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養育男孩的家長,需要多做的三件事

養育男孩的家長,需要多做的三件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那麼養兒子是什麼呢?養育男孩和女孩區別完全不一樣,下面小編要說的是,養育男孩的你需要多做的三件事。

在未成爲父母之前,大多數人想象的育兒畫風是這樣的:親親抱抱、親密的依偎在一起,在一片歲月靜好中玩娃娃、講故事或各幹各的事,睡覺前互相親吻互道晚安……總之,母慈子孝無疑了。

然而,爲人父母后,部分父母、確切的是養育男孩的那一半父母被現實打臉了——要求親親抱抱?或許會迎來兒子的啪啪打臉;歲月靜好一起遊戲?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有什麼物品被扔到地上或直接碎成渣;睡覺前互相親吻道晚安?可能你快把自己哄睡着了,兒子還能從牀上爬起來再去玩一會……現實就是,先天精力旺盛、好動、攻擊性強、神經大條等男孩屬性讓養育他們的父母完全經歷的是另一種生活。

難怪吐槽自家兒子的文章總是能夠引起衆多媽媽的共鳴。比如,當別人家媽媽誇讚自己女兒是貼心小棉襖時,養男孩的媽媽只能形象地吐槽自己兒子就是一大皮衣——冬天不保暖,夏天悶得慌。

不過,吐槽歸吐槽,面對養育男孩和女孩兩個完全不同的畫風,父母們仍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男孩這個物種究竟要怎麼樣?其實養育男孩,可以試着在三個方面更花心思:

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女孩先天更愛表達,連語言發育都快於男孩。比如,1歲多的女孩常常可以說出很多詞彙並能完成一些基礎表達了,男孩子還處在亂叫的階段。女孩都學會抓住時機向父母撒嬌了,男孩還在因爲父母不明白他的意思而着急到哭。

除了語言發育的滯後,科學研究也爲男孩“不善交流”的屬性提供了依據:男孩的情緒都在右腦處理,而表達感覺的語言區域在左腦(女孩是左右腦都能處理語言)——從右腦到左腦,的確比女孩要艱難和滯後。

因此,男孩子的父母需要在情緒認知及表達上給到孩子更多的引導。例如,當孩子表現出負面情緒時,媽媽可以詢問道:“寶寶是在爲什麼事情難過嗎?”“寶寶是不是感覺到孤獨?”引導孩子去正確認知當下的情緒。隨後再引導其進行相應的表達:“是因爲什麼事情難過呢?和媽媽說一說。”除此之外,當男孩願意表達時,一定要耐心聽他把話說完,多爲男孩子創造表達的機會,對於他以後學習語言、日常表達、情緒管理都有很大的幫助。

養育男孩的家長,需要多做的三件事

引導孩子關心他人

“媽媽,你上班很累了吧。”“爸爸,你今天不開心嗎?”女孩子的心思細膩敏感,更容易覺察到他人的情緒並予以撫慰。相比之下,男孩子生來有些“粗枝大葉”,腦袋裏被各種打怪獸和好玩的玩具塞滿,很難騰出空間來關心他人。

那麼如何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暖男呢?父母們可以從日常的生活細節着手進行引導。比如,引導孩子觀察他人並獲得結論:“寶寶你看奶奶今天站起來有點費力,可能是膝蓋疼,你去關心一下幫奶奶揉揉腿腳吧。”或者,直接向孩子尋求關心:“媽媽今天不開心,寶寶能抱抱媽媽嗎?”當然,日常關心人溫暖舉動也可以拉上孩子一起:“爸爸今天感冒了,你去幫爸爸倒一杯溫水吧?”通過這樣的行爲引導男孩子建立關心他人的意識,提高情商,爲今後的人際交往能力加分。

引導孩子尊重女性

女孩子的媽媽都在教女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但男孩子的媽媽卻沒有教會男孩子如何尊重女性——之前,一位朋友帶着女兒在遊樂場玩,女兒的裙子總是被一個淘氣的男孩子掀開,朋友上前訓斥了男孩後卻遭到男孩的媽媽回擊:孩子還不懂事,幹嘛那麼認真!

不要讓男孩子學壞——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這都是男孩家庭的教育底線,但隨着社會文明的發展,以及一些惡性事件的發生,身邊越來越多的男孩媽媽從女性的視角出發、意識到男孩教育才是解決部分社會問題的根源所在:教孩子把女性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來對待,教孩子尊重女性的意願,教孩子如何去愛護他人,教孩子如何認真地對待一段感情……甚至有人說,教男孩尊重女性就是對他最好的教育。

女孩是小棉襖、男孩是小皮衣,我們並不希望通過教育把小男孩教育成小棉襖的樣子,而是希望能夠通過教育,更好地引導孩子學會表達、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尊重女性,成長爲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男人。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