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逐鹿中原的成語故事

逐鹿中原的成語故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逐鹿中原的成語故事:故事出自於楚漢戰爭時期,主人公韓信的謀士曾經要韓信背叛劉邦,但是韓信因爲劉邦對他不錯而不忍心背叛,最後被呂后假傳聖旨殺掉了。

逐鹿中原的成語故事

楚漢戰爭時期,漢王劉邦封部將韓信爲齊王,對他非常寵信。韓信的謀士蒯通看到韓信的力量已經很大,就勸韓信背叛劉邦,帶領軍隊與劉邦、項羽共爭天下,那時天下三分之勢可以實現。可是,韓信覺得劉邦對他不錯,不忍心背叛漢王。

劉邦打敗項羽後,當上了皇帝。可是,他開始猜忌韓信了。有一次,劉邦帶兵出征後,呂后假傳聖旨,將韓信抓起來,說韓信想篡奪帝位,準備將他殺死。韓信見到劉邦、呂后這樣無情無義,後悔地說道:“我當初不聽蒯通之言,所以纔有今天這個下場!”

劉邦打了勝仗回來後,聽別人講述韓信的遺言,就將蒯通抓來,要治他的罪。蒯通大喊冤枉,說自己無罪。

劉邦問他:“你當初唆使韓信反叛我,我今天準備殺了你,這不是很合理嗎?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蒯通一點兒也不害怕,從容不迫地說:“狗都知道對自己的主人要忠誠,我那時是韓信手下的謀士,當然要忠於韓信,爲他考慮。再者說,那時候秦朝失去了政權,全天下的人都在追逐它,誰有本事就能得到它。你的對手因爲力量不夠纔會失敗,你要願意殺就殺吧!反正你是勝利者。”

劉邦聽完蒯通的話後,覺得這個人就是膽子大,對自己並不構成威脅,就把他放了。

逐鹿中原的成語故事

逐鹿中原的成語故事釋義

拼音:zhú lù zhōng yuán

意思:意思是指羣雄並起,爭奪天下。鹿:比喻帝位。

故事出處:《漢書·蒯伍江息夫傳》:“狗各吠非其主。當彼時,臣獨知齊王韓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

出處譯文:狗都知道對自己的主人要忠誠,我那時是韓信手下的謀士,當然要忠於韓信,爲他考慮。再者說,那時候秦朝失去了政權,全天下的人都在追逐它,誰有本事就能得到它。

逐鹿中原的成語故事 第2張

逐鹿中原的成語故事點評

逐:追趕;鹿:指所要圍捕的對象,常比喻帝位、政權。指羣雄並起,爭奪天下。成語出自《史記》,講的是韓信因爲沒有聽信親信的話背叛劉邦,而劉邦在得到大權之後開始猜忌韓信,最後導致韓信被殺的故事。故事裏的秦朝在末期面臨瓦解,全天下的有志之士都想要得到它,最後還是劉邦勝利了。

逐鹿中原的成語故事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