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忘記自我成長的媽媽很難教出真正優秀的孩子

忘記自我成長的媽媽很難教出真正優秀的孩子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媽媽永遠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常常承擔起絕大多數的責任。

很多媽媽,有了孩子後,一門心思都撲在孩子身上,她們的生活中,幾乎所有時間都圍繞着孩子。

“很多媽媽投入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爲什麼還是總覺得力不從心?”

我看到媽媽們的壓力和焦慮,她們都有一個很高的目標,想做一個“一切都是爲了孩子”的好媽媽。

但是現實是,她們根本無法做到“一切爲了孩子”,其實,她們也不必做到“一切爲了孩子”。

我告訴她:“你可能忘記了關注你自己。”

永不放棄自我成長,纔是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愛。

忘記自我成長的媽媽,容易產生強控制慾

前段時間,朱雨辰媽媽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雨辰媽媽說,她用全部生命去愛兒子,完全沒有自我。

每天凌晨4點起來幫兒子熬梨汁,堅持了十多年;

兒子在北京工作,她一個人搬到北京陪着;

每天都把食物塞滿了兒子的冰箱,拍戲的日子都全程跟着......

可是,這樣無微不至的愛對應的要求是什麼呢?

控制。

很多父母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我還不是爲了你”“都是爲你好”。

其實,這些話背後的潛臺詞就是:“你什麼都要聽我的。”

於是,兒子的每段感情她都會干擾,以至於39歲的朱雨辰還是孑然一身。

控制慾極強的雨辰媽媽,最大的根源就是沒有自己的生活,忘記了自我成長。

而一個媽媽,一旦抗拒成長,很容易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

忘記自我成長的媽媽很難教出真正優秀的孩子

自己對生活、配偶的不滿意,人生理想的未完成,都指望着通過改造孩子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期待。

於是,所有的情緒、行動幾乎都和孩子綁定在一起,共進退,同悲喜。

孩子考試成績好,這一天就非常愉悅;孩子沒有別人表現得好,心情頓時灰暗下來。

一個孩子,擔負着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註定會出問題。

就像被媽媽這種密不透風的愛牢牢控制的朱雨辰,節目裏,他在朋友走後深夜痛哭,睡在狗窩裏,像個受傷後無助的孩子。

當了媽媽之後,也不要忘記自己的角色,還是妻子,還有自我。

努力活出自我,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一位職場媽媽,說她每天出門看到孩子哭鬧着不想媽媽去上班的樣子都很揪心。她覺得自己很自私,不願意放棄工作全身心帶孩子。

我問她,放棄工作做全職媽媽,你會開心嗎?如果你不開心,這種狀態的你又怎麼帶得好孩子呢?

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曾經也有同樣的困擾。

在選擇陷入兩難之際,好朋友告訴她:“你想讓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可以了。”

這句話猶如醍醐灌頂,董卿說:“我應該很努力地把自己變得更好,讓孩子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候,會對你有愛也有尊敬,他從你身上可以學到一些好的品質,我不想放棄我繼續成長的可能,我不想因爲孩子而變得止步不前。”

於是,她開始籌備《朗讀者》,這一次,不僅僅是主持人,還是製片人。爲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她接受了一個全新的挑戰。

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受影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個媽媽能做的部分也是有侷限的。

有的時候相比媽媽做了什麼,媽媽是什麼樣的人對孩子來說更爲重要。

媽媽努力、上進、堅強、樂觀、自信的生命狀態,給孩子帶來的教育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影響着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孩子能夠發展出新的視角,從“媽媽活出自我”中學到“我也要活出自我”以及“我如何活出自我”,懂得爲自己的人生負責。

當他們以後做父母時,也會自然而然將這一點傳承給下一代。

一位媽媽,在關注自我成長之餘,給孩子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愛,比爲了孩子犧牲自己的全部好得多。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着地提升自己

龍應臺在《目送》中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父母與子女,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爲各自的人生負責。

當一位媽媽瞭解到這一點,會對孩子少一分控制,多給出一份自由成長的空間。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體驗,孩子越來越大,越來越不跟自己說話,還沒問幾句,一個“說了你也不懂”懟得人啞口無言。

“我覺得委屈、又寒心”,一位朋友曾經跟我訴苦,“我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他,到頭來卻被嫌棄。”

很多媽媽,有了孩子之後,就漸漸忘了自己。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聊天的內容除了孩子、就是生活的雞毛蒜皮;接觸的人,除了同樣的寶媽,就是市場的菜販。

本來,低到塵埃裏,埋頭於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但是,僅僅懂得這些,也會逐漸離孩子的精神生活越來越遠,教育孩子時,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實,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影響孩子成才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時候,媽媽的整個人生,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

我們的情緒和成熟程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態度,我們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都是需要一直學習的事情。

對自己、他人、社會、大自然以及彼此之間關係的認識越來越客觀,更堅持地活出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來說,是最好的滋養。

願所有的媽媽,愛孩子的同時,不要忘記對自己多一點關注,在屬於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得越來越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