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好的教育,從來不靠“吼”

好的教育,從來不靠“吼”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天性都是溫柔善良的,如果說一個孩子表現出冷酷和殘忍,一定是他在生活中體會了太多的冷酷無情。經常被苛責的孩子,學會了苛刻;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學會了仇恨;經常被批評的孩子,很容易變得自卑;經常被限制的孩子,會越來越刻板固執……“身教重於言傳”是教育中的一條被時間和無數事件驗證過的真理性的結論,嚴厲教育本身也是一種示範,如果成年人對孩子拿出的是經常性的批評和打罵,怎麼能培養出孩子的自信與平和呢?

週日,帶着閨女在河灘公園放風箏、玩滑梯。

一個七八歲騎單車的小男孩被風箏吸引,放下車子跟着閨女一塊追風箏。

風和日麗,風箏飛幾米高就掉了下來,兩個小孩子漸漸對風箏失去了興趣。

閨女提議,兩個人一塊兒去滑滑梯,小男孩爽快地答應了。

說走就走,因爲無路可騎車,小男孩把單車往路邊一放,兩個小孩朝着幾百米外的滑梯跑去。

他們兩個計劃去滑滑梯的時候,我們幾個大人離得並不太近,等他們跑起來了,纔想到去追。男孩的爸爸自己也騎着單車,等男孩放下單車跑了他才明白過來。

等我追過去,兩個人已經在滑梯上玩了一圈,又過了幾分鐘,男孩的爸爸追了過來。

他一把拉住從滑梯上下來的男孩,低吼道:“爲什麼把車子一扔就跑了,不告訴我一聲?”

男孩說“我告訴你了。”

“什麼時候告訴我的,把車子也扔了,以後別想再讓我帶你出來。”

男孩不吱聲,爸爸又吼了一句:“聽到我說的話了嗎,上哪都必須告訴我!”

男孩點點頭。爸爸批評完兒子,知道兒子沒跑丟,又轉回去騎單車。

小男孩又上了滑梯,這個時候,一個比他小點兒的男孩在他後面,看到他在滑梯上沒動,輕輕地推了一下。

剛剛被吼了的小男孩大概還有情緒,回頭給了這個更小的男孩一個拳頭,你來我往,兩個小孩對打了起來。

更小的男孩顯然不是對手,幾個回合之後,開始哭起來。

如果剛纔那個小男孩因爲沒跟爸爸打招呼只是被低吼,那麼這個更小的男孩則是經歷了獅子吼。

好的教育,從來不靠“吼”

更小的小男孩剛哭了兩聲,他的爸爸也衝到滑梯面前,一把把他拖了過來,大吼道:“你離他遠點,你跟在他後面,還推他,他能不打你嗎?離這麼近,打你活該。”

“快點,到那邊去玩,再靠着他就讓他打死你,他不打死你我也打死你。”

周圍幾十個家長和孩子,被男人的大吼大叫所鎮住,小男孩卻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擦了擦鼻涕,到一邊玩去了。

後來,最初那個跟閨女一塊玩的小男孩又動手打了兩個靠近他的孩子,嘴裏唸唸有詞的說:“我八歲半了,誰也別想欺負我。”

我不知道兩個孩子平時是怎樣的,僅從現場的表現看,他們爸爸對他們大聲吼叫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一個學會了發泄情緒,靠暴力來轉嫁情緒。

一個變得無所謂,你愛怎麼吼怎麼吼,我就當沒聽見。

吼並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更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也是我在帶閨女的慘痛教訓中慢慢明白的。

孩子剛被從老家帶回來的時候,晚上睡到半夜總是驚醒,然後大哭,一哭就是一兩個小時。

開始的時候,我很緊張,總是慢聲細語地勸她不要哭,但她仍然哭。

連着幾晚上她都這樣,再好的脾氣也磨沒了,又累又困的我對她無計可施,朝她大吼:“別哭了,再哭把你扔出去。”

這句話不但沒有起作用,她哭得更兇,我乾脆把她扔到牀上,吼道:“哭哭哭,你在這哭吧,什麼時候哭夠了什麼時候算。”

小孩子當場被嚇住了,停止了哭,不到一分鐘又開始大哭,聲嘶力竭。

最長的時候,她哭了一個小時沒停止,哭得嗓子都啞了,然後哭睡了。

這樣的方法用了幾次,她依然半夜起來哭。

吼和恐嚇不起作用,她再哭我只好把她抱起來,輕輕地說,媽媽就在身邊,媽媽抱着你睡,再用手輕輕地拍拍她,她很快不哭,重新開始睡。

後來,我明白,孩子長期不在我們身邊,重新回到父母身邊,她還沒有建立安全感和親密感,半夜起來哭正是缺乏安全感的體現,我越對她吼她越害怕。

吼的方法用多了,孩子竟然學會了一項本領,用吼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很顯然,她認爲自己不高興、生氣了,對着大人吼,大人就能妥協,因爲大人就是這麼做的。

好的教育,從來不靠“吼” 第2張

我不得不用了很長時間來教她不要大聲吼,有話好好說,但現在看來,壞習慣養成容易,改掉難,急了的時候,她第一選擇還是吼叫的方式。

大多數父母並不認爲對孩子吼是有效的教育方式,但總是控制不住地對孩子吼。

不吼出來,自己都要忍出內傷了;

軟硬不吃,自己不吼,孩子怎麼會怕;

方法用盡,不吼不足以表達自己的憤怒。

不吼,孩子怎麼知道自己纔是家長?

對孩子吼叫的後果很嚴重。

讓自己喪失了在孩子中的威信,

一次兩次有效果,

三次四次吼叫成了撓癢癢;

你吼孩子也吼,吼成了宣泄情緒的方式;

孩子聽你的只是因爲怕,不是知道了自己錯在哪裏。

所以,好的教育從來不是靠“吼”出來的,心平氣和纔是前提

你心平氣和了,才能客觀看待孩子的問題;

你心平氣和了,孩子才能正確看待自己的問題;

你心平氣和了,兩個人才能平等交流。

有交流纔有溝通,有溝通才有理解,有理解纔有共識。

每當要對孩子發火的時候,想想孩子到底有什麼不可原諒的,孩子身上的問題自己身上是不是也有,到底是對孩子不滿意還是對自己無法教育好孩子的不滿。

父母好脾氣,是孩子的福氣。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