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中國姥姥探祕爲何英國奶奶執行規則孩子就聽,自己總拿孩子沒轍?

中國姥姥探祕爲何英國奶奶執行規則孩子就聽,自己總拿孩子沒轍?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次奧利和查理的姥姥、姥爺來英國,覺得最爲神奇的一件事就是我們家的英國奶奶是怎麼做到讓孩子遵守規則的。

原標題:中國姥姥探祕爲何英國奶奶執行規則孩子就聽,自己總拿孩子沒轍?

吉娜媽咪原創分享

中國姥姥探祕爲何英國奶奶執行規則孩子就聽,自己總拿孩子沒轍?

每次奧利和查理的姥姥、姥爺來英國,覺得最爲神奇的一件事就是我們家的英國奶奶是怎麼做到讓孩子遵守規則的。無論是父母還是祖父母,帶過娃的都知道,建立規則是一回事情,可是讓孩子遵守規則可就是另一回事情了。比如說每日孩子要早睡覺,吃飯的時候要坐在飯桌上把飯吃完,不能亂吃糖果,規則是這樣,但是有多少時候,大人說了,孩子就聽呢?

有一次姥姥和姥爺帶着4歲的奧利和查理去超市買東西,小朋友當然是看到好吃的甜甜圈就要,姥姥每年見到外孫不容易,所以當然也就給他們買了。正巧,爺爺奶奶也來超市買東西,大家撞個正着。你猜怎麼着,雙胞胎見了奶奶立馬就藏了起來。這可把姥姥給笑壞了,同時也爲孩子的舉動感到震驚。雙胞胎這樣做,是因爲他們知道隨便讓大人買甜食不對,他們懂這個規則,也知道這點在奶奶那肯定行不通,見了奶奶有愧疚感,所以就躲了起來。

於是乎,姥姥說這孩子真是見人下菜碟兒。其實姥姥也是偶爾對孩子有個小寵愛,她本來是個講規則的人,也並不溺愛孩子,但是她還是覺得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欠缺,雖然想讓孩子遵守規則,但是執行起來真是不容易。

今天主要和大家聊聊如何有效地執行規則。

從day1(第一天起)就不爲制定的規則而妥協

在奧利和查理的成長過程中,奶奶是一貫這樣執行的,只要是建立了規則,是從來都不會妥協的。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下決心也行,但是沒有相當的兒童心理學常識以及實操的經驗是很難做到的。

大多數父母或者祖父母在規則面前妥協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的情緒問題。比如說孩子要吃糖果,大人不給買,孩子的情緒就會上來。帶娃難,其實就是難在情緒上。孩子一哭鬧,大人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一般來說,大人的情緒有兩種,一種是認爲孩子哭鬧是天大的事,非常心疼孩子,覺得順從了孩子,他們就開心了,不會從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長遠的心理髮展考慮。另一種情況就是經不起孩子哭鬧的煩,爲人父母已經夠有壓力,一下經不住,就很容易妥協。孩子不就是要吃糖嘛,這次給買,下次再堅持不就可以了。奧利和查理的姥姥也覺得每年見孩子不容易,孩子要什麼,也儘量滿足。因爲她不認爲這是長久的事情,偶爾寵愛孩子也可以。

正是由於這些不經意的妥協,就讓孩子把大人分門別類了。 容易妥協的大人就多鬧鬧,不妥協的大人鬧了也沒用,乾脆也不鬧了。

真正能夠做到堅持原則不妥協的狀態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奶奶能夠做到堅持原則不妥協與她多年從事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學背景是分不開的。由於熟知兒童心理,她的情緒不太會被孩子的情緒所影響,同時她的語言與行爲也是有教育前瞻性的。再者英國祖父母畢竟不是帶娃的主力,奶奶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有限,相處起來也很容易控制局面。

但是如果是自己獨立帶娃的父母,或者是花大量時間帶娃的祖父母,即便有很多育兒常識,也很難做到完全堅持原則的。所以,偶爾的妥協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要娃遵守規則,就要注重兩個關鍵點,一是全家要有統一規則,要明確;二是要做到儘量的不妥協。有時是不能和孩子硬來的,堅持原則也需要很多技巧。歡迎點擊藍色標題重讀《我家的英國奶奶如何隔代教育》。

給孩子講清規則背後的原因

幫助孩子建立規則的主要目的不是爲了管孩子,而是要孩子學會愛惜自我,以及理解自我與這個世界(包括人文及環境)的關係。所以在讓孩子遵守規則的時候,要注意給他們解釋規則背後的原因。例如奧利和查理在家裏大鬧天宮玩兒撕紙遊戲,我建立的規則是可以玩兒,但是玩兒完要收拾,而且只能玩兒指定的紙張。這背後我會給他們解釋,如果不收拾,媽媽就會很辛苦。隨便亂撕紙,也會造成很多浪費,所以要撕媽媽指定的用過的紙張。

文章開篇提到奧利和查理讓姥姥給買了甜甜圈,看到奶奶爺爺就要躲,他們並不是怕受到責備,而是感到愧疚。因爲他們懂得吃糖對於自己的牙齒不好,總之就是知道這是不對的,見到奶奶就越發愧疚。這除了平時我們家有嚴格的甜食制度,我一直也灌輸糖會損害牙齒以及影響食慾等概念。

有一次和雙胞胎的堂兄妹一家去鄉村公園玩兒,當孩子們靠近水的時候,同樣也是搞教育的嬸嬸就提醒孩子們爲什麼不能這樣。一來鴨子或者白鵝會哆孩子的手,二來會掉到水中導致溺水。後來在行走的過程中,我看到她還繼續和堂妹講有關溺水的細節,甚至講到二次溺水(就是孩子溺水後,雖然救過來,但是殘留在肺部的水還會有導致窒息的隱患)。那時的堂妹剛過5歲。

讓孩子理解規則背後的原因遠比讓孩子遵守規則更重要,這纔是孩子學習人生規則的精華所在

對於低齡的孩子,建立規則,行動比語言更重要

我們的教育一向都是以書本以及語言爲基準的,但是這不符合孩子早期發展的規律。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感受到的,感受到的不如全身心參與實踐到的可以說孩子的早期發展與學習是通過實踐與感知,聽或者文字是對他們影響最小的。

在我分享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規則和好習慣的內容時,很多家長都不理解,像是好好吃飯,看電視不能時間太長等這些本來就是孩子應該做到的事情,爲什麼一定要用累計勳章獎勵的方式來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呢。問題的關鍵是,在孩子幼兒以及學齡前期間,教育孩子只用語言是最爲蒼白無力,甚至無效的。

中國姥姥探祕爲何英國奶奶執行規則孩子就聽,自己總拿孩子沒轍? 第2張

勳章獎勵不但是促進孩子良好行爲的獎勵機制,更是讓孩子參與的機制,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所造成的變化,積累勳章又是一個過程,這是符合他們發展認知規律的。

奧利和查理在不到5歲時進入小學預備班,爲了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師把不同的冰棍兒棍染成顏色,每個顏色代表一項任務。例如紅色代表完成一個手工,藍色代表讀一本書,黃色代表幫助其他小朋友,孩子要在自由的時間自行完成各項任務。對於5歲的孩子光說肯定不行,而且孩子纔剛剛學習認字,所以用小物件幫助孩子管理自己的任務就是非常好的方法。

在家裏有時爲了鼓勵奧利和查理很好地遵守規則,我會用冰棍棍做標籤,上面寫着”飯後可以吃冰淇淋”, “可以打15分鐘遊戲”,“出去購物可以選擇一個小玩具”,孩子如果表現好,可以抽籤兒看自己獲得怎樣的獎勵。這種方法,孩子參與性很強,也有趣味性。同時也滿足他們在日常的規則中,不被允許的事情。是一種有節制的滿足。

執行規則是幫助孩子學習規則的過程,懂得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發展與學習規律是非常重要的。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