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危險,千萬別這樣表揚你家孩子!

危險,千萬別這樣表揚你家孩子!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9.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媽媽,抱抱我

再好的愛,都不如讓孩子感受成人世界“不容易”

2歲女孩因惡作劇墜樓身亡:熊孩子和殺人犯之間,隔着家長而已!

危險,千萬別這樣表揚你家孩子!

我閨蜜有一個漂亮女兒,英文名叫“Rose”。

人如其名,她真的像春日裏的玫瑰那樣可愛。閨蜜給她編起好看的小辮子,穿上雪紡碎花裙,在小區走一圈,看到她的人都交口稱讚,一個勁兒地說她美,說她長大之後,必定十分驚豔,還疼愛地摸摸她粉嫩的小臉。

閨蜜以此爲榮,自己也經常這樣誇女兒,說她有多美,多討人喜歡。女兒聽了,就甜甜地笑起來,笑出兩個小酒窩,滿臉洋溢着幸福感。

馬克﹒吐溫曾說:“一句讚美的話,可以讓我充實地活上兩個月。”

可見誇獎有多好的效果。孩子在童年時,還很羞怯,更是需要家長的認可和誇讚。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誇讚,都是恰如其分。有些習以爲常的讚揚,看似合理,實際上,帶來的作用卻比較負面。

我曾看過這樣一則軼事:

有位老師到北歐去做訪問學者,週末時,當地一位教授請她去做客。

在對方家裏,她看到了教授的小女兒。小姑娘只有5歲,一頭金髮如陽光般流瀉,蔚藍色的眼睛,清純明亮,讓人頓生好感。

小姑娘不但長得好,而且有禮貌,見了人懂得問候,也沒有“人來瘋”。

當訪問學者把一些中國特產拿給她,作爲禮物時,小姑娘態度優雅,微笑道謝,大眼睛忽閃忽閃,那樣子實在是惹人疼。

於是,學者忍不住誇獎:“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太可愛了!”

如果是中國父母,聽到這種誇讚,一定是心生歡喜。可是在北歐,卻不然。

小姑娘走開之後,教授認真地對訪問學者說:“您傷害了我的女兒,請您向她道個歉好嗎。”

訪問學者睜大眼睛,十分詫異:“我只是誇獎了您的女兒,我沒傷害她呀。”

教授解釋道:

你誇獎她,是因爲她漂亮。但長得漂亮這件事,並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跟她個人沒有關係。

但是孩子太小,不會分辨,你一誇她,她就會認爲,這是她自己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爲,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她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凡的孩子,這就讓她走進誤區,變得膚淺。

教授接着告訴訪問學者,我們可以誇獎她的禮貌,因爲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於是,學者向小女孩讚許了她的禮儀,並道了歉。

從那以後,這位學者就明白,我們在讚揚孩子的時候,不應該讚賞那些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應該表揚後天養成的品質。

天賦美貌,天生聰明,固然是優秀的條件,但是過度強調這些,容易讓孩子目空一切,淺薄自滿。

表揚那些後天養成的可貴特質,譬如禮貌、勤儉、努力,才能讓孩子懂得自律,懂得自我提升和磨練,從而得到受益終生的財富。

然而,表揚後天形成的特質,也有應該注意的地方,不能只是一味稱讚,泛泛而談。

危險,千萬別這樣表揚你家孩子! 第2張

危險,千萬別這樣表揚你家孩子! 第3張

以前,我當過一段時間的輔導員。

那時我爲了激勵學生,也經常表揚他們的個人品質。

譬如,讓他們做比較難的事之前,我會先誇他們積極進取;爲了讓他們晚自習不要缺席,我會先誇他們勤奮自律;爲了讓他們處理好同學關係,我會先誇他們禮貌和善。

可是我發現,這樣做的效果並不明顯,既沒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和自覺性,也沒讓學生之間變得更融洽。

於是我找來幾個學生,問他們究竟是怎麼想的。

學生說,起先,他們聽到我的表揚,還是挺高興的,覺得受寵若驚。可是後來我經常表揚,他們聽慣了,也就覺得理所當然。到了最後,因爲聽得太多,甚至是物極必反。

他們會覺得,我表揚他們是有目的的,是故意給他們戴上一頂高帽子,好讓他們按照我說的去辦。

而且,我在他們做事之前就表揚,也給他們很大壓力,覺得一定要把學習搞好,一定不能缺勤,稍有差池,就會有強烈的負罪感。可是,誰能在各方面都做到完美呢?畢竟,人非聖賢。

還有,我表揚他們的時候,只是說他們各種好,沒有說他們爲什麼好,聽起來就過於空泛,顯得有點假。

所以後來我明白了,表揚後天形成的特質,也還有幾個關鍵點:

表揚要控制頻率,不宜頻繁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規則,叫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它指的是在一定時期之內,如果一個人連續獲得某種愉悅,那麼,隨着得到快樂的次數越來越多,這個人卻會感覺到,他所獲得的滿意越來越少。

就像德國經濟學家格森所說的那樣:“同一享樂不斷重複,則其帶來的享受逐漸遞減。”

如果我們總是用表揚的方式,頻繁鼓勵孩子,那麼,長此以往,激勵的效果就會變得越來越差,因爲孩子會產生“審美疲勞”。

再美的讚賞,一旦司空見慣,也會變得廉價,讓他覺得無趣和厭倦。

表揚宜在事後,而不是事前

事後表揚,會顯得更有針對性,是對孩子做出成就的正面強化。

而事先表揚,則會被孩子解讀爲,這是家長爲了讓他達到某種目標,而採取的手段,是要操縱他完成某項任務,就會覺得對方“虛情假意”,結果就適得其反。

表揚不能空洞,要內容具體

表揚,最好是確切地針對某件事情。那些大而化之的表揚,讓人覺得是客套話,是逢場作戲,聽起來就如流風過耳,留不下印象,也就得不到效果。所以,我們要把表揚落在具體的事實上面。

後來,我改變方法,不再籠統地對學生說“你很積極”“你很努力”,而會明確地誇他們,“真棒,英語競賽得了第一”或是“本週晚自習沒人缺勤,真的很努力”。

這樣他們會知道,我對他們既關注,又瞭解,他們的成績,我牢記在心;他們的努力,我深表尊重。

除了表揚實際的成績,我們也需要表揚在成績上的進步。日本企業家高島宏平曾經表示,表揚人時,要表揚他的成長,譬如,告訴對方“你比六個月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

這樣,對方就會覺得你很細心,注意到了他的每一步努力,從而得到認同感,今後便會做得更好。

採用“三明治”式表揚

有時,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缺點和錯誤又在所難免。我們一方面想要誇他,另一方面又想讓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上一層樓。此時就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三明治式表揚,是指對別人先表揚,再批評,再表揚,就像三明治一樣,用兩塊表揚,夾着中間的那一塊批評,用友好的氣氛開始和結束對話。這樣,既表達了你的意見,又傳遞了足夠的善意,不會引起反感。

就像我曾經對學生說:“你這次期中測驗考得真不錯,比上次高了十多分,但是在做計算題時還是有些粗心。你這麼努力,也善於思考和解決問題,以後請再接再厲,做得更完善。”

學生聽了非常開心,知道自己的成就是美玉微瑕,但瑕不掩瑜,以後就更加努力。

表揚時的身體語言、表情和聲音都很重要

美國家庭專家蓋瑞﹒查普曼博士曾寫道:

你的聲音(單調、低沉或帶有明顯的嘲諷意味)以及你的肢體語言(東張西望、繃着臉,和對方沒有眼神的交流)很快就會出賣你,讓對方覺得,你說的話是言不由衷。

如果你無法向別人表達真誠的讚賞,還不如保持沉默,等調整好心態再說也不遲。

在傳達讚賞的時候,我們應該微笑着,注視對方,語調親切,表現得熱情、和善、真誠、專注。

如果孩子覺得我們口是心非,漫不經心,或是隨口稱讚,那就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另外,我們對孩子的表揚,並不止言語表達這一種,表揚也可以很多元。

危險,千萬別這樣表揚你家孩子! 第4張

危險,千萬別這樣表揚你家孩子! 第5張

查普曼博士曾經在《讚賞的五種語言》中提到,每個人希望得到讚賞的方式,其實並不同。

有些人想要言語激勵,有些人想要專注的陪伴,有些人喜歡身體接觸……

你可以仔細觀察,究竟什麼樣的方式對你的孩子最有效。

如果他愛聽讚賞的話,那麼在他表現不錯時,不妨充滿期望地表揚他的成就,肯定他的品格,讓他得到正面積極的能量。

如果他喜歡家長陪伴,那在他表現好時,不妨陪他一起郊遊、參觀、做遊戲,度過高質量的親子時間。這樣不但能讓他開心,還能豐富他的課餘時光,強化家長與孩子的情感連接。

如果他喜歡身體接觸,那麼當他做出了成績,就不妨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一個快樂的微笑,一個溫存的眼神,拍拍他的背、拉拉他的手,這樣能讓他從肢體接觸和目光接觸中,得到愛的滋養,激發他自信的潛能。

我們還可以允許孩子,在達到學習目標後,有權自己選擇一件他想要做,並且很喜歡的事。

譬如,找某個好朋友去玩、看某部他喜歡的動畫片等。這樣不但能投其所好,起到鼓勵的效果,而且還可以鍛鍊他自主選擇,安排日常活動的能力。

當孩子在讚賞中,得到了情感和心理需求的滿足,他的內在動機就被喚起,自我價值感就得到提升,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向前。

每個孩子,其實都有自我成長的心願,都懂得奮發向上是件好事,也都有表現欲。

如果他們得到讚揚、尊重和認可,他們就會很樂意,用行動向父母表現,自己有多出色。

所以,我們只需要注意表揚的方式,善加引導,合理激勵。

女企業家瑪麗﹒凱曾經說:“最強有力的肯定方式就是讚揚。我們都應該好好稱讚別人,這就像甘霖降落在久旱的花木上。”

但願你的孩子在家庭中,能沐浴着愛和讚美成長,如花一般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