某些利尿藥,如咖啡因、茶鹼類利尿劑等,這樣也可以引起日間性尿頻。

小兒神經性尿頻治療對策

1.進行心理疏導

家長應反覆告訴孩子,他們是健康的,尿頻症狀很快會改善,消除患兒的不良心理因素,並鼓勵患兒說出內心煩惱的事情。家長對孩子要耐心,不要打罵或訓斥。幼托機構對新入托、新入園的小朋友要多組織參加一些輕鬆愉快的遊戲,轉移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消除緊張心理。對患兒要多理解,不可強行不讓去小便,而是多加安慰,使患兒把注意力集中到別的活動上去。

2.適當鼓勵患兒

家長應教會和鼓勵患兒將兩次排尿間隙的時間儘可能延長,並記錄每天兩次排尿間隙的最長時間。當患兒有進步時馬上適當給予獎勵。鼓勵將會明顯改善患兒的症狀,大部分患兒在治療後數日內會神奇般地被治癒。

3.必要時行藥物治療

使用阿托品使膀胱逼尿肌鬆弛,括約肌收縮,以此增加膀胱的蓄尿量,減少排尿次數。

給神經性尿頻患兒使用氯丙咪嗪治療療效較好,副作用比阿托品小,對膀胱也有類似作用。

相關鏈接:小兒正常排尿次數和排尿量

1.小兒出生後不久就開始排尿,但有的小兒也可延遲到生後36小時左右才排尿。最初幾天小兒因攝入量很少每天僅排尿4-5次,1周後隨着攝入量增多每天排尿20-25次,1歲後排尿次數逐漸減至15-16次,學齡前和學齡期排尿次數約爲6-7次。

2.小兒每天的排尿量可因飲水量、氣溫變化而出現波動。3歲前每天尿量少於200ml、學齡前少於300ml、學齡兒少於400ml時爲少尿,只有30-50ml爲無尿,可能是體內失水或患有腎炎及腎功能衰竭。當每天尿量多於2000ml時爲多尿,可能體內患有腎小管疾病、尿崩症、糖尿病等疾病。

愛心提示:

正常情況下小兒的尿液是淡黃、透明的,在寒冷季節放置後可能出現白色結晶沉澱,並尿液變得渾濁,但在加熱後就可溶解。小兒尿液的pH值爲5-7(除了出生最初幾天呈酸性)。尿蛋白和尿糖正常定性爲陰性。如果尿蛋白定性有一個以上“ ”,或尿糖定性是陽性屬於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