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生病時注意事項有哪些

寶寶生病時注意事項有哪些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生病時注意事項有哪些?寶寶生病時做什麼比吃藥有效?寶寶生病時一定要聽懂醫生這7句話,“多喝水,少吃辣,多休息”類似的醫囑寶媽們都聽過,有的寶媽覺得,比起怎麼給孩子喂藥,這些醫囑不那麼重要。但其實,對於病寶寶,做好這些事跟吃藥一樣重要。

你要忌辛辣

胃裏有一層薄薄的黏膜,這層黏膜相當於胃的內壁,會幫寶寶消化食物。辛辣的食物會經咽喉到胃裏,所以勢必會刺激食道、胃和腸道,而大多數疾病都離不開口服藥,這也就是說,胃黏膜受損會影響胃對藥物的吸收,或是破壞藥效,不利於病情的恢復。

像咳嗽、哮喘等氣管類的,胃炎、胃潰瘍等刺激胃部的,或者口腔潰瘍、肛裂等讓人酸爽的疾病,確實需要忌辛辣。

像糖尿病病人應避免容易導致血糖升高的含糖類的食物;像痛風病人應忌食動物內臟這樣的高嘌呤食物;像患皮膚病或做了手術的病人需忌辛辣以免影響傷口癒合或加重病情的……

同理,像 X 疾病就應該避開引起它不好的 Y 物質,但不是說所有的病都需要忌口。該忌口的,醫生自然會特意交代,倘若沒有特意說的,那就該吃吃,該喝喝。

寶寶生病時注意事項有哪些

你要多喝水

1. 寶寶生病時,身體的水分多多少少都會流失。如果寶寶還伴有上吐下瀉、大出汗或高熱等症狀,水分會流失得更多,所以及時給寶寶補水,能避免寶寶出現脫水。

2. 寶寶生病時會有很多細菌產生的毒素和一些水溶性不高或未完全代謝的藥物,極容易在寶寶的尿液中結晶,損害寶寶的腎功能。這些都可以通過讓寶寶多喝水,稀釋細菌產生的毒素,促使寶寶多次排尿,儘快排出在寶寶體內的滯留藥物或其代謝產物。

3. 生病時,寶寶體內的新陳代謝也會變得紊亂,產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多喝水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

你要多休息

1. 生病的時候,比如發熱、咳嗽時,寶寶的身體比平時虛弱很多,多休息可以減少寶寶體力的消耗,減輕寶寶生病時的不適感。

2. 生病會讓寶寶的免疫力下降,充分休息可以提高寶寶身體的免疫力,並且增加身體中免疫細胞(淋巴細胞、白細胞等)的數量和活性,而且只有寶寶休息好了,纔有精神和力氣對抗病魔,加快身體恢復速度。

3. 醫生說讓多休息,是因爲生病時身體很虛弱,而器官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給恢復並提高免疫力,如果還在運動,身體大部分能量供給都被運動消耗了,就沒有充足的養分來對抗疾病。

你要講衛生

1. 勤洗手

實驗表明,人的一隻手大約黏附着超過 40 萬個細菌,成年人會在 1 小時內,至少 3 次用手觸碰自己的鼻子、嘴巴、眼睛等部位,而對於寶寶來說,用手接觸這些部位的次數只會更多。

再加上寶寶的手經常拿這摸那,很容易被弄髒。如果用髒手摳鼻子、揉眼睛、摸嘴巴,就會把病菌帶進體內,引起疾病。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研究表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皮膚皰瘡的發病率可以降低 34%,腹瀉的發病率下降 53%,肺炎的發病率也可以下降 50%。

所以,一定要勤洗手。接觸了髒東西要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吃零食前後也要洗手。

僅僅做到洗手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是正確洗手,看到這兒先別嗤之以鼻,我接觸過的家長裏還真沒幾個會洗手的。

第一,牢記洗手三字訣:勤洗手、半分鐘(大概唱 2 遍生日歌的時間)、流水洗、要擦乾;

第二,最後用乾淨的毛巾或一次性紙巾擦乾;

第三,給寶寶用普通的肥皂、皁液或不含殺菌類的洗手液就行,如果遇到不方便洗手時,用酒精超過 60% 的免洗手部消毒液清洗,或是溼巾,但不建議常用。

start

1.將手掌揉在一起

2.摩擦每隻手的背部

3.兩隻手互搓

4.擦拭手指尖

5.擦拭手指背部

6.擦拭你的手指

7.擦拭手腕的兩端

2. 勤洗澡

人體表面密佈的汗腺和皮脂腺會分泌很多廢物,像各種鹽、揮發性脂肪酸、腺細胞碎屑等,如果它們在皮膚表面停留一段時間,就會混合變爲酸性,散發出難聞的味道。

長時間不洗澡,皮膚上的污垢會越積越多,不僅不衛生,還很容易得各種皮膚病。

除了自身的因素,每天還會接觸外界中無數的微生物和細菌,不洗澡也會造成感染。

勤洗澡,不僅可以及時清除頭髮中、皮膚表面、毛孔中的灰塵、細菌,保持毛孔和汗腺的通暢,還能加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增強寶寶皮膚的抗病能力,防止寶寶皮膚生瘡、長癬、長疥子等。

注意室內保溼

1. 當空氣溼度低於 40%時,鼻部、肺部和呼吸道黏膜上的水分會大量散失,彈性降低,黏液分泌減少,黏膜上的纖毛運動也會變得十分緩慢,就會很容易導致灰塵、細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寶寶咳嗽。

像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以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都有可能因此出現在寶寶身上。另外,人體表皮的水分也會大量散失,導致寶寶的皮膚彈性下降,會增加寶寶患溼疹的概率。

2. 空氣溼度高於 80%時,夏天,寶寶的汗液不容易排出來,自然會感到無精打采,萎靡不振。冬天又會讓寶寶感到陰溼、寒冷,還容易患感冒。

3. 無論是空氣過於乾燥還是潮溼,都會助長一些細菌、病毒的繁殖和傳播。比如在冬天,大多數家庭都會擔心寒氣入侵,緊閉門窗。爲避免空氣太過乾燥,在室內用空氣加溼器。

在這種情況下,室內溫度較高,空氣不流通,空氣裏面的溼度就會加重,特別容易助長細菌、蟎蟲等的滋生。所以空氣溼度保持在 45% ~ 55% 時是最好的。

保持室內通風

開窗通風能夠減少室內的細菌滋生,也能夠去除過量的溼氣和稀釋室內的污染物。

調查研究表明,在不開窗的一房間中,1 立方米的空間裏有 19000 個病菌,開窗通氣後只有 5800 個了。而且,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一般要高 2 ~ 5 倍,有的甚至高出幾十倍。

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各種細菌、病毒會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有的細菌、病毒會漂浮長達 30 多個小時。如果寶寶長期待在這樣的環境裏,且不說寶寶會不會因此患上其他病症,就寶寶的免疫力而言,也會比往常下降。

冬季氣溫較低,不少媽媽擔心會凍到寶寶就很少開窗,反倒給病毒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很容易導致健康的寶寶生病,如果寶寶已經生病了,也只會讓寶寶的病情越來越嚴重。

看到這兒,可能有媽媽會問“霧霾遮的人 1 米外什麼都看不清,還敢開窗嗎?”我的答案是當然。只不過在霧霾非常嚴重時,減少開窗的時間,窗戶開小一點,最好有紗窗,並在室內用上加溼器、溼化噴霧,或在暖氣上放一盆水,增加空氣溼度,讓灰塵和微生物都沉下去就沒事。

遠離人羣

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尤其流行病盛行的時候,人會通過說話、咳嗽或打噴嚏把呼吸道的分泌物以飛沫的形式散佈在空氣中,被易感人羣吸入到呼吸道里。

病毒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後,經過一定時間的潛伏期就開始大舉進攻,使其壞死、脫落,引起發病,出現呼吸道症狀,如流涕、打噴嚏等。

而寶寶本身的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健全,屬於易感人羣,很容易成爲細菌、病毒的發展對象,尤其是傳染性的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結核病、百日咳等。

醫生說遠離人羣,就是因爲經常去人多的地方會增加寶寶交叉感染或交叉傳染的概率,很有可能讓本來健康的寶寶感染疾病,或是加重本已患病寶寶的病情。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