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我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你的觀念決定你的命運

我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你的觀念決定你的命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做了媽媽之後,你有沒有這樣想過?我一定要做個好媽媽,無論如何我都不能失敗,養育孩子我必須處處做得最好,我希望我的孩子每天都快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無憂無慮……

我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你的觀念決定你的命運

或許,你的焦慮就由此而生。

當孩子出現問題,當自己、當家人不能令人滿意時,一大波焦慮就迎面而來!

別怕,讓我們一起來面對——

我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你的觀念決定你的命運 第2張

首先,我們要做的,也就是一箇中心,那就是要學會改變認知,因爲觀念決定一切。

第二,我們在面對焦慮的時候,必須兩條腿走路,光靠自己有點累。要有左膀右臂,一個是改善和經營自己的夫妻關係,另一個是學會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

然後是一個技巧——區分問題區。任何焦慮來了,你要先去考慮這是誰的問題,誰現在在問題區,誰需要面對,我能幹什麼?

最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與提升與自我的關係。我們從小到大,與自己的關係其實都是被忽略的部分。我們總是跟別人嘗試着去建立關係,展露最好的自己。跟孩子,老公,老人,同事等等,我們都會去在意,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去嘗試着向內,讓自己跟自己建立一個和諧完美的關係。所以這一點,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我們迎面焦慮,最終的目標,就是爲了自己與自己和諧相處。

我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你的觀念決定你的命運 第3張

從平衡原理上講,如果大家能有這四個方向上的內容,那麼你的自我,不僅能夠站立,而且還能在你的人生之路上愉快地健康地走得更好。

迎戰焦慮的第一步,改變認知

當我們的身份發生了改變,成爲了孩子的媽媽,我們的焦慮就蜂擁而來了。這是因爲我們對自己的新的身份——媽媽這個角色,是有一定的認知和相應的觀念的。比如我想做一個什麼樣的媽媽,我想帶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怎麼樣,爲此我希望自己能怎麼去做……這樣的一些認知,相應地肯定會帶來一些焦慮性的問題。

我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你的觀念決定你的命運 第4張

爲什麼要改變認知呢?

大家肯定聽說過這句話:

觀念決定行爲,行爲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又決定命運。

其實最終決定命運的,是你的觀念。就是你在腦海裏,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會產生相應的命運。

心理學有一個理論,叫做認知理論,它認爲一個人的情緒反應以及相應的行爲,不是由發生的事情決定的,而是由你的內心給這件事情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如何理解這件事情決定的。也就是說,事情本身,本來不是問題,但是導致你有這麼大的情緒反應是因爲你是怎麼理解這件事情的,你的理解非常的重要。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今天早晨,孩子跟你頂嘴了。

兩類人,有兩類反應:

一類人是非常的生氣——孩子敢和我頂嘴?!很生氣;

另一類人,孩子跟我頂嘴了?!他特高興。

同樣一件事情,就是因爲他對頂嘴這一行爲在腦海中的觀念不一樣,賦予的意義不一樣,反應就不一樣。

很生氣的這類人,是爲什麼呢?比如他把頂嘴理解爲不尊重,所以他會很懊惱,很生氣。

那麼另一種很高興的家長,又是爲什麼呢?因爲他對孩子跟我頂嘴這件事賦予的意義就是,孩子有能量了,他能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了,他敢於跟我說了。他把頂嘴等同於有力量,有獨立的人格力量,所以他特別的高興。

再比如:

媽媽們經常會有的一種現象就是,比如孩子生病了,你的情緒和反應就是你傷心自責了很多天。你覺得特別難過。

其實誰家的孩子都會生病,但是你爲什麼傷心自責很多天?因爲你內心有一個觀念就是我沒有照顧好他,我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這就是你的認知。所以你把孩子生病了就理解爲我沒有照顧好他,我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那麼很有可能你內心的更深的信念就是我要做一個完美的媽媽。

在認知理論當中有一個很經典的理論,叫ABC理論。A代表着事件,B代表着你的內心觀念,C代表你的反應,也就是你的情緒。

我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你的觀念決定你的命運 第5張

比如,我今天在商場跟導購吵架了,爲什麼呢?因爲我試了一條裙子,可我不想買,我告訴導購我不買的時候,他瞪了我一眼,然後我就他吵起來了,我很生氣、鬱悶。

那麼大家可以考慮,在這個人的內心深處有什麼樣的一個認知呢?其實在這個事件當中,具體的事件是導購瞪了她一眼引發了她的憤怒,所以吵架了。吵架了應該分在情緒和反應那兒,事件應該是導購瞪了她一眼,那麼瞪了一眼在這個人的心目當中爲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是因爲她的內心會有一些信念。大家可以想想這個信念是什麼?也許是她覺得自己一直沒有錢,或者她的內心認爲有錢的人才是被值得尊重的,那麼你瞪我一眼就是你不尊重我,那麼你是瞧不起我買不起這個衣服等等。

那麼假如我們不那樣理解,我的內心觀念是我在這方面都比較有自信,我不買就是不買,怎麼了?因爲這個觀念就會導致我沒有任何的情緒,我反而會想這個導購這麼勢利,我不跟他一般見識。

所以大家看,最終導致你的情緒和反應的不是這件事情本身,而是你怎麼去理解這件事情,而你的理解又跟你內心深深的埋藏的觀念有密切的關係。

媽媽們常見的三種不合理的認知

第一種不合理認知:“完美主義”傾向

媽媽們最常見的不合理的認知就是內心深處的完美主義傾向,比如:第一,我一定要做個好媽媽,無論如何我都不能失敗,在孩子這一塊我必須處處做得最好。再比如,我希望我的孩子每天都快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無憂無慮。那麼當發現孩子不快樂的時候,這個媽媽就焦慮了,其實可能就某一件事情,但是媽媽爲什麼這麼在意這個事呢,就是因爲她內心不合理的認知。

舉個例子:

這個媽媽,她每天都會陷入到一種自責和抑鬱情緒當中,爲什麼呢?

這個媽媽的事件是:每天早晨我都會因爲孩子磨蹭而指責,或者是兇他,他在出門的時候聽到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我的指責。因爲這個事,媽媽一整天的情緒困擾就是事後我會很後悔,她會自責一整天。爲什麼自責呢?是因爲她的內心有一個信念,我是一個壞媽媽,孩子一定會恨我的,我沒資格讓孩子長大對我好,甚至於更抑鬱的時候,她會說我是個失敗的母親,我甚至不配有孩子。

讀到這兒大家是不是心裏有類似的同感?不一定是這件事情,但是我們是否也曾經某一個時刻會自責,會內疚,會認爲自己不稱職,會認爲自己不配有好孩子等等。其實最後我們發現這個媽媽其實是因爲一直晚上睡眠不好,導致早晨起不來,然後早上起來以後又要給孩子做飯,所以她接受的邊界就降低了,孩子稍微的磨蹭就會引發她的情緒,於是她就會罵孩子,罵完了就陷入這樣的自責輪迴之中。

最後媽媽認識到,因爲我睡眠不好,早上起不來就決定我是個完全失敗的母親,這是不合理的。

第二種不合理的認知:絕對化的概括。

比如我們聽過身邊的一些人會,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或者說後媽都是惡毒的。再比如地域歧視,認爲某個地域的人是不可信的等等,這就叫認知上的絕對化概括。放在孩子和家庭的身上,媽媽們就會有這樣類似的一些不合理的觀念,從而導致自己焦慮,比如“完了,完了,我們家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可能輸在起跑線只是因爲你們家孩子沒報什麼班。我們把這類叫做糟糕透頂,或者也叫黑點注視效應。

這張紙白白的,所有的地方都有能寫的空間,但是我們往往就會盯着這個黑點,認爲這張紙已經被毀了,覺得有這個黑點已經不行了,我無法接受,對嗎?在孩子身上也是如此,孩子偶爾的一個行爲,我們就會把他想得非常的糟糕,這個孩子簡直已經就不行了,那麼在生活當中我們會非常容易因爲這樣的一個事件,因爲這樣的一個習慣就給自己帶來很大的焦慮。

絕對化概括的不合理認知,還有一類典型的,就是二元思維論,非黑即白。

這一類媽媽的思維模式就是二元的,就是隻有A或B,要麼A,要麼B,只有這兩個可能,就是我怎麼讓孩子要麼A,要麼B,生活當中媽媽們肯定這樣的感受也是比較多的吧?就是覺得非黑即白,不是這樣就肯定就是那樣,沒有其他的路子,也沒有其他的任何的可能性。

心理學認爲任何的問題都至少有三個解決的辦法,但是我們的媽媽們腦海中總是會只有兩種,而且這兩種是對立的。所以這樣的話我們考慮,那生活中有那麼多的問題,如果這麼去考慮問題的話,我們能不焦慮嗎?

第三種不合理的認知:過分識別:誇大或縮小。

舉個例子:

孩子今天不想上幼兒園了。你可能想,天哪這怎麼行?!今天我同意你不上幼兒園了,那明天還了得,你以後都不愛上了我可怎麼辦?

孩子攻擊了一下小朋友,你就想,天哪這孩子竟然變得愛打人了,這以後可咋整?他人際關係能好得了嗎?

孩子偶爾撒了一個謊被你識破了,你就想,完了,這怎麼辦,這人品以後可怎麼弄?

這是誇大最常見的,媽媽們容易過分識別一個事情,把它的功能誇大化。

縮小就是某個事情其實你應該想得稍微嚴重一點,大一點,但是你偏不。比如兩個人結婚後老公從不幫你幹家務,那個時候你也願意幹,也年輕,於是你就想算了,反正我喜歡做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他不做就不做,結果你忘了這個分工,家庭幹活的模式都是在男女朋友時期其實就定型了,你沒給自己留一丁點後路,等到將來有了孩子,你精力顧不過來的時候,你想改變那就太難了。

我們尋找不合理認知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的目的就是先把它找見,然後嘗試着去改變,改變了之後,新的認知模式建立了,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知,然後你就會發現你的情緒和行爲好轉了,好轉之後,那自然咱們所說的焦慮是不是就能緩解?那麼這樣你的社會適應能力就增強了。

對每一個困擾你的問題,你能夠從知道真正起作用的是中間你的一個觀念,你的一個認知,你如果能把它找見,那麼你的焦慮相當於緩解了一半。

比如老公不做家務,那麼不做家務這個具體的事情引起你的情緒狀態是什麼呢?我非常的生氣,我會跟他吵架,那麼這樣的媽媽你就可以去找,你認爲老公不做家務對你而言意味着什麼,要找到這個背後的那個認知,比如有的媽媽會認爲老公做家務等同於他關心我,甚至於等同於他愛我的表示。所以你把這個你賦予的意義找到了,你就會釋然,。原來我這麼看重老公做家務,是因爲我把他理解成他愛我。

所以我們只有找到你背後的認知,就是你對這件事情賦予的意義,你才能事是事,相應的情緒是情緒,你纔能有能量去面對和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時候你的問題纔是單純的一個問題。但是平常生活當中我們是做不到就事論事的,因爲這個事被你賦予了很多的意義,你有很多的情緒,你有很多的負面的能量在裏面。當你把你對這件事情賦予的意義找到之後,你就會認識得很清楚。

所以,解決問題本身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困難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如何處理捆綁在這個問題上的自己的感受,以及這件事情對自己帶來的意義,這是最困難的。引起大家焦慮的也正是這一點。

留作業啦

試着把最讓你焦慮的事情寫出來:A事情是什麼?C導致你的情緒和反應是什麼?然後最重要的是試着去找一找那個B,就是你的信念,你覺得你賦於了什麼樣的意義在這件事情上。很多時候,這個信念不好找,因爲它就像一個洋蔥一樣,可能在最裏層,而且你找這個信念的過程中還會把自己辣得滿眼流淚。但恰恰是這個過程,讓我們去面對自己的內心,去找到這個不合理的認知。沒關係,你找到第一次皮,第二層皮,第三層皮都沒關係,只要你去找了,這個讓你焦慮的問題的本身就會變得容易處理得多了。