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她不惜和公婆翻臉,只爲不讓孩子失去這份最珍貴的能力......

她不惜和公婆翻臉,只爲不讓孩子失去這份最珍貴的能力......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9.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幾天放假,有次帶孩子出去吃飯,鄰坐的一對夫妻一直吵吵嚷嚷,聲音大到我想不去聽都沒辦法躲開。

大概意思是媽媽想把上幼兒園的孩子從奶奶家接回來,自己接送、自己教育,這意味着小夫妻倆的時間會被無限壓縮,辛苦自不必說,重要的是媽媽的理由讓她老公炸了毛:接孩子回來的理由,竟然是孩子快養成少爺了,動不動就學着爺爺那樣指使人幹這幹那。

媽媽叨叨了半天,我大概聽明白了一點雞毛蒜皮——

爺爺奶奶生活了一輩子,爺爺一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奶奶像個傭人一樣伺候着一家子。比如爺爺愛抽菸,如果他坐在一側夠不到另一側的打火機,也會扯着嗓子叫奶奶從廚房跑過來遞給他。

孩子在家庭的薰陶下,也有了“少爺範兒”——

剛坐下看電視,就讓奶奶去倒水、拿零食;

吃完自己碗裏的飯,就理所應當地讓大人去盛,連句謝謝都沒有;

在爸爸媽媽家玩玩具會自己收,而在奶奶家從來都是來一句“奶奶替我收呀”;

每天上學放學的小書包,也藉口自己背不動而讓奶奶幫着背……

甚至東西就在身邊,也撒着嬌讓奶奶遞到手裏。

爸爸覺得這都是小事,不能因爲這些就把孩子“搶回來”,而媽媽覺得時間長了會讓孩子的壞毛病越來越多,寧願翻臉也要把孩子接回來。

她不惜和公婆翻臉,只爲不讓孩子失去這份最珍貴的能力......

沒等他們兩個討論出結果,我們就吃完飯繼續出去玩了,我的內心是支持媽媽的。不僅因爲喆同學剛入園時,老師就明確提出過孩子應該承擔的事情就要自己做,像背書包、穿鞋、穿衣服、整理玩具這類簡單的事情,他們做得再慢也得堅持讓他們做,更重要的是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旦某個行爲養成了生活習慣,就很難改變。

朋友剛和老公結婚時,老公喜歡坐在牀上玩兒電腦,往往屁股剛坐上去,就開始連環叫:

老婆,幫我拿一下U盤;

老婆,幫我拿個筆和本子,要記點東西;

老婆,能不能幫我倒杯水啊;

當朋友表示出不開心,她老公還是會死皮賴臉地來上一句:老婆,我保證這是最後一次叫你了,求求你幫我到沙發上拿個靠墊吧,這樣太不舒服了……

類似的還有很多——

洗澡前不檢查有沒有浴巾,不把乾淨睡衣帶到衛生間,一而再再而三讓朋友給他遞;

到後備箱取東西,卻忘記拿車鑰匙,懶得重新上樓取,讓朋友把鑰匙拴根繩放下去;

去理髮不帶會員卡,朋友得跑五六百米到商業街給他送過去。

因爲這些小事,朋友沒少和他吵,但見效甚微。直到生完孩子,朋友老公目睹孩子因爲他偶爾抖腿學會了抖腿、因爲他經常在家開着油煙機抽菸學會了模仿他抽菸、因爲目睹他經常使喚老婆學會了動不動就讓別人幫他,他才下決心改掉那些不以爲然的壞毛病。

不麻煩別人,自己的事自己做,簡簡單單的12個字,如果爸爸媽媽做不到,很可能給孩子的一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因爲自理,是孩子終身最貴、最受用的能力。

曾經,有個同學跟我抱怨過一件事。

她在小區媽媽羣裏秀了自己給孩子買的睡衣,另外兩個媽媽看上了,她便把購買鏈接甩到了羣裏。一個媽媽謝過她之後沒有再追問什麼,而另一個媽媽則在當天下午展開了連環問:

料子好不好啊,舒服不舒服?(你不會自己看評價啊!)

你閨女多高、多重?你買的多大碼的?穿着合不合適?(我又不是客服,尺碼的問題問客服不知道嗎?)

你說那麼多好評會不會是刷出來的啊?(原諒我沒有去查驗好評的真實性)

這家店是淘寶最低價了吧?(大姐,是不是最低價,你不會自己查嗎?)

她把和這位媽媽的截圖發過來後,說了句:“我特麼的特後悔把鏈接告訴她啊,好像我有一大把閒工夫一樣。”

適度求助親朋好友或熟人,是感情的粘合劑,如果自己動動手就能解決的問題,還是不要麻煩別人了。

我出行時常常不愛查路線,多是喆爸幫我查好發到我微信,沒微信之前發到qq上。沒孩子之前,我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妥,反正就是我動動嘴說第二天要去哪裏,喆爸動動手上網查怎麼走。但隨着孩子越來越大,負面效應越來越明顯,有段時間只要一說週末去哪兒玩,孩子就會來一句:爸爸,你查到路線了嗎?可別走錯路哦!

那聲調,那語氣,簡直就是我的翻版——因爲他觀察到媽媽一直這麼做的,所以他理所當然地認爲查路線就是爸爸的事,而不是我們三個人的集體行動。

爲了讓他明白遊玩是3個人的事,後來我們改爲分工模式:這次爸爸查路線,我整理出行的東西,他負責把自己小揹包的零食收拾好、再把車鑰匙放到門廳櫃上;下次就換成爸爸整理東西,我查路線,他整理自己出行的衣服、玩具、用品等。這些小事不僅讓他更有參與感,也讓他在自己動手的同時體會到了不麻煩別人的道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