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父母一般孩子有可能更出色

父母一般孩子有可能更出色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上樑不正下樑歪”這些觀念讓每一個當爸媽的都緊張,他們覺得做父母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應該儘可能的好、儘可能的完美,所以每時每刻都想着維持高大全的形象,認爲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殊不知,這種完美的父母其實會讓孩子覺得“壓力山大”。有時候,適當地“示弱”,承認自己的小錯誤和缺點,也是一種不錯的教育方法,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親切,在成長過程中更加勇於嘗試和探索。

父母一般孩子有可能更出色

  案例1

  “媽媽和你一樣,也會做錯題”

欣欣剛上小學一年級,從無拘無束的幼兒園走進紀律嚴明的小學,欣欣有點不太適應,經常丟三落四,上課時總是坐不住,做作業也會出錯。學校的老師認爲她有多動症,還經常會在校訊通上點名批評那些做錯題目的孩子,欣欣的爸爸覺得很沒面子,欣欣的媽媽告訴她,“媽媽小時候跟你一樣,也會做錯題的,有一次考試得了70分,姥爺把媽媽揍了一頓,連飯都沒得吃。”“真的嗎?真的嗎?姥姥說你小時候回回都考一百分呢!”“嗯,那是長大以後的事情,一年級的時候媽媽也經常做錯題。”

◎專家分析會犯小錯的爸媽讓孩子更覺親切

一個門門功課都考100分的小孩人人都想要,但他們通常都有一個名字,那就是“別人家的小孩”。中國的家長喜歡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他們每晚要花很長時間來監督孩子做作業,拼音寫得不規範,數學題目算得太慢,都會把孩子大罵一通,“你怎麼這麼笨,比豬還蠢!爸媽小時候比你聰明多了!回回都考一百分的。”這樣的教育方法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卑、恐懼,哪裏還有心情去把作業好好完成。

爸媽如果在孩子面前“回回都考100分”,那就會顯得高不可攀了,但當家長勇敢地承認自己也會犯一些小錯誤和小毛病時,孩子就會明白這是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沒有什麼丟人的,也就覺得安心了,且孩子會非常地認同你,他們認爲“表現好”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自己也去這樣做,就同樣可以做到。

  案例2

  小杰總是很難整理好書包,媽媽讓他“彆着急”

小杰的老師要求他們每天晚上睡覺前必須把第二天上課要用到的書本和文具都整理好裝進書包,“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很重要”,但小杰似乎總是很難完成。小杰的媽媽心裏明白,自己也是那種特別不會收拾房間的人,衣服、書本、雜誌永遠都不會放得整整齊齊,想到這些,小杰媽媽總會和小杰一起來整理書包,並安慰他,“彆着急,慢慢來,媽媽到現在整理東西也做得不夠好。”

◎專家分析當孩子遇到困難,除了安慰,家長也別代辦,而是給空間孩子自己探索

斯坦福大學教授約翰佩裏曾提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疊放型的,一種是平放型的,疊放型的人擅長收納和整理,平放型的人要把所有的東西攤開來才知它們的準確位置。平放型的人做事情的速度不會慢,只是看起來沒那麼整潔。要讓一年級的孩子學會按課程表來整理書包,確實是件難事,孩子沒有經驗,有的孩子能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所有的書本和文具都裝進去,拉上拉鍊萬事大吉。這也沒啥不對。作爲家長,別急着自己或讓保姆爲孩子代辦清理書包,而是告訴孩子彆着急,“我們一起來學會清理書包”,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去摸索去學會,這個過程中給孩子適當的指引,比如收拾書包是個大項目,要讓孩子學會把它切成小項目,每個科目放一個單獨的文件袋,循序漸進,用一個月或一個半月的時間來幫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

案例3

高管媽媽培養了一個事事第一但沒有朋友的孩子

思思的媽媽是500強企業的高管,她在公司裏面雷厲風行,在家裏面對孩子的要求也很嚴格。思思的智商很高,和小朋友一起比賽做遊戲,每次都是第一,但所有的小朋友都不願意跟他一起玩耍。思思有一個比他小8歲的妹妹,在思思寫作業彈鋼琴時總是喜歡來纏着他玩,思思對他的態度很兇,“走開,不要吵我!”妹妹吃東西弄髒了衣服,他會嘲笑她,“看你這麼髒,媽媽不喜歡你了,不要你了!”

◎專家分析若對自己求完美,但別如此要求孩子

家長對孩子事事要求完美,孩子可能會很聰明,他們爭強好勝,普遍有種“輸不起”的心態,這樣的孩子習慣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事情,他們的人際關係一般較差,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他們一起玩,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會有一個事事要求完美的爸或媽,案例中這個小孩對妹妹的態度其實是媽媽對他態度的投射。

  不完美父母的七大好處

1 有一對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會放鬆許多。

2 有一對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會從錯誤中吸取經驗。

3 有一對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會敢於嘗試和探索。

4 有一對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會不怕失敗。

5 有一對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有承認錯誤的勇氣。

6 有一對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會尋求獨立。

7 有一對不完美的父母,孩子就不會有過強的中心感。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