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公共場合哭鬧 教你4招搞定

孩子公共場合哭鬧 教你4招搞定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家長們總會很尷尬,孩子哭鬧時該如何穩定他們的情緒?來試試這幾招吧。

孩子公共場合哭鬧 教你4招搞定

行進的大衆運輸工具上、寧靜的餐廳或人來人往的百貨公司中,常常聽見有孩子大聲笑鬧、哭叫的聲音,以及父母們“噓!不要吵”、“你再哭我就…”等等斥責的話語,到底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時父母們該怎麼處理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階段性的需求

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陳彥琪表示,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哭鬧,想必是爸媽們都經歷過的夢魘、頭痛不已的情境!尤其是5歲前的孩子,因語言能力還不夠成熟,當以下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孩子自然會透過哭鬧或番的方式來告訴父母。

1.生理需求

1歲左右的孩子因爲年紀小,生理上一不舒服就會放聲大哭,此時父母們可以觀察孩子的生理狀況,是不是沒有睡飽?是不是孩子餓了?還是尿布溼該換了?纔會透過哭哭的方式來告訴父母──我不舒服。

2.心理需求

2歲左右是俗稱的“麻煩2歲”(troubletwo),此時孩子慢慢有了自主意識,開始會有想表達自己意見的心理狀態;而3歲左右又有俗稱的“可怕的3歲”(terriblethree),此時孩子較爲自我中心,沒辦法理解爲什麼別人想的和他不一樣,例如當大家都在玩玩具,孩子也想玩,可能就會透過大聲哭、爭吵的方式表達需求。

3.社會需求

5歲前的孩子因爲還沒入學,並不清楚社會的規範及遊戲規則,在家中可以獨享自己的玩具;但在公共場合(如親子館、公園),孩子卻必須要排隊等着玩遊樂設施,並與其他人分享玩具,這是孩子沒有學習到的。若父母覺得理所當然,一開始就要求且強迫孩子,孩子會感到很委屈,所以只能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不滿。

在吵鬧當下,穩定孩子4Tips

祕訣1:先穩定雙方的情緒,再溝通講道理

遇到孩子哭鬧的狀況時,父母必須先覺察並穩定自己的情緒,纔有辦法試着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是什麼,再穩定孩子的情緒。以下2-4爲穩定孩子情緒的方法。

祕訣2: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有時孩子哭鬧的原因點並不在事物的本身,而是父母的態度或是孩子本身的需求能否被看見,因此可將孩子的注意力從原本執着的事物,轉用替代性的東西來代替,例如孩子要離開親子館卻捨不得某樣玩具而想帶回家時,可用圖畫紙或貼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並安撫孩子,告訴他下次可以再來。

祕訣3:讓孩子宣泄

當孩子已經哭到聲嘶力竭、喘不過氣時,建議父母可找個安靜無人的角落,陪伴孩子將情緒宣泄完,再好好的安撫孩子。此時也記得避免說一些:“你看吧,這樣哭很累吧?”之類挑釁孩子的話語。

祕訣4:帶孩子離開現場

當孩子哭鬧的原因和現場的人事物有關,可先將孩子帶離現場,避免接觸後再引發哭鬧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