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早知道我就不會讓你那麼“幸運”!

孩子,早知道我就不會讓你那麼“幸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待孩子,家長們唯恐不能付出自己的所有愛,可是家長們也得知道,你的愛有時也會是孩子的一種“不幸”。

記得我所帶的班裏,有個小朋友,因爲他媽媽是我的朋友,經常拜託我多關照點他。

然而我發現,孩子自己竟然也因爲母親的地位優越而沾沾自喜,認爲自己高人一頭。

有一次,他們組因爲掃地的時候表現不好,就被罰着課後繼續掃地,可是當其他人去掃地的時候,他卻在教室裏寫作業。

雖然寫作業對知識的鞏固是件好事,但不聽安排,沒有集體責任感怎麼行呢?

於是我就去問他原因,他說是媽媽讓他寫的,不讓他掃地。

聽後我覺得很不可思議,顯然小傢伙的心裏已經產生了優越感,他覺得反正有我媽呢,我媽的地位優越可以讓我搞特殊化。

記得在作家劉繼榮的一篇文章裏,她寫到自己女兒的一個故事。

因爲特殊情況,女兒從幼兒園到二年級,老師都是熟人。

所以女兒得到了很多其他孩子都無法享受到的待遇。

“媽媽,老師今天給我們吃橘子了,其他小朋友只吃兩瓣,我吃了五瓣呢,他們都饞得流口水!”

“媽媽,今天上課猜謎語,好多小朋友舉手,老師叫了我四次,我全說對了,得了四朵小紅花,有些人一次也沒被叫到,都氣哭了呢!”

可是後來她發現,把孩子放在熟人的班上,反而得不償失。

因爲當老師換走之後,孩子無法接受自己新的老師。

甚至覺得整個世界都不再愛她了。

“媽媽,老師整整一個星期都沒有表揚我,他只表揚別人,他是不是討厭我?”

“媽媽,我太痛苦了,我不想上學了。要不,你給我轉學吧,轉到有熟人的學校”

這時她發現自己給孩子的那些“幸運”,讓孩子產生的那種優越感,竟然害了孩子。

她寫到:這些年來,我小心地將你捧在掌心,人爲地製造了一個小小的溫室,殘忍地剝奪了你對風雨的體驗,你怎麼會長大,又怎麼肯長大呢?

孩子,早知道我就不會讓你那麼“幸運”!

當孩子帶着超強的優越感去跟其他的孩子打交道,往往會讓人反感,成爲不受歡迎的那個人。

我有一個7歲的小侄子,自小生活在較爲優越的環境中,他是家裏的長孫,父母也不打算再要二胎,因此家人都十分的寶貝這個兒子,對他的要求都儘量滿足。

有一次,我帶小侄子出去玩了一天,回來的時候由於車上的東西比較多,我就把買的遙控飛機遞給他:“你的寶貝,自己拿着吧。”

誰料想他竟然說:“它算什麼寶貝,它只是一個飛機,我纔是全家的寶貝。”

不僅如此,他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經常會說:

“這個我們家也有”。

“我讓爸爸買給我”。

“我都去過那,你都沒有去過”。

言語之間透着一股子優越感。

誠然,現如今越來越多家庭都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打造孩子,孩子也因爲家裏經濟條件的優越而沾沾自喜。

但是,疼愛的方式要正確,不能讓孩子因這種疼愛感覺到自己是核心,產生一種不可一世的優越感。

老人指手畫腳還是得提醒他注意禮貌,得意忘形的時候也要記得規矩。

要知道孩子在家你可以疼愛他,可是今後孩子進入社會,是沒有人會像你一樣“疼愛”他的。

對於小侄子的教育,我的哥哥和嫂子一直提倡賞識教育,提倡當衆表揚背後批評。

他們的本意可能是好的,想增加孩子的自尊心,可是結果卻事與願違。

嫂子送小侄子上學的第一天,就給班主任說了小侄子的一大堆優點,希望班主任可以多關注小侄子,多給他一些展示的機會。

有一次,班主任組織了情景表演活動,內容是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當班主任給孩子們分配故事中的角色時,小侄子不願意接受分給他的“小矮人”,非要自己挑選角色。

班主任後來經過兩次溝通都無果,就把角色分給了其他的小朋友,小朋友們表演得非常精彩。

因爲這件事,小侄子回家大鬧了一場,嫂子最終找到了班主任,班主任明確表示:“不是我沒給他機會,而是每從遇上他不想做的事情或有點難度時,他就找藉口去逃避。”

當衆表揚顯然使他膨脹了,變得很“自我”。

而且身邊的親人朋友,包括老師和小朋友們都給予了他過多的關注。

正是這種優越感助長了他的“霸氣”,使他不願面對挫折和批評。

可是如果你不能讓自己堅強起來去適應環境,環境是絕對不會反過來爲你讓步的。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一些小事上也能看出。

你不讓步,不能融入,那就有人會替代你。

有的難受,孩子必須去體驗。

有的苦,孩子必須去吃,因爲這是成長必然要經歷的過,沒有誰能替代你。

孩子,早知道我就不會讓你那麼“幸運”! 第2張

孩子優越感的養成不是天生的,而跟後天生活環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適當的優越感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但是過分的優越感無異於毒藥,會深深的毒害孩子的心理,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來自荷蘭的研究人員報道稱:受到家長過多表揚的孩子更容易展露出自戀的特質而不是自信。

因此,父母需要幫助孩子調整情緒,消除她潛意識裏的“優越感”。

努力培養孩子寬容平等的心態,教會孩子正確評價自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就要讓孩子明白自己也有不足,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

意識到自己優越的只是某一方面,而非全部。

自己還有許多不如別人的地方,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學會尊重他人,平等對待他人。

孩子年齡小,認知分辨能力有限,很容易因爲父母的暗示,以及家庭的優越物質條件而產生沾沾自喜,高人一等的心理。

所以父母在平時的言行舉止中要教會孩子有勤勉之心和學會敬畏。

因爲一個“小皇帝”一旦再得到周邊人的關注和奉承,那就會讓他日益變得狹隘,自大狂妄。

孟非說:“所有的優越感都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家族、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力,它只來自缺見識和缺悲憫。”

如果能引導孩子對社會底層發自內心的關懷,對社會現象有通達的洞察視野,從而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纔是合理的信念。

我想,這樣的孩子是絕不會去攀比和優越感膨脹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