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你唱戲來我拆臺”,怎麼樣來處理這種教育分歧?

“你唱戲來我拆臺”,怎麼樣來處理這種教育分歧?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相信育兒的過程中,你一定遇到過這些問題:

孩子不好好吃飯,媽媽教育孩子:“如果你這頓你不吃,那麼有可能我們要下一餐時間才能吃飯,而且中間不能吃零食哦。”

一邊的奶奶連忙說:“怎麼能不讓孩子吃東西?這會兒他不吃,一會兒給他加餐不就行了?孩子哪裏能餓着?!”

“你唱戲來我拆臺”,怎麼樣來處理這種教育分歧?

一家人逛街,孩子鬧着要一個玩具。媽媽說:“上週纔給你買了玩具,這個月我們先玩那一個;這個你可以先看看,喜歡的話我們下個月再買。”

同行的姥爺發話了:“哎呀,他想要就買吧,又不貴。寶寶來,媽媽不給買,姥爺給買,姥爺有錢!”

“你唱戲來我拆臺”,怎麼樣來處理這種教育分歧? 第2張

晚上睡覺的時間到了,孩子拖拉着想繼續看動畫片。媽媽堅持要關掉動畫,讓孩子按時睡覺。

看到快要哭出來的孩子,旁邊的爸爸說,“你就不能讓他多玩會兒嗎?來,爸爸陪你看,爸爸看球,你看動畫片。”

“你唱戲來我拆臺”,怎麼樣來處理這種教育分歧? 第3張

這些場景有沒有很眼熟?或者說你家類似的情況更多?這個時候,最想哭的哪裏是孩子,分明就是被家人圍追堵截的自己!

2、但擦乾眼淚想一想,哪裏有誰對誰錯呢,當你覺得拆臺黨太慣着孩子的時候,他們還覺得你不像孩子親媽呢,對孩子那麼嚴厲。

一個家庭裏,每個成員的自身經歷、教育理念、育兒知識等都是有差異的,所以很容易產生分歧和摩擦,通常是這邊正唱着紅臉想要好好教育孩子,那邊的白臉趕緊就來拆臺了。所以哪裏有誰對誰錯呢,當你覺得拆臺黨太慣着孩子的時候,他們還覺得你不像親媽呢不是。

這種矛盾不僅僅存在於老人與年輕父母之間,也存在父母兩人之間。有媒體做過調查,老人與父母教育孩子態度不一致的有82.8%,其中認爲老人太嬌慣孩子的有69.5%,而父母兩人之間教育孩子態度不一致而發生爭吵的有34.4%。可見,生活中,“拆臺黨”大面積存在啊。

“你唱戲來我拆臺”,怎麼樣來處理這種教育分歧? 第4張

“你唱戲來我拆臺”,這種教育分歧如果處理不得當,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的。

第一,家庭成員扮演不同的“臉譜”,對孩子所做的同一件事作出不同的評判,採取不同的態度,容易使孩子是非混淆、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聽誰的,乾脆就用無所謂的態度對待自己做的錯事。這很不利於孩子是非觀念的形成。下次他再遇到同樣的情況,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怎樣做,更談不上有意識地改正自己的行爲。

第二,孩子雖然小,卻特別會察言觀色,能敏銳地捕捉到大人們的地位、角色和情緒,他會進行權衡和選擇,去尋找自認爲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誰對自己有利就聽誰的。不僅教育失靈,而且這種雙面性對孩子的成長、人際交往、婚姻家庭、事業等會埋下隱患,情況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的雙重人格。

第三,如果雙方的對抗方式比較激烈,發生爭吵,會讓孩子心靈受傷,嚴重的還會影響他的安全感,讓孩子的脾氣變得怪異、暴躁。

“你唱戲來我拆臺”,怎麼樣來處理這種教育分歧? 第5張

家有“拆臺黨”的確是讓人頭疼的事情,很多媽媽曾留言給我,痛訴家裏老人和“豬隊友”老公的種種“拆臺”事蹟,搞得自己都沒法教育孩子了,家裏矛盾重重、戰火連天。

我們本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所有人的出發點也都是出於對孩子的愛。在這場教育孩子的爭奪戰中,無論最後誰贏得勝利,結果都讓人堪憂:不僅傷害了孩子,也破壞了家庭關係。

3、那麼,有沒有辦法克服分歧、“化敵爲友”,爭取到“拆臺黨”的支持和配合,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良性的成長環境呢?

家人有育兒分歧,先別急着爭吵。我們得承認一點,無論家庭成員出於什麼樣的理由爭吵、拆臺,有一個基本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每個人都愛孩子,只不過都是用自以爲正確的方式在愛孩子。

“你唱戲來我拆臺”,怎麼樣來處理這種教育分歧? 第6張

想一想,是不是我們太在意自己的感知,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質?想進行有效的溝通,你必須先思考,自己的感知是不是片面的、主觀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

其實很多和家人的摩擦、爭吵,都是因爲我們用自己的感知代替了事實,用自己的情緒代替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