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不想讓孩子長成那樣的年輕人?你要從現在做起!

不想讓孩子長成那樣的年輕人?你要從現在做起!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和朋友們聊天,發現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事:親戚孩子大學畢業了,家長急着求人幫忙給找工作。當我們給聯繫了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工作後,孩子卻連應聘面談都不肯去,嫌麻煩。他們希望的工作最好是:掙錢多、工作清閒、離家近。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工作並不存在啊!(也許孩子會想,當網紅主播就是)這樣的年輕人,很多就始終任何工作也不接受,覺得都不好,一直在觀望等待挑選,然後這種賦閒的日子就變成了常態,成爲啃老族。當然,年輕人不都是如此,我猜,真的對自己負責的年輕人,最初也沒讓父母幫忙找工作,所以都沒被我們遇到。

或者,事情實際是這樣的:那些沒有被父母各種包辦保護的孩子,不是從小一直管到找工作找對象的,最後都有能力也有意願自己闖蕩奮鬥。幾年之後,被家長求人找工作的孩子們還在賦閒等待時,這些自己奮鬥的年輕人已經有一些積累了。

不想讓孩子長成那樣的年輕人?你要從現在做起!

孩子們最初的差別,天性與基因中的因素,當然有,但大部分人是屬於中間的大多數,差距是有限的。家長在孩子成長中,這一路上不同的對待方式,最後層層疊加,累積出了更大的不同。

無力也無意願自己找工作的年輕人,並非一朝一夕就變成這樣的,這得是養育者年復一年堅持不懈的過度保護與包辦,才能得到的結果。

昨天我回過去住的小區,遇到一位姥姥還是奶奶,她說,孩子都二年級了,就是不吃飯!在學校都不吃,最多吃大米飯。從小就只喝奶什麼都不吃。後來可算吃了,愛吃什麼,就連着只吃這一樣。最近就愛吃三鮮餡餃子,到今天已經吃二十多天三鮮餡餃子了!她說孩子回父母家能好一點,但問題是孩子爸媽不正經做飯!她還說:“就衝這不吃飯,這孩子就不行!”我心想,孩子真是無辜,老人慣、父母不好好做飯,最後都怪孩子不行!

我當時很驚訝,這麼極端的例子,怎麼就在我身邊?現在這樣的情況多嗎?飯都不吃,怎麼可能讓孩子自己洗襪子、洗碗、疊被?更別說自主學習、幫助別人了.

由此想到,平時觀察現在十八、九歲的年輕人,發現他們有很多優點,但也有不少過去不是那麼普遍的新問題,這些問題大概是這十多年裏,社會環境、養育思潮、家長心態等各種因素合力促成的。我們如今教育孩子,情況和之前又不同,一切都在變化,有很多新課題。但這些問題,對我們也是很好的提醒。問題羅列如下:

自戀、自我評價過高

他們從小被家長誇獎鼓勵,覺得自己比別人都強。自戀的人的特點就是,他們認爲自己是特殊的人,是例外,別人應該圍着我轉。他們很難看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不能接受批評,不會反省自己,認爲凡事都是對方的錯。

缺乏耐心、抗挫力差

現在一切都快,年輕人常常覺得,要儘快成功掙錢出名。他們沒有耐心做基本的工作。在媒體上,人們看到的是成功案例,是別人秀出來的樣子,這搞得人們認爲不那麼快成功,就意味着失敗。當一個工作需要新員工沉靜地積累幾年時,在過去這是正常的,現在,這被新入職的年輕人認爲是無法忍受的。工作中,有一點不高興,他會隨時辭職,因爲從小爸媽就說,你不怕,有的是後路。

當不現實的期望,與超低的能力相遇時,就必然出現更多挫折。當無法面對這麼多的挫折時,他們常常就選擇迴避——什麼都不做,就不會遇到挫折。與其去面試再被拒絕,不如在家等待更好的機會。表面上他會告訴自己和家長,不去,是因爲那個工作不配讓自己去嘗試。

不想讓孩子長成那樣的年輕人?你要從現在做起! 第2張

對物質要求高、不能吃苦、懶

買東西指望一步到位,要最好的。想起一位作家說,現在的孩子寫作文的一大問題是,動詞太貧乏。他們用的最多的動詞是“買”!我有個親戚的孩子,上高一,家長說她有五十雙襪子,家長每月花二百元僱人專門給她洗襪子。父母普通工薪族,真不懂這是搞哪樣!

不肯吃苦,也是因爲體力不夠,沒有能吃苦的身體基礎。而越是懶,身體也就越差。很多大學生出門就打車,即使公共汽車站就在校門口,或者走幾百米就到商場了,也是要打車。早就知道體育不及格就拿不到畢業證,寧可找關係花錢買通老師,也不肯平時鍛鍊,把體育成績搞及格。

現在好像在辦公室能掃地、主動給飲水機換水的就已經是好青年了。家長幫找工作時,看到一些薪水高的工作,想讓孩子去幹,人家說,就你家孩子,這個活他根本做不了,那麼嬌氣,坐辦公室都嫌累。

動手能力差、生活能力差、缺乏生活常識

不談所謂的吃苦,就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事情,太多年輕人都做不好。因爲從小就沒讓他們做過,上學後學習緊,更是沒時間做。他們大致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房間總是很亂,很多女生也是不疊被,被罩一學期不洗,辦公桌堆滿零食。女生不會縫釦子,男生更是不會做各種活。太多人不會做飯,沒有健康飲食觀念,食物以垃圾食品和街頭小吃爲主。

交往能力差、不懂禮貌

很多年輕人的交往能力極差。他們處理不好同學、戀愛、師生、親友等關係。與要打交道的陌生人見面,似乎都不會禮節性地微笑。溝通起來,問一句說一句,感覺就是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水平。到親戚家裏做客,不懂寒暄聊天,吃完了就坐沙發上看手機,好像人家做飯、收拾食物殘渣、洗碗,都是應該的一條龍服務。別人聊天不論說什麼他都不參與,坐在邊上旁若無人地看手機,好像有天大的事在處理。

不懂尊重長者、尊重老師、尊重單位裏資深員工、尊重服務行業人員。不太會說“您”等尊稱。很少表達感謝。聊天只聊自己關心的內容,否則話不投機半句多。

對婚戀、家庭缺乏正確的觀念,只索取不付出

過去家庭裏,雖然現實中啥樣的都有,但總體上好的標準是,夫妻間講究相敬如賓、互相關心。現在,受媒體或影視劇影響,年輕人心中對配偶的要求比較高,對方最好不僅是霸道總裁或全能美女,而且要照顧我,時刻百分百對我好,而不去對自己有要求。或許現在離婚也容易、代價和壓力都小,大家都想,誰怕誰啊,大不了分手。於是遇到一點問題,不是努力去解決,不反省自己,而是指責埋怨鬧,覺得都是對方的錯,都是對方不改變不成長。

以自我爲中心,使得年輕人不願爲兩人關係做出任何付出或犧牲,想要既保留一個自由的不受約束的自我,同時又有一個美好的一帆風順的婚姻。

不想讓孩子長成那樣的年輕人?你要從現在做起! 第3張

道德標準低

現在,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在道德上都經歷了很大的轉變。人們不再像幾十幾百年前那樣,追求各種美德,以發展優秀品德爲個人成長目標,而是奉行“只要不違法、沒有妨礙傷害別人,那我做什麼是我自己的事情”這樣的標準。這當然是個很低的標準。西方社會裏,無論如何還有宗教在影響。我們的年輕人,如果不能從家長、學校、社會各種環境裏得到教育,在這方面就缺失很多。比如,網絡遊戲主播會想,你孩子給我打賞,那是你教育的不好,我又沒做錯什麼。他們認爲這是有界限啊,邏輯沒問題啊,人人都只能對自己負責,我是要多掙錢啊。圍觀的很多網友對此也贊同。總之,他們的是非標準與過去年代的不同。

有時,你會覺得,一些老人、農村人等等受舊觀念影響仍然很深的羣體,反倒表現出更高一點的道德標準。比如他們講究不能佔別人的便宜、只能掙心安理得的錢、不能做虧心事否則會遭報應等等。

缺乏人生目標

二十左右歲當然很容易是對未來充滿迷茫的年齡,但是比較糟糕的是,在此前,孩子們可能就沒有目標、夢想和追求,至多有個虛假的目標——高考;在以後,他們可能仍然覺得,沒有目標、混、漂應該是常態。高考時問報什麼志願,很多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大學畢業了問打算,仍然說不出來,只是想找個最便利的、能獲取最多個人利益的位置。我常覺得,沒有爲目標、理想而奮鬥過,好比是沒有過青春,直接衰老。

自己不掌舵,就會像小船一樣四處漂盪,容易被各種洪流捲走。另外,對於年輕人,沒有目標的生活,讓人感到的不是自由,是空虛痛苦。年輕的時候,應該是全速前進的時候,而不知何去何從,這與這個年齡段的心理需求不相符,這種錯位就會帶來痛苦,有勁沒處使。青年人所做的很多行爲,只是在想辦法緩解這種迷茫痛苦。

現在的年輕人作爲整個羣體,當然同時還有很多優點。年輕人中也有非常多的優秀個體。羅列上面這些,爲的是思考,這些相對普遍的現象究竟是怎樣形成的,我們此刻如何教育孩子,可以有更好的結果。

此刻的家長,在教養方式上應注意哪些?

不想讓孩子長成那樣的年輕人?你要從現在做起! 第4張

那麼我們該注意哪些?其實,還是平時我總嘮叨的那些話:

東西別給過多、別過度保護。

不要以自己的感受代入孩子的,以爲他們像你想象的那樣脆弱。不要屏蔽掉自然出現的各種挫折、缺憾,要教他勇敢地去面對。別怕得罪孩子而不敢對他說一個“不”字,你的任務不是讓他時刻開心,而是幫他成長。不要追求讓他時刻舒適,衣服永遠穿的薄厚得當,食物總是那麼及時可口而且顏值高,假期的每天都安排滿了讓他驚喜連連的活動,找的玩伴都是懂事、家境好、各方面匹配的孩子……總之,別因爲愛子心切、因爲有能力提供各種物質和資源,而妨礙孩子正常的成長曆程。每一種缺憾,在恰當的引導下,都會成爲讓孩子更強大、更有適應力的人。

記得在各方面隨時給孩子推動。

比如:

孩子四、五歲後,逐漸要求他做一些家務活,堅持去做個人的整理事務。這些,不是給孩子增加負擔,也不是讓他吃苦,這完全沒達到吃苦的級別,這只是培養一個獨立、負責的人所必需的環節。孩子們在長大過程中,要變得非常習慣做這些事情,可以輕鬆地就做好,這恰恰是爲了讓他們成人後少遭罪。這是他們未來能承擔更多事務、更大責任的基礎!不要因爲我們有力氣和時間做、心疼孩子、怕佔學習時間,就剝奪了他的機會!

找一些機會讓孩子適度挑戰自己體能、意志等等的極限。比如通過體育運動,讓他體驗到,經過鍛鍊與堅持,品嚐過日曬與汗水,自己的水平可以提高,潛能原來無限。讓他有信心:我是可以忍受枯燥的煎熬,能耐住慾望的誘惑,我知道堅持下來會看到一片不同的景緻!

讓孩子瞭解到,每個看似輕而易舉的成就與光環背後,都有無數的付出,而是否肯付出,取決於你是否有足夠的意願和激情。所以,你要心懷願景,然後從腳下的第一步做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讓孩子凡事學會自省,少責怪外界,多改變自己。家長不要總把孩子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總是護犢的姿態。你把他放在主動的、強大的位置上,他纔會長大強大。

對大一些的孩子,要開始讓他清楚,爸媽始終是他的後盾和港灣,但他的未來要靠他自己去開創,他是自己人生的主人,他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對未來的人生道路負責。他要學會少去抱怨現狀,着眼於改變未來。

希望這篇文章不要讓您回家就對孩子凶神惡煞開始虎媽模式,我們也並非在進行特種兵訓練,我們只是要培養獨立責、能經受風雨、有力氣把世界變得更好的年輕人!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