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健康 > 孩子聽力受損有哪些信號?

孩子聽力受損有哪些信號?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聽力損傷正在越來越嚴重地威脅着寶寶們的健康。

鑫鑫虎頭虎腦,結結實實,小臉蛋白裏透紅,而且眉清目秀的,見過的人都說他是個漂亮的男孩。但是,他平時很少說話,樣子有點發呆,總是瞪着眼睛看人們說話;玩電動玩具、看電視,則喜歡把音量開到最大;和他說話,也得在他跟前大聲喊,他纔會有反應。媽媽帶他到醫院檢查後才驚訝地發現,鑫鑫的聽力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

新生兒聽力篩查很重要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指在住院期間對每一個新出生的寶寶進行的聽力學檢測。聽力正常是寶寶將來進行語言學習和有效交流的基礎,若篩查發現聽力障礙問題,可以及早進行干預,效果較好。

篩查時間?正常的新生兒寶寶通常在出生48個小時之後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最佳測試結果是在寶寶自然睡眠狀態時獲得的。寶寶飢餓時、哭鬧時,往往會影響測試結果。

篩查方法 主要是通過儀器(耳聲發射)來檢查寶寶耳蝸的功能,而不是檢查寶寶是否聽見聲音?檢查結果有“通過”和“未通過”兩種。家長不用擔心,耳聲發射是安全無創的,不會讓寶寶感到不適。

檢查結果?如果寶寶初次篩查未通過,要在出生後42天左右再次接受聽力複查。如果複查仍未通過,要在3個月左右轉診至兒童聽力診斷中心進行診斷性檢查。檢查確診有問題的,要及時到專科醫院或耳鼻喉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

孩子聽力受損有哪些信號?

寶寶聽力受損有信號

寶寶依賴聽覺刺激學習語言,一旦“聽”受挫,“說”必然受到干擾,認知和心智發育也將放慢速度甚至停滯不前。總會有一些蛛絲馬跡,會顯露出寶寶早期的聽力障礙。

寶寶有點“木”?比如,3個月大時對突然發出的巨大聲響沒有反應;6個月大時不知道尋找聲源;9個月大時不懂得注視對自己說話的人,叫他的名字也沒有反應;12個月大時對父母的指令無動於衷。

口齒不清?有的寶寶講話時發音不準確,口齒不清楚,有時與他要表達的意思相去甚遠。這可能是感覺神經性耳聾的一種特有的表現,與寶寶的發音器官無關。

表情疑惑?寶寶和人說話時,習慣於緊盯着對方的嘴,這是耳聾人特有的“讀脣”的現象。他們還經常問“什麼呀”“你再說一遍”;或者一臉茫然,表現出沒有聽清、大惑不解的神態。

喜歡“大”聲音?無論是看電視、聽故事聽歌曲,還是玩電動玩具,總喜歡把聲音開到最大,而且距離電視機、錄音機和玩具很近。

寶寶聽力受損的應對方法

如果是鼓膜穿孔導致的寶寶聽力損害,通常是可逆的。鼓膜穿孔通常是由於氣壓劇變、暴力等導致的外傷和中耳炎等引起,大多數情況能通過手術治療恢復。聽小骨創傷也可能引起聽力損失,但大多數情況也能夠經治療恢復。

如果你的寶寶患有先天性聽力損失,或者由於某種疾病出現了不可逆的聽力損失,你仍然有很多方法能幫助寶寶儘量聽到更多。比如,如果藥物對寶寶的聽力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害,可以及時給寶寶戴助聽器、進行聽覺言語訓練;對那些重度耳聾的寶寶,應及早植入人工耳蝸,其通常能使寶寶的聽力達到30分貝,加上良好的語言訓練,能達到接近正常人聽力的水平。

別讓N個聽力殺手傷了寶寶

平躺着喝奶,打噴嚏捂着嘴和鼻子,經常掏一掏耳朵……這些再平常不過的動作,卻暗藏危險。寶寶的聽力很脆弱,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受到傷害。

NO.1:準媽媽呵護寶寶耳健康

要讓聽力損傷和耳聾遠離寶寶,媽媽在懷孕時就要特別注意,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以及其他孕婦禁用的藥物;做好孕期保健,別感染風疹等病毒,從源頭上切斷病根。另外,寶寶出生後要及早做聽力篩查。據統計,我國新生兒聽力障礙的發病率爲1~3‰,因此,出生後及時做聽力篩查,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寶寶的聽力缺陷。

NO.2:不要平躺着喝奶、喝水

寶寶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會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導致中耳炎的危險。所以,寶寶喝奶或喝水時,要將他的頭擡高一些,並隨時給他擦掉流出來的奶或水。另外,在寶寶洗澡、洗頭、游泳時,也要小心防止水流入耳道。

NO.3:掏耳朵不是好習慣

看到小寶寶的耳朵里耳屎不少,愛乾淨的媽媽總是忍不住想把耳屎弄出來,但這樣做有一定的危險性,容易引發外耳感染。因爲小寶寶的外耳道還沒有發育成熟,大多呈扁平的縫隙狀,耳內的皮膚又很嬌嫩,如果經常給寶寶掏耳屎,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皮膚損傷,引起炎症。耳朵不能隨便掏,那有耳屎怎麼辦?一般來說,耳屎會隨着寶寶的咀嚼、張口、打哈欠、蹦跳等活動而自行脫落,並排出耳道。

NO.4:噪音污染,讓聽力很受傷

電動玩具是很多寶寶的最愛,但它們發出的刺耳的響聲,則是損害寶寶聽力的“殺手”之一。其他,如寶寶長時間受到街道上車輛發出的聲響、汽笛聲、裝修噪音等的刺激;超過一定音量的電視節目、音樂聲的刺激;或戴着耳機、長時間地聽MP3等,內耳聽覺神經都很容易“受傷”。無論是聽故事、兒歌,還是看動畫片,都要給聲音一個“限制”;給寶寶買玩具,首要的標準是買正規廠家的產品,並看其是否通過了安全與合格檢測。

NO.5:感冒也會連累耳朵

中耳炎是指中耳腔因細菌感染導致的急性或慢性發炎、膿液增多,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耳鼓膜穿孔、破裂。中耳炎非常“青睞”學齡前的寶寶,是引發嬰幼兒聽力下降的主要禍根之一,而上呼吸道感染有可能成爲中耳發炎的誘發因子。寶寶一旦得了呼吸道疾病應及時治療。

NO.6:打噴嚏、擤鼻涕別犯錯

有些媽媽在給寶寶擤鼻涕時,習慣用兩個手指捏住其兩側鼻翼,讓其用力將鼻涕擤出。殊不知,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會在壓力的作用下被從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中耳炎。另外,打噴嚏如果捂緊寶寶的嘴和鼻子,會使鼻部壓力增高,細菌、病毒就容易隨氣流由咽鼓管進入壓力低的中耳鼓室,從而引起急性中耳炎。

NO.7:給寶寶用藥,格外小心

有些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小諾黴素、新黴素等屬於耳毒性藥物,它們主要是損害第八對腦神經,也就是位聽神經,中毒症狀主要有眩暈、耳鳴和耳聾等,一般在停藥一段時間後發生。一些過敏體質的寶寶感冒發燒時如果使用這些藥物,有可能對聽力造成致命的損害。父母最好能瞭解一些常用的耳毒性藥物,對那些家族中有藥物性耳聾患者的,嚴禁使用同類藥物;寶寶生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警惕耳中異物

時刻提醒寶寶,不可把釦子、小球、糖豆、玩具小零件等小東西塞進耳朵裏;也不能把尖的或小棍樣的東西插進耳朵,那樣很容易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甚至引起耳聾。

媽媽平時要管理好小物品,把它們存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同時教育寶寶不能向耳朵內亂塞東西。另外,家長應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寶寶之前往耳朵裏塞過東西,家長就要保持一定的警惕。若寶寶表示耳朵不舒服或老抓耳朵,那就有存在問題的可能,此時最好帶寶寶上醫院就診,以便及早發現耳內異物。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