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爲什麼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沉默”?

爲什麼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沉默”?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孩子的沉默只是內向性格影響,那隻需要在平日裏注意溝通和培養即可,可一旦孩子的沉默背後,還藏着更多的隱藏原因時,就要多加註意和小心,尋找沉默背後的危機

1、有些家長特別喜歡安靜的孩子,說孩子聽話不鬧騰,也能給自己省下不少的精力。可是當沉默成爲一種慣性,孩子長時間沉默之後,就要注意了,孩子是不是有事情瞞着自己。

表姐最近就爲這事兒煩惱,從前特別調皮的侄女歡歡最近就變得特別沉默,才小學五年級就天天皺着眉頭,她問什麼孩子都不願意說。

直到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看到她膝蓋一塊塊的烏青才覺得不對勁,去跟老師溝通孩子最近的情況。

然而從老師那兒得知的情況卻讓她大爲震驚,孩子也不是因爲調皮打鬧弄得烏青,而是爲了參加元旦晚會的排練去跳舞摔得,然而跳舞的事情歡歡一次都沒跟表姐提起過。

其實歡歡從小就表現出了對跳舞的慾望,只是從前每次跟表姐說想學跳舞的時候,都會被表姐以各種理由拒絕,表姐總覺得練習跳舞會耽誤學習時間,一直沒答應,沒想到這次歡歡在學校裏自己找了個機會跳舞,在家裏閉口不提這事兒。

然而表姐得知真相第一個反應就是去質問歡歡爲什麼要報名跳舞的項目,現在小升初的競爭那麼激烈,爲什麼不好好學習,還威脅歡歡要讓老師把她除名。

被表姐一陣訓斥,歡歡還是沒說話,等表姐走出臥室之後,她就把自己鎖在臥室裏一直哭,誰敲門都不應答。到第二天歡歡還是不肯打開臥室門,表姐這才慌了,找大家商量該怎麼辦。

表姐一次次地對歡歡拒絕,對孩子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大的壓力,自己報名參加學校活動的事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也算是自我保護。

儘管那件事以後,表姐答應歡歡不反對她跳舞,母女之間的關係也稍有緩和,只是歡歡的沉默愈發嚴重了。

爲什麼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沉默”?

2、其實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也有這樣一段沉默的過去。

那時讀初中,因爲家境比較貧寒,所以我的文具、書包基本上都是舊的,班級裏要繳納費用的時候我總是最後一個。有時候號召捐款我只能拿出五塊、十塊,這樣的情況發生的次數多了以後,就會被人嘲笑窮。

漸漸地,我就被孤立了,大家都不願意跟我玩兒,甚至以取笑我和欺負我爲快樂,往我的盒飯裏面倒粉筆灰,往我的頭髮裏面放口香糖。

在學校裏面被欺負,可是回到家我只能選擇沉默,爸媽賺錢已經夠辛苦了,我不想在學校裏的事情給他們添麻煩,而且就算我跟他們說了,也只能讓他們更加無奈而已,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只是一次次被欺負,肯定會影響我的成績,從最初的優秀到了後來的中等水平。我媽對我的成績下降頗有微詞,質問我心思放哪去怎麼不好好學習,我當時滿肚子的委屈想要說,可是到了嘴邊又吞了下去,也許就算說了他們也都不理解吧。

現在回頭看那段過去,心裏還是酸酸的不是滋味,當初沉默時內心的痛苦現在仍有感受。

有時候聽到很多家長誇自己孩子“我家的不愛說話也挺好的,至少懂事不吵鬧”時,心裏總是冒出一種想法,會不會他的沉默和懂事也是僞裝,會不會他自己吞下了所有的委屈只爲了給父母營造一種“懂事”的表象。

爲什麼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沉默”? 第2張

3、如果孩子的沉默只是內向性格影響,那隻需要在平日裏注意溝通和培養即可,可一旦孩子的沉默背後,還藏着更多的隱藏原因時,就要多加註意和小心,尋找沉默背後的這些四伏着的危機。

過度善良教育——不說,是因爲缺失自我保護能力

有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善良,要大度,要讓着別人,所以在相處時總是扮演着謙讓的角色,如果掌握不好度,孩子不懂得什麼是底線,也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所以這種情況下受的傷害,在孩子看來可能是正常的,選擇沉默不說自己獨自扛下,可能迫使孩子過早地被迫堅強。

被欺負——不說,是因爲怕給父母添麻煩

這樣的孩子,大多數從小被以“聽話”的標籤定義,在這種標籤效應下,孩子就算碰見麻煩也不願意告訴父母。

這情況一般發生在父母工作比較忙,沒時間照顧孩子的家庭裏,孩子不願意自己的麻煩對父母造成困擾。

就算說了,父母也沒辦法維護自己

在這種家庭裏,孩子一般極度缺乏安全感,缺失對父母的信賴。

這種情況的發生,大抵是平常的生活裏,孩子的情緒和感情經常被父母忽略,以至於就算髮生了麻煩也不用願意找父母解決。

不是不想說,是不敢說

過於嚴厲的家庭教育裏,父母習慣用自己的思維去框定孩子的生活,對孩子一次次說不,給孩子製造壓抑的生活環境,也會讓孩子喪失自我表達的意識。

不是她不想說,只是她不敢說,所以選擇了沉默。

爲什麼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沉默”? 第3張

4、家長們,如果身邊真的有個沉默的孩子,也請關心關心,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

如果孩子“安靜”只是僞裝,安靜的背後是更多沉默的危機,有些危機還需要儘早處理,以免成爲孩子未來的絆腳石。

蹲下來與孩子做朋友

有些事情孩子不願意跟父母分享,是因爲不想面對父母總是用教育和訓斥的語氣跟他們溝通,他們更傾向於與朋友們分享心事,只有感覺相對平等的溝通環境裏,才願意說出一些藏在心底的心事。

所以父母最好要蹲下來,放下父母的姿態,用朋友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去了解孩子不願傾訴的心事,去了解他們沉默背後的不安以及焦慮,與孩子共同分析,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成爲孩子堅強的後盾

有時候孩子的不安全感,只是因爲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懷和照顧,所以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安全感的塑造非常重要。

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有被疏忽的錯覺,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是他們永遠的堅強後盾。

讓孩子自由表達

很多父母都會以“爲你好”爲由,把自己的意識強加於孩子身上,過於嚴厲和壓抑的否定式教育,壓抑了孩子的自由表達能力,甚至剝奪了他們獨立思辨的能力。

所以父母們,不需要強加太多自己的要求給孩子,更重要的是學會傾聽,讓孩子敢於自我表達,而不是在沉默中自我壓抑。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