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說老人是“老小孩”,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孤獨的,需要家人的陪伴與愛護,爲此有些老人還會特地裝病讓子女在公司和家庭中來回奔波。說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過程,但他們畢竟是生養我們的人,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我們只剩…

原標題: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是一句多麼浪漫而深情的告白,也讓許多父母和子女爲之動容。

但現在生活中,並不都是如此和諧的景象。關於養老的問題,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些老人身體健康、有退休保障,還能幫助子女帶娃,往往很受歡迎;也有些老人,因爲各種原因不受子女待見,結局也令人唏噓不已。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不是在所有家庭都適用

80歲的張大爺,育有三個子女,自從老伴去世後,他就一直獨居。

他白天經常坐在小區裏曬太陽,有時他和鄰居們聊聊天。閒聊中,鄰居表示: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老了就應該去子女家一同生活。

提到此事,張大爺卻生氣地說:孩子們不孝順,都指着老人幫照顧小孩,收拾家務,或是“盯”着老人的退休金。而且像他這樣有三個子女的,他都不知道該去誰家,乾脆在自己家裏最舒服。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第2張

到了節假日,孩子們願意過來看看就買些東西,自己做點吃的,也圖個清靜、省心。

話雖這麼說,但張大爺心裏也知道,自從老伴離開後,他和子女的關係也日漸疏遠,他也說不清楚到底因爲什麼。

爲何有些老人在步入晚年後不受子女待見呢?

同爲老年人,爲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待遇”呢?其實這幾類行爲,確實會消耗子女親情,老人心裏得有數。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第3張

●老人年輕時種的“偏心果”,晚年也不能怪兒女

在多子女家庭中,有些老人難免會出現偏心的行爲,正所謂:種什麼種子結什麼果,晚年時被子女責怪,也是情有可原的。

●思想老派,在家總是倚老賣老

有些老年人思想比較老派,講究“一家之主”的權威感,子女們往往被約束,所以很難相處到一起。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第4張

●年齡越大脾氣越暴躁,聽不得兒女的“真心話”

不少老年人的思想比較固執,年齡越大脾氣越暴躁,根本聽不進去子女的“真心話”。

哪怕明明知道自己說得不在理,但也還“嘴硬”,有時候還會用長輩的派頭壓人,子女拗不過,難免會產生分歧。

●像老小孩一樣,用不恰當的方式過度尋找存在感

都說老人是“老小孩”,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孤獨的,需要家人的陪伴與愛護,爲此有些老人還會特地裝病讓子女在公司和家庭中來回奔波。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第5張

可老人越是這樣,往往越不得方法,令子女覺得心累。

●平日裏過分節約,卻將錢不花在正地方

老人與子女的金錢觀、消費觀也存在着差異,進而影響到生活方式,兩代人無法硬融,所以變成各過各的。

有些老人平日裏過分節儉,給自己買吃的喝的都不捨得花錢,但卻總愛將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養老錢花在一些“智商稅”的東西上,再加上他們幹勸也不聽的行爲,難免會讓兒女感到無奈。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第6張

每個人都有步入晚年的時候,家長與老人相互理解才能和諧

雖然說,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與年輕人存在着種種差異,但畢竟誰都有老的時候,現在父母的樣子,恐怕就是未來你的樣子。

無論從給自己孩子做榜樣的角度,還是從至親至愛的感情出發,年輕的家長們,都要多些對年邁父母的理解,才能夠使家庭穩定和諧。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第7張

爲人子女,面對年邁的老人究竟該怎麼做呢?

首先,多陪伴、多溝通

作爲子女,看着父母一天天變老,我們不應該期望改變他們的脾氣秉性,而是多些理解、包容,多些陪伴與溝通。

其次,嘗試理解父母的思想和行爲,並做出積極響應

父母的一些節儉的行爲,保守的思想,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想,也不一定是壞事。比如勤儉養德,這往往是需要年輕人學習的。

爲何有些老人步入晚年後不受待見?年輕時種的“果”,不能怪兒女 第8張

最後,對待原則性問題要勇於說“不”

至於父母強加干涉子女的生活,或是存在着錯誤的育兒觀念等原則性的問題,子女們還是應該說“不”的。

雖然說父母與子女是漸行漸遠的過程,但他們畢竟是生養我們的人,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我們只剩歸途。孝順父母也只在今生今世。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