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疾病 > 小兒腺病毒性腸炎是怎麼引起的

小兒腺病毒性腸炎是怎麼引起的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發病原因

腸腺病毒是指腺病毒40及41型,這兩型腺病毒主要侵襲小腸引起胃腸炎而得其名。形態與普通腺病毒一樣,直徑70~80納米,核心部分40~45納米,內含雙鏈直線形脫氧核糖核酸(DNA),核心有衣殼;無脂性包膜。另外腺病毒31型也可引起腹瀉。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確認腸腺病毒爲引起兒童病毒性腹瀉的第二重要病原。

小兒腺病毒性腸炎是怎麼引起的

原因分析

腸腺病毒主要侵襲小腸引起胃腸炎而得其名。腺病毒腸炎患兒血清電解質紊亂主要以低鉀、低鈉、高氯及低鈣爲主。在治療中可針對上述特點予以糾正。腺病毒性腸炎患兒出現低鉀血癥者佔19.6%,低鈉血癥的發生率爲22.8%,高氯血癥發生率最高爲25.0%。毒性腸炎患兒大便中氯離子含量相對低於鈉離子和鉀離子。低鈣血癥多發生於脫水患兒中,且脫水程度越重,低鈣血癥程度越重。

腸腺病毒主要感染的部位是空腸和迴腸。其特點是,腸黏膜上皮細胞絨毛變短、細胞變性、變小、溶解。而且常常導致小腸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滲透壓性腹瀉。

小兒腺病毒性腸炎是怎麼引起的 第2張

預防措施

1、接種免疫:

輪狀病毒的疫苗已可在臨牀應用。在流行期間,對高危人羣和易感人羣採用被動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護作用。提倡母乳餵養,以減少幼兒患病的嚴重性。經牛輪狀病毒免疫後的犛牛的牛奶中含有IgA及IgG抗體,用此種牛奶餵養嬰兒也有保護作用。

2、管理傳染源:

應早期發現患者及隔離患者。對密切接觸者及疑診患者實行嚴密的觀察。

3、切斷傳播途徑:

加強飲食、飲水及個人衛生,做好患者糞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飲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醫院要嚴格做好嬰兒區及新生兒室的消毒工作。如大便不能自控的小兒,應限制其進入日託或學校。

小兒腺病毒性腸炎是怎麼引起的 第3張

注意事項

1、腺病毒感染患兒不能與其他患兒同室,以避免交叉感染。

2、電解質平衡紊亂:重度患者由於大量腹瀉、發熱、容易有脫水,水鹽代謝紊亂和低鉀的症狀出現,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療時,尿鉀排除增加,更容易導致低血鉀,而低血鉀可誘發中毒性腸擴張。因此,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更要注意藥後反應。門診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現水電解質平衡紊亂,要及時住院治療,以便及時靜脈補水、氯化納和鉀鹽,糾正水和酸鹼平衡紊亂。

3、肛門周圍皮膚的護理:保護肛門及其周圍和乾燥,手紙要柔軟,擦拭動作宜輕柔,以減少機械性刺激。便後用鹼性肥皂與溫水沖洗肛門及周圍皮膚,減少酸性排泄物、消化酶與皮膚接觸從而減少局部的刺激和不適,必要時塗抗生素軟膏以保護皮膚的完整。

小兒腺病毒性腸炎是怎麼引起的 第4張

相關文章

[兒童腺病毒感染症狀]

[如何預防兒童腺病毒感染]

[小兒腺病毒性腸炎的症狀]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