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這個成語的意思是馬馬虎虎的看書,不能仔細的理解書裏面的內容,那麼看了也等於白看。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

有個人曾經對人們說:“吃一點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的;棗呢,正好與之相反,雖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會對牙齒有害。”

聽的人中一個人聽了,想了想,說:“吃梨時,只嚼不咽,還會傷脾嗎?吃棗時,我不嚼,一口吞下去,這不就可以保護牙齒了嗎?”

另一個年輕人聽他這麼一說,就想開個玩笑:“你這不是囫圇吞下棗嗎?”

周圍在場的人都笑了。

讀後:我們學習知識時不能囫圇吞棗,首先把要學的知識理解清楚,然後再認真去掌握它。如果學知識只是籠統地學,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

囫圇吞棗的成語釋義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意思: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嚥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處:元・白珽《湛淵靜語》:“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咽,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狎者曰:“你真是囫圇吞卻個棗也。”

近義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走馬觀花

反義詞:含英咀華、細嚼慢嚥、融會貫通同韻詞:闔門卻掃、兔子不吃窩邊草、針頭線腦

示例:一個高中文科的學生,與其~或走馬看花地讀十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三百首詩。 ◎朱自清《論詩學門徑》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 第2張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點評

故事裏別人說的本意是什麼東西都不要多吃,因爲吃多了也會有壞處,但是另一個人卻說吃的時候不咀嚼不就可以嗎?其實這就是囫圇吞棗,一整個棗兒吞下去那是不得行的。我們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應該認真思考,不要籠統的學習哦。

囫圇吞棗的成語故事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