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崔玉濤:皰疹性咽頰炎護理要點,帶寶寶就診的注意事項

崔玉濤:皰疹性咽頰炎護理要點,帶寶寶就診的注意事項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皰疹性咽頰炎怎麼辦?皰疹性咽頰炎怎麼護理?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是由許多A組柯薩奇病毒,偶爾也有其他腸道病毒。

Part1

新生兒用品,你準備好了嗎?

新生爸媽都會給小寶寶準備很多用品,這些東西準備得好不好?聽聽崔醫生如何點評吧。

辣媽:我現在什麼都沒準備,就買了一包尿布,其他的不清楚要用什麼。

我可以告訴你啊,要準備奶瓶,因爲寶寶出生後你可能奶量不夠,要喂配方奶;要準備洗滌劑,洗寶寶衣物;還有吸鼻器,寶寶鼻子裏有東西不會擤,可以吸出來。

崔醫生觀點

這些東西,我都有點異議。爲什麼呢,一個一個說。

首先,寶寶出生後,最好母乳餵養。我建議新手媽媽先不要考慮配方粉,努力餵母乳。如果寶寶體重下降超過出生時體重的7%,再考慮配方粉。

這是因爲如果寶寶過早接觸配方粉,就會使將來出現食物不耐受、過敏等問題的機率增加。最新的數據顯示,我國40%一歲以內的寶寶都對牛奶過敏,這種現象與寶寶出生後過早接觸配方粉密切相關。

第二,現在寶寶的衣物都是純棉面料,而且寶寶平時也不會接觸什麼髒東西,無非是沾上奶漬或者汗液。所以清洗寶寶的衣物,用肥皂洗乾淨,開水燙一燙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都用洗滌劑。

第三,吸鼻器可以準備,但是不要依賴它。現在很多家長過於緊張,看到寶寶鼻腔裏有一點鼻涕,就像想辦法用吸鼻器吸出來,用小鑷子夾出來。其實這樣頻繁刺激鼻腔粘膜,反而會造成鼻腔分泌物越來越多。

劃重點

其實爸爸媽媽不用給寶寶準備太多東西,只要把知識儲備做好,遇到問題知道該怎麼辦,就不會這麼慌張了。

崔玉濤:皰疹性咽頰炎護理要點,帶寶寶就診的注意事項

Part2

流感疫苗到底該不該打?

流感肆虐,很多家長都在糾結要不要給寶寶接種流感疫苗?如果接種的話,是選國產疫苗還是進口疫苗呢?

寶爸現在正好感冒了,我是不是有必要給寶寶去接種流感疫苗?

崔醫生觀點

首先家長要了解流感≠感冒。流感全稱爲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播性疾病,流感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甚至引起肺炎,對人體的損害比較大;而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會發生,症狀表現爲流鼻涕、乾咳、咽痛等,一般持續3-4天就能痊癒。家長需要了解的是,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而不是預防感冒的,而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有的寶寶接種了流感疫苗還是得了感冒。

上面提到流感對人體的損害比較大,因此流感疫苗接種就很有必要了。流感疫苗全稱叫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時間爲每年十一以後到次年三、四月份,建議家長給6個月以上的寶寶每年都要接種一次流感疫苗。

另外,很多家長都會糾結到底該給寶寶接種進口疫苗還是國產疫苗。實際上,這種焦慮並無必要。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疫苗含量都是國際標準劑量,以乙肝疫苗爲例,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的含量都是10微克,效果也是一樣的,當然,自然也沒有進口疫苗比國產疫苗時效長之說。

對於有些疫苗,我們會推薦接種進口疫苗,自然有它獨有的特點,比如五聯針疫苗只有進口,接種一次就包括五種疫苗,能夠減少寶寶打針的次數。

劃重點

寶寶6個月就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原則上一年接種一次,且每年必須接種;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含量均爲國際標準劑量,家長無需糾結。

Part3

皰疹性咽頰炎——手足口病的“親戚”

夏季是皰疹性咽頰炎的高發期,關於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和護理,崔醫生做出了詳細的解答,大家跟着一起看看吧。

最近得皰疹性咽峽炎的孩子特別多,能介紹一下這個病嗎?

崔醫生觀點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爲主。症狀主要表現爲咽部出現小紅點,然後形成水皰,後期水泡潰破成爲潰瘍。

從孩子的表現上來說,前期可能沒有什麼異常,家長也很難注意到。但後期出現潰瘍,孩子就會因爲疼痛而抗拒吃飯或喝奶。這時雖然是病症的尾聲,但往往也是家長最着急的時候。

對抗病毒,沒有特別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基本上就是“忍”,等待度過病程。家長可以讓孩子少量多次地喝水,沖洗潰瘍面,避免繼發感染。

劃重點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同屬一個“家族”。手足口病表現爲寶寶手心、腳心和口腔內都有小水皰;而皰疹性咽頰炎是僅在咽部出現症狀。

Part4

帶寶寶就診前的注意事項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免不了要去醫院看醫生。爲了避免就診時的慌張無措,家長到底該準備點啥呢?

崔醫生親自告訴你帶寶寶就診的注意事項。

在說準備工作之前,必須先來說說那些讓醫生都忍無可忍的就診“致命傷”。家長只有避免這些就診誤區,才能幫助醫生做出準確的判斷,並且更好地提高就診效率。

家長對寶寶發病的時間點描述不清。

以寶寶發燒爲例,很多家長帶寶寶看醫生時就會跟醫生說“寶寶發燒咳嗽”,那麼到底是先發燒後咳嗽,還是先咳嗽後發燒,家長卻沒辦法給出準確回答。因此,即便家長表現得非常着急,對醫生來說卻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家長對寶寶的病程沒有記錄。

在問診過程中,醫生最怕聽到的就是“老咳嗽”“一直髮燒”“總不吃飯”等這種概括類的描述。當醫生詢問寶寶病情時,如果家長因爲沒有對寶寶的病程做詳細記錄,而對寶寶最初的發病症狀、體溫變化、進食情況等等,一問三不知,同樣對醫生診斷沒有任何幫助。

用藥太馬虎。

醫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問及家長“寶寶就診前都用過哪些藥物?”,很多家長就會說“紅瓶的”“藍瓶的”“上次開的”,這樣模糊不清的回答,並不能讓醫生理解這些藥物的具體指向,同時可能還會影響醫生的診治。

瞭解了這些就診時的錯誤行爲之後,爲了配合醫生更好地診斷和治療,帶寶寶就醫時,家長到底該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第一、家長要提前對病情的敘述做好準備。

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從家到醫院的這段時間,對寶寶的病情進行大致的回顧和梳理,比如從發現寶寶不正常到現在都出現了哪些狀況,做了哪些護理。家長需要按照時間順序對這一系列的情況進行語言梳理,避免向醫生描述時因慌張而表達不清,影響醫生的診斷。

第二、家長應在就診過程中對病情進行詳細地描述。

就診前,家長應該仔細觀察寶寶生病時的所有狀況,並進行相應的記錄,包括生病的準確時間、病情的發展、體溫變化、家庭緊急用藥情況等等,而以上這些情況都需要家長在就診時如實且條理清楚地向醫生說明,這樣醫生才能快速準確地做出判斷。

第三、家長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切勿糾結。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誠惶誠恐地養育寶寶,尤其是當寶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的擔憂會直接轉化爲糾結,對醫生的診斷也充滿了懷疑。家長的這種心態會直接影響醫生的診治效率,不僅浪費了時間,還達不到問診效果。

這時,家長要摒棄焦慮狀態下的猶豫心理,只需要把寶寶的實際情況如實告訴醫生,由醫生進行診斷,並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即可。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