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健康 > 寶寶胖是福氣?其實你要開始擔心了

寶寶胖是福氣?其實你要開始擔心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統計,全球約3億餘人達肥胖症標準,中國現在肥胖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保守估計達肥胖症標準者已超過1.6億,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據,代表着不久的未來,將有更多因肥胖而引發的各類疾病和併發症。
在解放前,中國很少見到肥胖兒童或成人,而隨着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發展,老一輩人秉着“肥胖即是福氣”的觀念養育了不少肥胖兒童,而這部分肥胖兒童長大成人後,一系列由肥胖而引發的健康問題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開始逐漸受到重視。 那麼肥胖的標準是什麼呢?肥胖的危害有哪些?肥胖是如何形成的?肥胖該如何預防和治療?今天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是肥胖、肥胖的發生率和合並症。
怎樣定義胖娃娃?肥胖是指脂肪過多堆積,目前尚缺乏直接測量體脂重的方法,普遍採用的是體質指數BMI(Body Mass Index)作爲2歲及2歲以上兒童超重與肥胖的標準測量方法,即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另外,2歲以下嬰幼兒採用身高別體重,還可以根據脂肪分佈的區域來判斷是否超重或肥胖,如腰圍和腰臀比。0-5歲兒童參照所用的是WHO公佈的標準生長曲線。
兒童BMI超過同年齡同性別BMI曲線的85%至95%爲超重;BMI ≥95%爲肥胖; BMI≥99%或BMI≥平均值的2.33個標準差或BMI≥35 kg/m2爲重度肥胖。重度肥胖兒童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且更有可能延續至成人肥胖。胖孩子越來越多美國約1/3兒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隨着年齡增長其發生率也在增長。肥胖發生率在學齡前兒童(2-5歲)爲9.4%,學齡期兒童(6-11歲)爲17.4%,青少年(12-19歲)爲20.6%。重度肥胖發生率在學齡前兒童(2-5歲)爲1.7%,學齡期兒童(6-11歲)爲4.3%,青少年(12-19歲)爲9.1%。
肥胖的發生率逐年升高。據統計,2013-2014年肥胖症年發生率是1976-1980年的3-4倍左右,肥胖的發生率與年齡組及種族有關,重度肥胖的發生率也在持續上升。
父母一方肥胖,其子代發生肥胖的風險較父母無肥胖的高2-3倍,而父母雙方均爲肥胖者,其子代發生肥胖的風險更是高達15倍。
縱向研究顯示,青少年肥胖主要是在5歲前形成的。美國大樣本研究顯示,進入幼兒園時已超重的兒童在8年級發生肥胖的概率是進入幼兒園時體重正常兒童的4倍。而肥胖的嚴重程度是預測是否會持續肥胖的重要因素。進入幼兒園時已重度肥胖的兒童中,有超過70%在8年級時仍肥胖。
大多數(並非所有)肥胖兒童或青少年到了成年期仍肥胖;約75%重度肥胖青少年到了成年期仍重度肥胖。這種由兒童期肥胖持續至成年期肥胖的可能性與發生年齡、父母肥胖和肥胖的程度有關,這提醒我們應該對肥胖兒童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 肥胖有哪些危害?隨着肥胖發生率的上升,隨之而來的合併症也在逐漸增多。

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症的合併症包括內分泌、心腦血管、胃腸道、肺部、骨科、神經病學、皮膚病學及社會心理學等多系統的異常或功能受限。特定的併發症如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在過去被認爲是成人的疾病,而現在經常在肥胖兒童中都會見到。此外,青少年期肥胖會增加成年期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例如,在縱向研究顯示,兒童期超重的女性死於乳腺癌的風險會增高,而兒童期超重的男性死於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也會增高。

寶寶胖是福氣?其實你要開始擔心了

1、內分泌異常肥胖引起內分泌異常主要包括糖耐量受損、糖尿病、代謝綜合徵、雄激素過多、生長和青春期異常。
糖尿病前期是肥胖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併發症。表現爲糖耐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輕度異常。空腹血糖100-125mg/dl(5.6-6.9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5.7-6.4%提示糖尿病前期。一旦上述檢查有異常,醫生可能會建議行OGTT試驗進一步評估。在一項6000多名6年級學生(平均年齡11.8歲)的研究中顯示,達超重和肥胖標準的分別爲20%和30%,而空腹受損在超重兒童中達15.5%,在肥胖兒童中達20.2%,在重度肥胖兒童中達22.5%。在一項針對468例伴有空腹胰島素升高的肥胖兒童和青少年研究中,糖耐量受損的發生率達12%,2型糖尿病發生率達2%。
2型糖尿病是肥胖兒童和青少年另一項併發症。在一項研究中顯示,4%的肥胖標準的青少年存在無症狀性2型糖尿病,早期診斷非常有必要。因爲積極的干預可以延緩併發症的發展,包括糖尿病所致的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和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此外,與那些2型糖尿病發病年齡較晚者相比,青少年期存在2型糖尿病者的糖尿病相關性併發症進展可能更快。
代謝綜合徵是指成人一系列導致2型糖尿病和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代謝危險因素,包括腹型肥胖、高血糖、血脂異常和高血壓等。多項心血管危險因素髮生於兒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超重或肥胖者。據報道,如果按成人標準來判斷,美國有將近10%的青少年有代謝綜合徵,兒童和青少年代謝綜合徵的長期影響尚未明確,但若不早期發現和干預,可能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和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肥胖的青少年女性發生雄激素過多的風險增加;肥胖與多囊卵巢綜合徵的因果關係目前並不清楚,但已經明確的是:兩者是相互促進、加重惡化的關係。
兒童和青少年肥胖可能會出現線性生長加速和骨齡提前。據研究發現,部分女孩超重或肥胖與性早熟相關。也有學者發現部分女孩存在同時可導致性早熟和肥胖的基因。

2、心血管併發症兒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與一系列心血管改變有關,並會增加成人期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兩項心血管危險因素“高血壓”和“血脂異常”是代謝綜合徵的重要組成。

超重和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並且隨着肥胖程度相應升高。肥胖兒童和青少年發生高血壓的風險較正常體重者高將近3倍。大概50%的肥胖兒童患高血壓,造成臨牀上嚴重的後果。兒童期出現高血壓,則成人期有很高的機率發生高血壓和代謝綜合徵。
血脂異常可能出現於超重或肥胖兒童和青少年,尤其是有向心性肥胖者,表現爲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降低。
肥胖兒童可能出現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類似於中年人的改變,出現心臟收縮和舒張功能不全、心臟內皮細胞功能障礙、頸動脈內膜中層增厚等,增加成人期冠心病發生率。
3、消化道併發症肥胖與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關,也是兒童期肝臟疾病最常見原因,部分患者可能會逐漸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最終導致肝功能衰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確,但胰島素抵抗似乎是其重要的組成。隨着兒童肥胖發生率的增加,兒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生率也在增加。一項中國肥胖兒童的研究發現,通過超聲檢查符合脂肪肝者達77%,同時伴有肝功能異常(ALT升高)者佔24%。體重管理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唯一有效的方法。
肥胖是兒童無誘發因素(如溶血性貧血、腸外營養史)所致膽結石的最常見原因。膽結石的風險隨着BMI增長而升高,且女孩多發於男孩。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重度肥胖女孩患膽結石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女孩的7倍。兒童和青少年膽結石的症狀和體徵是非特異性的,包括上腹部疼痛、黃疸、右上腹壓痛、噁心、嘔吐和厭油膩食物等。超聲檢查有助於明確診斷。 4肺部併發症肺部併發症主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和肥胖肺換氣不足綜合徵(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OHS)。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重要的誘發因素,肥胖兒童和青少年OSA的發病率較健康體重兒童和青少年升高。在一項64例肥胖兒童和青少年研究中發現,8%出現中度-重度OSA。重度肥胖可導致OHS和覺醒時肺泡換氣不足,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是會危及生命,需要儘早診斷和治療。
5骨科併發症肥胖所致骨科併發症主要包括股骨頭骨骺滑脫(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SCFE)和脛骨內翻(Blount disease)。SCFE是指股骨頭骨骺經生長板從股骨頸滑脫,通常發生於青春早期,肥胖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典型表現爲肥胖的青少年無明顯誘因而出現臀部、腹股溝、大腿、膝蓋等處鈍痛,且既往無外傷史,需要通過X線片確診。此外肥胖兒童更易發生骨折、膝外翻和肌肉骨骼痛。
6神經系統併發症肥胖兒童和青少年更易患特發性顱內壓增高,表現爲頭痛、噁心、嘔吐、眼後疼痛、瞬態視覺遮蔽、視力喪失、複視等。特發性顱內壓增高患者約一半爲肥胖兒童。
7皮膚病肥胖者常見的皮膚病包括間擦疹、癤瘡病、化膿性汗腺炎等。
8社會心理學影響兒童期肥胖帶來的社會心理學影響是比較常見的,包括疏遠、扭曲的對等關係、自尊心受挫、形象受損、焦慮、沮喪等。這些心理疾病的風險隨着年齡增長而增加,對女孩的影響更大於男孩。學齡早期(6-10歲),超重和肥胖兒童可能成爲同伴歧視的目標,對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既然肥胖的合併症如此之多,對人體健康構成極大的威脅,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肥胖呢?又該如何防治肥胖呢?

發生肥胖的原因,以及該如何防治肥胖

爲什麼會變胖?

1、環境因素髮生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目前認爲環境因素是肥胖原因中最容易干預的因素。

幾乎所有兒童期肥胖者都是受環境因素所影響,由靜態生活方式或者攝入比身體所需的過多熱量所致。環境因素是肥胖的部分危險因子,但它是重要的治療目標,因爲它具有可改變性。

食物血糖指數增長趨勢、含糖飲料、預製食品、快餐服務、家庭餐飲減少、室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使用增加、學校供餐營養成分、建築環境構成(如人行道和運動場減少)均與肥胖發生率有因果關係,尤其是含糖飲料攝入和活動減少與肥胖或代謝異常息息相關。

美國一份針對兒童的全國代表性調查報告顯示,含糖飲料平均提供270kcal/天,佔總熱卡攝入量的10%-15%。此外,一項隨機對照研究試驗證明,減少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含糖飲料攝入,與BMI適度下降有關。

2、屏幕時間屏幕時間(看電視、手機、IPAD)是引起肥胖症的最主要環境因素之一,看電視的總時長或在兒童臥室放置電視與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的發生率直接相關。因爲屏幕時間會取代體育活動,影響睡眠,並對飲食質量帶來負面影響。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8月齡以下嬰幼兒應該無屏幕時間(視頻通話除外),2-5歲以上兒童屏幕時間每天不超過1小時。

3、睡眠時間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縮短睡眠時間與肥胖之間的聯繫。

有學者認爲,縮短睡眠時間可能會增加食物攝入、體重增加和瘦素水平更高。睡眠可能與胰島素抵抗有關。在幾項研究中發現,成人肥胖症與睡眠障礙性呼吸、睡眠分裂和間歇性低氧血癥之間的關係,是與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有關的,獨立於肥胖之外。睡眠時間與肥胖之間的機制尚未確定,但可能與血清瘦素水平和胃飢餓素(一種胃腸道激素)水平改變有關,這兩者與食慾的調節有關。或者說,短睡眠會增加攝取食物的機會。

4、特殊藥物很多藥物可以引起體重增加,如某些精神藥物(尤其是奧氮平和利培酮)、抗癲癇藥物和糖皮質激素。短療程口服或吸入糖皮質激素很少對機體有長期副作用。

5、其他造成肥胖的其他因素包括腸道菌羣的影響、環境毒素(污染)和病毒等。

有學者表示,腸道內的定植菌與體重增加有關。動物研究發現,早期使用抗生素的個體更容易在晚期患肥胖。一項針對超過142,000名兒童的研究顯示,抗生素使用與BMI曲線之間存在持續的、進展的和可逆性的關係。但也有不一致的結論,在另外一項大型研究中,並沒有發現早期抗生素使用與隨後的體重增加有關,也沒有與BMI增加有關。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肥胖可能會因暴露於內分泌干擾物質環境中被觸發或加劇,如殺蟲劑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或雙酚A(BPA)。雙酚A是一種用於製造聚碳酸酯樹脂的化合物,是金屬罐裝食品和塑料包裝食品銷售常見的污染物。細胞培養和動物實驗研究表面,BPA是一種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器,可加速脂肪生成和產後體脂增長。成人和兒童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尿雙酚A的濃度與肥胖或肥胖相關疾病包括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相關。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暴露於某些病毒可能會觸發或加重肥胖。在幾種動物模型中,腺病毒36可引起體脂肪增加。人類研究(包括一項小型雙胞胎研究)也顯示出腺病毒36抗體與成人肥胖狀態相關性。但也有其他研究並沒有發現兩者間存在相關性。

6、遺傳因素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遺傳因素在與環境相互作用導致肥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研究顯示,遺傳因素佔肥胖原因的40%-85%。但大部分基因爲多態性,尚未獨立分離出來,因此,遺傳貢獻在常見肥胖中可能存在,但大部分分子機制尚有待確定。

引起兒童期肥胖的各種各樣的遺傳綜合徵和單基因缺陷是肥胖少見的原因,佔所有原因的比例不到1%。與肥胖相關的遺傳綜合徵典型者有早髮型肥胖和查體時有特徵性表現,包括生理缺陷、矮身材、發育遲緩或智力障礙、視網膜病變或耳聾等。Prader-Willi syndrome是最常見的與肥胖相關的遺傳綜合徵,其特點是嬰兒期肌張力低下和餵養困難(常伴生長遲緩),在兒童早期出現攝食過量和進行性肥胖,伴發育遲緩。大部分遺傳綜合徵引起肥胖症的機制尚未明確或是由多基因所致。

7、內分泌異常內分泌疾病所導致的肥胖佔肥胖原因中的比例也不及1%。這些疾病常常與超重或輕度肥胖相關而並不會導致重度肥胖,且大部分會伴有矮身材和/或性腺發育不良。與肥胖相關的內分泌疾病有:皮質醇過多(如皮質類固醇藥物應用、庫欣綜合徵等)、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生長激素缺乏症、假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1α型(遺傳性骨營養不良症)。

8、下丘腦性肥胖下丘腦病變可引起快速進展型重度肥胖,治療起來也特別困難。下丘腦性肥胖常於顱咽管瘤外科手術後出現,常伴有全垂體功能減退,可以由下丘腦的外傷、腫瘤或炎症性病變等引起。

9、代謝編程代謝編程指的是在發育的關鍵期,環境和營養的影響。尤其是孕期,可以對個體易患肥胖和代謝綜合徵引起永久性的影響因素。

懷孕時,孕期母親體重和營養因素可能是代謝編程的重要決定因子,妊娠期糖尿病、子嫺前期、孕母年齡小等均是導致兒童肥胖的危險因素。

嬰兒期和兒童早期也是代謝編程的重要時期。各種人羣中的研究表明,在嬰兒期和兒童早期體重增加速率與隨後兒童期、青春期和成人期肥胖或代謝綜合徵的發生率有關,特別是生後前兩年過多蛋白質的攝入可能會促進體重的增加。

因此,早期干預是預防肥胖的重要手段。

目前尚缺乏早期營養干預的遠期療效對照試驗,儘管如此,我們已有充足的間接證據支持我們優化孕期、嬰兒期和兒童早期的營養配比。 如何治療肥胖?肥胖的防治需要綜合管理,包括孕期母親體重控制、營養攝入、孕期疾病防治(建議定期產檢,由專業的婦產科醫生協助處理);兒童和青少年期體重管理、適當運動和合理攝入各種營養(建議由專業的兒科醫生和營養師協助處理);成年期體重管理、運動計劃和營養搭配(建議由專業的內科醫生和營養師協助處理);重度肥胖者還需要外科醫生的幫助。本文主要着重於兒童和青少年肥胖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建議。

1、體重管理對於超重和輕度肥胖的兒童或青少年來說,保持原有的體重就是最基本的目標,因爲隨着身高的增長,BMI會逐漸下降。如果孩子正處於快速線性生長期,只要減緩體重的增長速度就可以了,這樣更加容易實現並且有利於改善體重狀況,家長和孩子都不會覺得太難實施。

對於中-重度肥胖者,逐步減輕體重更加安全和恰當,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和肥胖程度:對於伴有併發症的2-11歲肥胖兒童,每個月體重減輕1磅(約爲0.45公斤)是安全和有益的,但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孩子和家長都非常堅定和持之以恆;對於有併發症的肥胖青少年,每週體重減輕2磅是安全的,但是每個月體重減輕1-2磅更容易實現,可以先從這個目標開始實施,逐步完成體重管理的長遠目標。

2、飲食管理我們以及其他學者建議設立半結構化飲食目標,尋找能長期改善肥胖者消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質量和數量。這些目標集中於改善肥胖者的飲食行爲比關注飲食結構更容易成功。

容易導致肥胖的飲食行爲有:家庭飲食減少和外出進餐(進食外賣或快餐)、不在餐桌前吃飯、吃飯時看電視、每餐分量過多、進食速度過快、飲食質量差(如缺少蔬菜/水果和帶麩的穀物、進食全脂奶等)、缺乏營養知識(購物時不閱讀食品含量說明、不預先做好購物清單)、攝入過多細糧(白麪包、大米飯)、單一碳水化合物攝入(糖類)、攝入高脂肪的奶類、不吃早餐或其他正餐、過多的吃零食、過多攝入含糖飲料、蔬菜水果進食少、偏食肉類等。

針對不健康的飲食行爲,有如下可能幫助到你的小tips:

1.鼓勵家人一起進餐,減少外賣和快餐攝入;

2.避免用餐時分心和干擾(如開電視);

3.減少每餐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量,增加蔬菜、水果分量以滿足孩子飽腹感;

4.減緩進餐速度,每口食物充分咀嚼(如咀嚼20下再吞嚥);

5.瞭解食物組分,製作“平衡板”,可以製作多種多樣的食物,其中蔬菜、穀物、水果和蛋白質各佔“平衡板”的1/4格(見下圖),指導可以從“”中獲得。如果你覺得製作健康飲食有困難或者不瞭解營養成分的搭配,可以請專業的營養師幫忙,營養師可以幫你選擇健康食物和計劃餐單;

寶寶胖是福氣?其實你要開始擔心了 第2張

6.保證一日三餐規律進食,不吃早餐會導致飢餓感明顯而隨後進食更多;

7.避免進食甜食和加工過的零食,可以用蔬菜和水果代替;

8.避免帶不健康食品(包括薯條、餅乾、甜點和很多其他休閒食品等)回家,如果大人在家吃不健康食品,孩子很有可能也會偷偷地吃,即便已經警告過他們不要吃;

9.不喝含糖飲料包括蘇打水、運動飲料和所有的果汁。

3運動管理增加孩子和家庭運動量是肥胖治療的一個重點。建議兒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同時建議減少靜坐行爲(如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用電腦或互聯網活動、打電話和發短信等)。

對於學齡前兒童,無拘無束的戶外活動特別有效。

對於年長兒,鼓勵其儘可能參與結構化的體育活動,尤其是參與團隊(籃球隊、足球隊、排球隊等)或個人活動(田徑、游泳等),部分青少年更喜歡在健身房參加健身活動。直接鼓勵青少年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以替代靜坐行爲會比較有效,只要找到他們喜歡的活動並持之以恆,肥胖的治療就成功了一半。

非競爭性活動遊戲和生活方式的活動更加適合中-重度肥胖者,如瑜伽、太極、擊劍和武術等,這些活動可以提供中等水平的體力活動,可以替代靜坐行爲,實施起來不會因爲太難而導致肥胖者退縮。

如果肥胖者選擇散步作爲運動方式,建議其散步時戴上計步器,成人散步的目標是每天步行10,000步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兒童散步剛開始很難達到目標值,可以先從目前的步數開始逐日增加,每天大概增加10%。

4睡眠管理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睡眠與兒童的健康和體重狀態有關,解決孩子的睡眠不足或睡眠中斷是解決孩子體重問題非常重要的方法。建議學齡前兒童每晚睡眠10-13小時,青少年每晚睡眠8-10小時。

如何讓孩子獲得充足的睡眠很關鍵,下面這些建議可能會有幫助:

1.設定好每晚上牀休息時間和固定的睡前儀式;

2.上學期間(週一至週五)和非上學期間(週六至週日)夜晚的上牀時間和晨起時間需保持一致,每天相差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3.睡前1-2小時儘量保持安靜,不要進行高能活動(如和其他小朋友賽跑)和刺激性的活動(如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等);

4.不要讓你的孩子餓着肚子上牀,可以睡前進食少量小吃如牛奶或餅乾,但如果睡前1-2小時進食油膩可能會干擾睡眠;

5.睡前數小時內避免進食含咖啡因的食品,包括含咖啡的蘇打水、咖啡、茶和巧克力等;

6.保證你的孩子每天有足夠的時間戶外活動或者規則的體育活動;

7.保證你的孩子的臥室足夠安靜和黑暗;如果完全黑暗的房間讓你的孩子覺得害怕,可以放置一盞光線柔和的夜燈;

8.保證你的孩子的臥室溫度適宜(大概24-25℃);

9.平時不要用你孩子的臥室作爲遊戲場地或者懲罰的地方;

10.不要在你孩子的臥室擺放電視機,也不要在孩子睡覺時在其臥室看電視。

對肥胖兒童進行早期干預(包括設立體重目標、營養目標、活動目標及睡眠管理等)會比較有效,如果肥胖早期不干預而等到青少年期再進行干預則難度會明顯增大。

總而言之,若兒童或青少年出現體重增長過快的情況,建議看兒科醫生,醫生會全面瞭解孩子的病史(包括出現超重的年齡、飲食史、運動史、既往史、用藥史、家族史等)和進行詳細體格檢查,必要時可能需要抽血瞭解有無肥胖相關合並症及潛在的病因等,以幫助查找引起肥胖的原因和制定早期干預的措施,讓孩子遠離肥胖,重獲健康的體魄。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