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疾病 > 寶寶發燒“捂汗療法”?

寶寶發燒“捂汗療法”?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發燒“捂汗療法”?

[導讀]: 感冒發燒是兒科門急診的常見病,好發於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當前正值春季,氣候多變,依然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

很多父母和長輩在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上,缺乏相關知識,存在諸多誤區:盲目採用“捂汗療法”——給孩子穿得裏三層外三層,以爲捂出一身汗,就會退燒了。兒內科副主任錢繼紅指出,這種做法要不得。發高熱的寶寶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摸上去手腳冰涼,家長誤以爲孩子手腳涼就是穿得不夠,繼而給孩子捂得厚實些,加之兒童汗腺不發達,發燒捂汗,往往越捂越熱,容易造成“捂熱綜合症”(即因捂蓋過嚴使得孩子出現高熱、面色蒼白、反應低下、呼吸困難等一系列症狀),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因身體溫度過高引發意識喪失、身體僵硬)。

寶寶發燒“捂汗療法”?

寶寶發燒使每位家長都非常關心,也是最爲擔心的問題。尤其是很多家長擔心會“燒壞大腦”。那麼,家長該怎樣進行降溫處理?鑑於不少家長對寶寶發燒的家庭護理認識不足,上海新華醫院兒內科錢繼紅主任進行了如下歸納: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主要通過對流、傳導和蒸發三種機制散熱。故空氣的流通,有利於散熱降溫。

2.多飲水。飲水可補充因發熱而蒸發的水分。飲水後出汗,水分的蒸發,可幫助退熱。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熱量由尿液帶出,加速退熱。

3.讓寶寶穿着棉質寬鬆的內衣,出汗後要隨時更換。發燒時要讓身體散熱,不能用厚重的棉被或者大衣將寶寶包裹起來,這樣不但沒辦法有效排汗,反而可能使體溫變得更高。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讓寶寶充分散熱,而手腳部位要適當保暖。

4.對於6個月以下的寶寶,通常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先做處理,不要輕易使用各種退熱藥,以防產生副反應。常採用溫水拭浴、貼退熱貼、洗溫水澡等方法,有利於散熱。

5.物理降溫療效不佳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當劑型的退熱藥。一般肛溫超過39.0℃開始服用,其間隔使用的時間至少要在6小時以上,一天不能超過4次,短時間內切勿頻繁使用,否則有可能造成藥效過重和退燒過度。體溫下降,即可停藥。有驚厥史的發燒寶寶要及時用退燒藥,同時儘快去醫院就診。

6.退熱過快、過猛,可致小兒體液大量丟失,引起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熱應溫和,不宜操之過急。

7.不同的退燒藥不要隨意並用,單獨使用較安全。對乙酰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藥物臨牀安全性較高,兒科醫生使用最廣。非處方藥中的解熱鎮痛藥一般使用不超過3天,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8.對於那些長期發熱,比如發燒時間超過1周甚至更長時間,或者是原因不明的發燒,則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應先就醫檢查,以確認發燒是否是因爲結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統疾病或惡性腫瘤等原因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