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音樂教育 在放鬆和快樂中進行

音樂教育 在放鬆和快樂中進行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童年是人生旅途的始點,一個良好的開端將使孩子終身受益。隨着幼兒早期教育事業的發展,音樂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漸漸被人們發現和重視。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音樂教育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 在放鬆和快樂中進行

神奇的音樂效應音樂教育從身體語言、認識、情感、個性和社會性方面對兒童身心發展都有重要意義。音樂教育能促進孩子大腦的發展,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促進語言、感知能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孩子個性的發展等。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戈登?肖教授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對78名4歲上下的幼兒進行試驗。他們將這些孩子分成3組,一組學習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鋼琴曲,一組學習計算機,一組不接受特殊的訓練。然後,用拼圖遊戲測試和對比這些孩子的智力。開始時,3組孩子的智力相差無幾,但是,9個月後,學習音樂的孩子得分平均提高35%,而其他兩組的孩子,則幾乎沒有提高。研究人員解釋說,幼兒期是大腦的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開始形成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大腦思維模式很容易形成,並可永久保持。因此,這一階段接受音樂訓練,會使大腦形成融會貫通的模式,可大大提高大腦的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請放鬆,這只是音樂提到教育,許多家長想到的是嚴肅、認真、刻苦等字眼。而提到音樂教育,不少家長立刻想到讓孩子去學琴和跳舞,認爲這種專業性的樂器演奏和舞蹈就是音樂活動的全部。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功利的音樂觀。音樂是人類表達思想、感情和生活情態的一種方式,而樂器演奏和舞蹈僅僅是音樂活動的一種形式。

太過強調純技巧性的樂器學習和舞蹈學習只是讓孩子學到了使用某種樂器和跳某種舞蹈,而並沒有讓孩子獲得美好的音樂體驗,甚至會破壞他對音樂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最後成爲一個離開曲譜就不會彈琴、離開樂曲就不能跳舞的孩子。

快樂是王道對於幼兒階段的音樂活動而言,音樂學習主要是一種教育手段,是要通過音樂的學習讓孩子在語言表達、數字概念、肢體協調、記憶力、與人交往合作等方面獲得更高地提升,達到通過音樂智能發展其他智能的目的。幼兒園的音樂活動就體現了這樣的功能。

一般而言,幼兒園音樂活動有唱歌、樂曲欣賞、主題活動、樂器演奏等。唱歌不在於讓孩子唱準音,而在於讓孩子體驗歌唱的快樂;樂曲欣賞是爲了提高孩子對美的感受力;主題活動和樂器演奏的重點則是發展孩子動作協調、交往能力等。

因此,家長不要把音樂教育看得太嚴肅,更重要的是要孩子享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而不必苛求孩子成爲音樂家。

也是一種遊戲對於孩子而言,音樂啓蒙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接觸音樂。尤其對小年齡段孩子的音樂啓蒙,應該是在老師和家長的啓發下,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大膽地去嘗試,去接觸音樂的過程。

激發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要比用棍棒壓迫孩子苦學有效得多。但前提是家長要成功地創設能夠讓孩子輕鬆學音樂的家庭環境。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例如說兒歌、拍手、做遊戲、講故事、唱歌等來培養孩子的樂感。這樣,孩子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從而熱愛音樂,並且鍛鍊其它方面的能力。這種感受和體驗的獲得不是外在的知識灌輸和技術訓練,而是通過孩子的親自參與,自發地、自然地在無形中獲得。

音樂進行時音樂教育不僅能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和表現力,而且能促進孩子大腦的發展,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的音樂教育中,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定的引導,使孩子的專注、協調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在動作中感受音樂孩子的音樂教育首先是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在玩樂和遊戲中懂得音樂。

如家長可以教一首歌謠“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頭頂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腳底下。”前兩句從低音唱到高音,後兩句從高音唱到低音,動作則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膝腳掌平放在地,雙手從腳下隨着歌聲向上做爬的動作,當唱到爬到頭頂上時,手正好到達頭頂,唱下兩句時,手又從頭頂爬到腳下。這種一邊唱一邊做動作的方法,讓孩子用身體動作理解了高音、低音。這些活動不強調過多的技巧,讓孩子在父母的啓發下,體會音樂的節奏使孩子能夠很容易地喜歡音樂,對音樂開始感興趣。

感官總動員孩子在用耳朵聽、眼睛看、嘴巴學唱,加上配合各種動作的同時,能夠調動各個器官都參與音樂活動,從而能使孩子注意力集中,也同時鍛鍊了各方面的協調能力。

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邊跳邊唱,讓孩子自然而然地用身體去感受各種音樂風格所帶來的韻律。還可以帶着孩子一起模仿某種動物的姿態,配合它的拍子起舞。孩子們可以拍手、跺腳,甚至拍屁股,用各種能夠想到的方式來表現他所聽到的節奏,這樣的音樂節奏練習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協調能力。

聽到創造力3歲左右的孩子是聽力辨音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如果讓孩子多聽各種各樣的聲音和節奏,有助於他們辨音能力的發展。家長可以帶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讓他們注意小鳥的歌聲,小溪的流水聲,小羊的叫聲,把它們錄下來,回家後讓孩子傾聽,辨別這些聲音的區別。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有一對敏銳的耳朵才能體會音樂的精妙,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聽覺能力。

4歲的孩子是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可以通過音樂教育來有效開發孩子的創造力。比如家長可以啓發孩子:剛纔媽媽唱的是爬到頭頂上,你還能說出爬到哪兒?有的小朋友會說爬到鼻子上、有的會說脖子上、有的會說屁股上。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開動腦筋,自己編創歌詞。

音樂最佳時在家長給孩子選擇樂器時,兒童音樂教育專家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0~2歲:以聽爲主,主要是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知力和領悟力。

3歲:以聽、唱爲主。此時要特別培養孩子的節奏感,給他聽的音樂可以是節奏性比較強的,這樣更能引起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4~6歲:此時是開發孩子音樂潛能最關鍵的時期,因爲現在可以讓孩子學習一些實際的音樂技能了。可以讓孩子從單純的節奏練習向旋律、音準方面過度,並可以讓他配合樂曲接觸樂譜。在樂器的選擇上,4~5歲可以開始學鋼琴、電子琴、手風琴等鍵盤樂器,而學習絃樂器,如小提琴、古箏等,應在5歲半之後。一般來說,學習鍵盤樂器一年,基本掌握了音準和節奏感後,再轉學絃樂器會更好。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