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從寶寶的便便,看寶寶健康!

從寶寶的便便,看寶寶健康!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很多媽媽諮詢關於寶寶腹瀉的問題,媽媽們覺得只要寶寶便便發生變化就是腹瀉了,其實呢,不一定哦!便便是寶寶健康的一個晴雨表,我們可以根據便便的顏色,狀態判斷寶寶的病情!

嬰幼兒的正常大便,除了新生嬰兒之外,顏色均爲黃色或淡黃色,外形爲軟長條或膏狀,均勻一致,不帶膿血、粘液、泡沫。與此相反,患病後孩子的糞便就會有所變化。家長應善於觀察和比較,從中發現問題並且儘快加以解決。

新生兒胎便——墨綠色

剛生下來的寶寶,出生後6-12小時會拉出墨綠色胎便。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主要由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分泌物等組成。
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早產兒排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有所推遲,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孩子進食延遲有關。

過渡期大便——黃綠色

待排淨胎便,向正常大便過渡時的大便呈黃綠色。多數新生兒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現這一階段,然後逐漸進入黃色的正常階段。
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新生兒餵養開始的時間和攝入奶量會直接影響過渡便出現和持續的時間。若開奶延遲過渡便出現的時間也會推遲。

吃輔食後的大便——顏色較暗

寶寶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隨着寶寶輔食數量和種類的增多,寶寶便性開始慢慢接近成人,開始變得顏色較暗。有時會與食物顏色有關,媽媽未必爲之擔心。
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吃較多蔬菜、水果的寶寶,大便會較蓬鬆。如果是魚、肉、奶、蛋類吃得較多的孩子,因爲蛋白質消化使然,大便就會比較臭。

從寶寶的便便,看寶寶健康!

壞“臭臭”擒拿記

1、新生兒24小時不排便:

如果足月的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都沒有排出胎便。這就要足夠引起新手媽媽們的重視,並建議儘快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應對措施:請醫生檢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2、新生兒灰白便:

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

應對措施:趕快就醫,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3、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黃綠色且帶有黏液,有時呈豆腐渣樣。

應對措施:這可能是黴菌性腸炎,患有黴菌性腸炎的寶寶同時還會患有鵝口瘡,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狀,需到醫院就診。

4、綠色稀便:

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

應對措施:往往是因爲餵養不足引起的,這種大便也稱“飢餓性大便”這時只要給足營養,大便就可以轉爲正常。

5、油性大便:

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像油一樣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

應對措施:這表示食物中脂肪過多,多見於人工餵養的嬰兒,需要適當增加糖分或暫時改服低脂奶等。

6、蛋花湯樣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較多未消化的奶塊。

應對措施:多見於吃奶粉的寶寶。如爲母乳餵養則應繼續,不必改變餵養方式,也不必減少奶量及次數。如爲混合或人工餵養,需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可在奶粉裏多加一些水將奶配稀些。

7、臭雞蛋便:

大便聞起來像臭雞蛋一樣。

應對措施:寶寶蛋白質攝入過量,或蛋白質消化不良。應注意配奶濃度、進食是否過量,可適當稀釋奶液。如果已經給孩子添加輔食,可以考慮暫時停止添加此類輔食,等寶寶大便恢復正常後再逐步添加。

8、水便分離:

糞便中水分增多,呈湯樣,水與糞便分離,且排便次數和量有所增多。

應對措施:這是病態的表現,多見於腸炎、秋季腹瀉等疾病。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並應注意寶寶用具的消毒。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