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學齡前兒童看電視的十大禁忌點

學齡前兒童看電視的十大禁忌點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時期,每天長時間地看電視,容易使孩子神經系統與機體產生疲勞,影響身心健康發展,影響學習等其它活動的正常進行。

學齡前兒童看電視的十大禁忌點

有些父母把電視當做“高級保姆”,三四歲的兒童就成了“小電視迷”。專家提醒:學齡前兒童看電視更要養成良好習慣,否則,會給身體帶來危害。學齡前兒童看電視有“十忌”。

一忌時間過長

學齡前兒童每天看電視時間最好控制在40分鐘之內爲好。

二忌距離過近

學齡前兒童看電視總喜歡往前面坐。這樣,孩子的眼睛在屏幕發出的強光的長時間刺激下,不僅容易使孩子視覺的敏銳度與適應性降低,而且容易造成眼睫狀肌調節功能的降低,晶狀體逐漸變凸,導致近視出現。一般來說,看電視時,把孩子的座位安放在距離電視機2.5~4米處爲宜。

三忌音量過高

學齡前兒童看電視時,長時間在較高音量的刺激下,不僅容易使聽覺的感受性降低,形成不良的聽覺習慣,而且容易導致視覺等感受性的下降。相反,採用相對小的音量,對孩子的聽力、視力、注意力等的發展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忌光線過暗

看電視時,室內光線過暗,則影響孩子視覺功能的發展,也容易導致近視現象的出現。晚上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時,不要把照明燈都關閉,在電視機後方安上一盞小紅燈,可起到保護視力的作用。

五忌坐姿不正

孩子看電視時,歪歪斜斜地就坐,如靠在被子上、躺在父母懷裏,都容易使孩子未定型的脊柱發生變形與彎曲等,養成不良的坐姿習慣。

六忌飯後即看

飯後孩子即看電視,容易使孩子的大腦興奮中心轉移,注意力高度集中於電視內容,形成消化液分泌的停滯與食物的沉積現象,影響腸胃的消化。飯後,讓孩子輕微活動一會兒後,再看電視爲宜。

七忌邊吃邊看

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或糖果、瓜子等,嘴裏的食物往往咀嚼不夠,容易加重孩子的消化負擔,影響消化功能。長期如此,還容易養成吃零食的不良習慣。

八忌看武打兇殺內容的電視

學齡前兒童常常看武打兇殺片,不僅容易使孩子長時間處於緊張、恐懼狀態,影響身心健康發育,而且容易使孩子產生好奇心,進行模仿,導致孩子對打架鬥毆等不良社會現象適應性的提高。攻擊與冒險行爲增多。

九忌患電視孤獨症

電視和電視遊戲機對兒童的吸引力極大。兒童思維分析力差,模仿性很強,長此下去,兒童只對電視節目感興趣,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性格變得孤獨,嚴重的可出現反常的心理狀態。

十忌讓孩子躺着看電視

一些父母讓小孩躺着看電視,以爲孩子舒服,其實適得其反,這對孩子的健康頗爲不利。有些人喜歡躺在牀上或沙發上看電視,覺得這樣看電視舒服自在又省勁。他們的孩子也跟着學,躺着看電視。其實,躺着看電視害處是很多的。這是因爲躺着看電視時,不但要仰着頭,側着身,而且需要歪着脖子和偏轉眼睛。

這樣,眼睛的視線與電視機屏幕就不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就需要用眼睛來進行調節,時間長了會引起眼球外肌和眼球內的睫狀肌發生痙攣收縮,從而造成眼球脹疼、結膜充血、雙目流淚,甚至出現眼壓增高,視覺模糊和視力下降等現象。

如果經常躺在牀上或沙發上看電視,還會使眼球內外直肌和上下斜肌重度疲勞,收縮失調,從而造成眼睛斜視等疾病。青少年的身體正處在發育時期,不但容易使眼睛感到疲勞,而且還容易造成眼睛散光等疾病。

另外,躺着看電視,由於身體的大部分肌肉已經放鬆,人體內的呼吸和血液循環減慢,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逐漸進入抑制狀態,大腦的思維和記憶能力也大大減弱,從而造成抑制和興奮的嚴重失調,這樣不但達不到欣賞電視節目的目的,而且還會引起失眠、神經衰弱和腰背痠痛等不良後果。所以,爲了保證身體健康,預防發生疾病,最好不要躺着看電視,尤其是兒童。

手足癬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本病大多是通過直接接觸或者間接接觸兩種方式傳染而來的。如果接觸了手足癬患者使用過的拖鞋、襪子以及手套等帶菌物品的話,則很容易被傳染上手足癬。此外,還可以通過與患有癬病的動物直接接觸傳染。手足癬若處理不當,可導致全身發疹,如果繼發感染,可發生丹毒,重者導致敗血症。

手足癬啥時治療最好?專家指出,只要真菌沒徹底殺死,就會潛藏在皮膚和指(趾)甲裏,等待機會再次作亂。而冬天穿的鞋襪厚,難以清洗消毒,正好給真菌的隱匿提供良好的溫牀。一旦遇上春天的暖溼氣流,就會再次誘發足癬。所以,在真菌活動力減弱的冬天治療,既能完全殺滅真菌,達到根治的效果,又能給足癬復發打好預防針,可謂一舉兩得。

仔細辨別皮炎和癬病

亂用藥可致病情加重

皮炎、溼疹常常與過敏反應和慢性不良刺激有關。比如接觸性皮炎就是接觸了某些外源性物質後在皮膚黏膜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見的有化妝品引起的面部接觸性皮炎、金屬眼鏡架引起的接觸性皮炎、鍍鉻皮帶扣引起的肚臍眼周圍接觸性皮炎和膏藥引起的局部接觸性皮炎。除此之外,常見的皮炎疾病還有蟲咬皮炎、神經性皮炎、日光敏感性皮炎、尿布皮炎和藥物性皮炎等。其臨牀表現主要是急性期出現小丘疹、丘皰疹、小水皰及糜爛滲出,邊界不清;慢性期出現皮損肥厚、浸潤,皮膚呈苔蘚樣改變。

而皮膚癬病是由於皮膚受到皮膚癬菌(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最初會出現水皰或丘疹,從中心逐漸向周圍等距離擴散,呈環狀、半環狀,邊界清晰,中間輕,有自愈傾向,俗稱“錢癬”。

皮膚癬菌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因而皮膚癬病在我國南方地區較爲多見,春夏季是好發季節。醫學上根據皮膚癬菌侵犯的部位不同,將其分爲頭癬、足癬、手癬、體癬和甲癬。

皮炎、溼疹與癬病的區別,最具特徵性的是:前者一發一大片,且邊界不清;後者面積都很小,呈環狀,邊界清晰。

總而言之,癬病和皮炎要仔細辨別,最好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旦確診爲癬病,比如最爲常見的手足癬,則要在冬季加以治療,以期達到根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