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爲什麼有那麼多壞習慣?別爲某些習慣和孩子較勁!

孩子爲什麼有那麼多壞習慣?別爲某些習慣和孩子較勁!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爸爸媽媽們對孩子的期許大多是希望他/她能夠健康成長,對生命充滿感恩和熱愛,對社會有所幫助。

但是這些美好願望的實現,首先考驗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自己。因爲我們很容易在不經意之間,就將自己不好的習慣,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投射到孩子身上,阻礙了他們的發展。

孩子爲什麼有那麼多壞習慣?別爲某些習慣和孩子較勁!

01、孩子的習慣從哪裏來?

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成長和學習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模仿。

模仿誰?一定是每天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

孩子身上大部分的習慣,都是從大人不經意的言傳身教中學會的,孩子最初看到的世界,來自於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02、影響孩子一生的20個父母壞習慣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第一媒介,也是學習的標榜。我們常常忽略了家庭的精神環境,自覺或不自覺地製造精神垃圾,侵蝕、毒害孩子純潔的心靈,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下面這20個父母壞習慣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壞習慣1:工作繁忙壓力大,回到家看到4歲的女兒不是時候地又吵又鬧,你終於忍不住大吼起來:“怎麼老是哭啊哭啊!別哭了,真是個煩人精!”

提醒:一個自尊並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過成人的尊重。如果我們不給予孩子這種尊重,對孩子很粗暴,孩子也會想當然地認爲別人就應該按照我說的去做,難以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壞習慣2:結婚多年,你和愛人經常爲一些“爲什麼買雞不買鴨”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當着女兒的面吵翻天,事後又言歸於好。

提醒:我們的敵對、爭吵,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爲的壞榜樣。我們吵架時的神態、姿勢、語氣語調、用語都被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日後孩子在遊戲時,就對着洋娃娃嫩聲嫩氣地罵,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對小朋友說粗話、髒話。

壞習慣3:你辛苦工作,勤儉持家,捨不得給自己買新衣服,可是對兒子卻很大方,他要奧特曼、要超人都照給不誤,也不叫他節省。你想:獨生子女社會,不就是爲了一個孩子嗎?

提醒:我們的這種“愛”,會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麼能體會到掙錢的辛苦呢?

壞習慣4:每天你下班回到家裏,總是習慣性地問女兒:“今天在幼兒園裏過得怎麼樣?”一邊問,一邊就忙着做飯,整理房間,或者看報紙。

提醒:我們的行爲好像在告訴孩子:“我並不關心你的答案,我現在真正關心的是能不能趕緊準備好晚飯,或整理好房間、看完今天的報紙。”這種做法只能從孩子那裏得到一個令人又驚又氣的答案:“沒什麼”,“湊合”,或者“還行吧”。於是,孩子從我們身上學會敷衍別人。

壞習慣5:你的孩子爲爭奪玩具而跟別的小朋友吵架,你罰孩子一星期不許玩玩具。幾天後,你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懲罰有些過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後一致”,於是說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話收回。

提醒:我們犯了錯誤,拒不認錯,孩子也跟着一錯到底。

孩子爲什麼有那麼多壞習慣?別爲某些習慣和孩子較勁! 第2張

壞習慣6:家裏電視機壞了,你請兒子的舅舅來幫忙修理。到了約定的時間,舅舅卻打電話說有急事來不了了。你掛斷電話,對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後再不找他幫忙了。”

提醒:責備和埋怨不僅無濟於事,還給孩子做了一個壞的表率:在面對失望的時候,我們沒有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只是一味責備和埋怨別人。

壞習慣7:晚飯後,女兒吵着要你給她講故事,可你總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間;回覆郵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剛要坐下講故事,忽然又有什麼事情要去處理了。

提醒:我們的行爲舉止使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沒有娛樂,家庭中只有家務沒有遊戲,爲了在這個社會裏生存和生活,必須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時無休止地工作。

壞習慣8:你和兒子排隊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婦女插隊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後面排隊去,但是她對你的話置之不理,於是你提高嗓門,與她理論,最後爭吵了起來。

提醒:我們的做法對孩子進行了錯誤的社交技能訓練,使孩子誤以爲吵架、謾罵乃至打架都是解決衝突的好辦法 ,你就會經常看到孩子爲了爭搶玩具而與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壞習慣9:你是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成員,老師請你幫忙寫幾篇小文章用在園報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還不能完成這幾篇文章。這時候,你打電話給老師,告訴她你病了,讓她再找其他家長來寫。

提醒:沒有嘗試就先退縮,那麼,我們平時告訴孩子要“說到做到,決不食言”的光輝形象就毀於一旦,孩子學會了把許諾拋之腦後,靠撒謊而使自己輕易推脫。

壞習慣10:婚姻之路終於走到了盡頭,你心中充滿了對另一方的怨恨。於是你對6歲的女兒歷數另一方的不是,並且告訴女兒:“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你從此再也不要理他。”

提醒:這樣做,孩子學會了恨,在達不到目的時就搞破壞,搗亂,進行報復。

壞習慣11:某一天,你突然發現愛人有外遇了!從開始時的震驚和恐慌,到最後的容忍,你告訴自己:“只要他/她還要這個家就行了,你還圖什麼呢,不就是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嗎?”

提醒:我們“善意”營造的一個貌似完整的家,並不能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和愛,“同牀異夢”和“貌合神離”帶給孩子的將是對生活的不信任,對人間真情的誤解!

壞習慣12:在結婚問題上,你的婆婆曾經百般阻撓,於是,婚後你從不孝敬老人,也從不帶兒子去老人那裏玩,背地裏還經常當着孩子的面詛咒老人。

提醒:不爲孩子樹立孝敬的榜樣,那麼總有一天惡果會降臨到你自己頭上。

壞習慣13:你總是習慣隨手亂丟東西,妻子會把你隨手亂丟的一切東西都收拾好,從來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這樣,孩子也會養成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的習慣。

壞習慣14:你在家總是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而在公共汽車上卻與老人、兒童搶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內”的牌子下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pose。

提醒:我們說一套,做一套,對於一個沒有形成適當的道德感的孩子,當他長大後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種種誘惑時,很難有定力守護好自己。

壞習慣15:孩子在遊樂場上遲遲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見小朋友越來越少,你對孩子說:“別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該走了吧!”終於把孩子拖走了。

提醒:我們總是用相對於別的小孩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孩子,這會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別人比較上,並將此內化成自己的行爲準則,長大之後做事就會輕易受其他人影響。

孩子爲什麼有那麼多壞習慣?別爲某些習慣和孩子較勁! 第3張

壞習慣16:路上又堵車了,你將車從緊急停車道上開了過去。後面5歲的女兒問你:“爲什麼我們走這邊?”你說:“這兒沒警察,也沒有攝像頭,沒關係的。”

提醒:當我們在沒人監督時違規,孩子就學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麼都可以。

壞習慣17:你在廚房裏忙得熱火朝天,6歲的兒子鑽進來想幫忙,你趕緊把孩子推出廚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閒事’,一邊呆着去。”

提醒:我們對孩子的“愛護”,讓孩子認爲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壞習慣18:吃飯時,你當着孩子的面憤憤不平地告訴愛人:“小王升職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電腦嗎……”

提醒:我們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孩子就學會以自我爲中心,不思進取。

壞習慣19:5歲的兒子試圖拆開一隻鬧鐘看個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麼?不準亂動!”

提醒:我們想讓孩子知道哪些該做、可做,哪些不該做,可是,簡單說“不”只能破壞親子關係,壓抑孩子的能動性,迫使他們轉入“地下活動”,到那時悔之晚矣!

壞習慣20:女兒吵着要買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連騙帶嚇說:“不聽話,警察來抓你了”,“不聽話,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提醒:當孩子證明“自己被騙了”,以後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話了……

03、別爲某些習慣和孩子較勁

好習慣是個有用的東西,它是行爲的潤滑劑和助推劑,能幫助我們的行爲自動、順暢地運行。好的習慣,受益一生,比如愛讀書、專心學習、認真做事、愛鍛鍊身體等習慣都是如此。所以,很多父母重視孩子習慣的培養,這個用意本來是不錯的,不過教育之道在於中庸,過猶不及,着急了,強求了,要求太嚴太多,就不好了。

其實,有壞習慣並不可怕,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在孩子的成長中壞習慣可能就更多了,因爲他們還不瞭解真正意義上的對或者錯,這些要靠我們來告訴他們,但是單純的只告訴他們說:“不對!不許這樣!這樣是錯誤的!”而我們自己呢?我們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準則?是否在毫不自知地給孩子以錯誤的引導?很多父母正是如此,爲了孩子的一些並不那麼重要的習慣問題而和孩子較勁,生出很多煩惱、爭執來,給雙方造成無謂的痛苦。

一、有些行爲沒有唯一的標準,不必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孩子

有些行爲習慣只是個人愛好,沒有唯一標準,或者不同的方式沒有很大的差別,所以不必強求。某些習慣能培養當然不錯,暫時培養不了也沒有大的關係。

比如睡覺,是按時入睡還是順其自然好,本來就沒有定論。孩子還不想睡,就硬逼着孩子睡覺,甚至爲此吼孩子,有的孩子在哭泣中入睡,這就沒有必要了。還有愛睡懶覺還是愛早起,只要不影響生活學習,有時睡懶覺也無妨。

再比如上課舉手。愛舉手不錯,不愛舉手也無所謂,也不大影響學習,爲此而糾結、着急有什麼意義呢?

孩子有禮貌,見人就問好,招人喜歡,不錯的習慣。但是有的孩子不喜歡打招呼,其實也沒關係,沒什麼大的影響,最多讓父母覺得沒面子。夏山學校不要求孩子有禮貌,不也挺好的嗎?有的媽媽逼着孩子問好,最後孩子因此壓力很大,以至於有了交際障礙,就糟糕了。

有的孩子對自己的東西很仔細,很在意,比較謹慎;有的孩子不太在意,甚至大大咧咧,有時丟三落四。這兩種習慣哪種好呢?不好說,前者是很多媽媽喜歡的,愛護東西,但有強迫症傾向;後者很多媽媽不喜歡,但更加放鬆、自在。可能適度就好吧。

有的孩子喜歡物品井然有序,有的孩子喜歡怎麼舒服怎麼放,只要不構成障礙,我覺得都可以。

生命在於運動,我是喜歡鍛鍊身體的。但是有的孩子不太愛鍛鍊,只要不是太影響身體,我覺得也可以。有人不是還說生命在於靜止嗎?

規規矩矩地坐在那兒專心吃飯是不錯的習慣,不過如果邊聽點東西邊吃飯也可以更好利用時間。細嚼慢嚥不錯,看到好吃的狼吞虎嚥似乎也可以。

二、有些行爲習慣培養需要一個過程,不必太着急,慢慢來

我們會傾向於培養孩子某種習慣,這也是人之常情。不過有時孩子不能馬上做到也沒關係,慢慢來就可以了。

講禮貌不錯,但如果孩子暫時不願意也沒關係,可以慢慢引導,沒有壓力,模仿其他孩子,逐漸就自然願意問好了。

上課舉手也是如此,不愛舉,先不着急,不給壓力,適時提醒一下,可能就逐漸願意舉手了。

書寫認真的習慣較重要,但是不必要求孩子馬上認真,不認真的地方也不必要求重寫,只要多去鼓勵孩子寫得認真的地方,可能就逐漸認真了。

運動太少,想引導一下,也要慢慢來,逐漸讓孩子體驗運動的樂趣,操之過急,反而讓孩子厭煩。

喜歡讀書的習慣很重要,但是需要一個過程,不要着急,慢慢等待孩子愛上閱讀。

孩子寫作業磨蹭、不專心的習慣必須改變,但是改變需要較長時間,也需要方法,慢慢來,女兒一年級的時候,我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才改變了這個習慣。

自理的事情,順其自然就好了,重要的不是要孩子做多少,而是讓他覺得做得開心。

分牀睡的習慣,也不着急。如果孩子害怕,或者還不願意自己睡,也不用強求,順其自然。

孩子爲什麼有那麼多壞習慣?別爲某些習慣和孩子較勁! 第4張

三、靈活寬容,有彈性

講究衛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標誌。如果太邋遢,病從口入。但是很多孩子可能不愛洗臉,洗手,說起來不太好,但是不愛洗臉實際是不影響健康的,回家不洗手,只要吃東西前洗手也可以寬容。如果沒有好的方法引導,爲這些事情和孩子鬧得很僵,影響了親子關係就得不償失了。

彈鋼琴,有的父母要求每天必須彈多長時間,以期養成習慣。不過孩子是“人”,有不想彈的時候,此時勉強去彈,會影響興趣的,可以適當減少時間。如果怕孩子得寸進尺,那就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不然即使逼迫孩子每天堅持也是效果不好的。

執行計劃的習慣是不錯的。但是有時情況變化,就不必堅持這個習慣,靈活些不錯。

磨蹭是一個常見的問題,但是磨蹭的問題比較難改變。如果時間不是太緊,有時可以尊重孩子的節奏,如果只是磨蹭幾分鐘又有什麼關係呢?

四、愛比培養習慣更重要

父母嘗試培養孩子的行爲習慣是需要的,但是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因此而忽視了孩子的感受。

不要太在意某些習慣,給予孩子愛的滋養可能更重要。就像小樹苗一樣,要是給它足夠的空間陽光水分等生長必要的因素,正常情況下自然也會根深蒂固,長成大樹抵抗大風大雨。孩子也一樣,心靈吸收到足夠的營養後纔會有足夠強大的內心面對長大後的各種問題。

一位媽媽說:孩子初二了,我倆經常爲一些所謂的習慣問題較勁,兩敗俱傷,看了您的文章,我明白了,有愛的孩子不用愁他的成長。感謝您,讓我不再糾結。

另外一位媽媽說:較勁這個事,從來都沒在和兒子的較量中搞定,最後都是妥協,奶奶說我養了個犟種,看了維尼老師的很多博文,我試着先妥協,孩子似乎很快學會了讓步,這就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孩子遇強則強,要想他屈服,大人得先當彈簧。

另外一些媽媽:老師,你的話總是讓我有大吃一驚的感覺,你真的和別的老師觀念不一樣,很接受這個觀點,人無完人,何況一個孩子,弄得大人累,孩子更累!只要合理引導,只要心中有愛就不愁她不成長。

這不是一個非白即黑的世界,生命之美在於多姿多彩,

如果只有一種顏色就單調了。教育需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PS:孩子從來不是我們的工藝品,但我們有責任讓孩子成爲一個有個性有教養的人。不磨平孩子的個性,也不縱容孩子的缺點。未來的某一天,希望她活在人世,對於她自己,是一件高興的事,而對於人間,是一個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